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lupi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6836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05, 2009 10:38 am
來自: DC UNIVERSE
擁有感謝: 1 次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lupin »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 ... 1.html?m=1

圖檔

綠角財經筆記

“Promotions of funds based on past performance lead you in the wrong direction. Ignore them.” John C. Bogle
2014年7月14日星期一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這本書是心臟外科醫師李紹榕醫師所著。

我在學生時代就看過李醫師。

在開刀房,在加護病房中,心臟外科醫師似乎總有忙不完的事。在手術間內開著時間又長、壓力又大的刀。在外科加護病房,遇到患者狀況不好,消毒鋪單,當場開胸處理。

當時我就看著擔任總醫師的李醫師,跟著主治醫師到處征戰。心臟外科醫師人數不多,看來看去就是那幾個面孔。當時我覺得這些醫師每天從早忙到晚(或是從早忙到早),真是鐵打的意志與軀體。

假如把醫師比擬成軍隊,心臟外科可以說是海軍陸戰隊,專門處理最艱難的任務。有時探索頻道會有節目,描述海豹部隊訓練過程有多苛刻,剝奪睡眠,連續出操,壓力極限等等。說實在的,這些事,大概在每一個心外醫師訓練過程中都是家常便飯。

(其實不論科別,大多醫師的訓練過程都有過這種經驗,只是多或少的問題。)

不過和海豹部隊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地獄週只有七天。心臟外科醫師經歷的是地獄年。住院醫師時,年年過著這樣的生活。即便到了主治醫師,還是常常處在高壓生活中。

因為他們處理的患者,常常是生與死的問題。

從這本書,讀者可以看到一個醫者以生動的文筆描述親身的火線經驗。

“如果你當我是神”這章,鮮明的描述了某些患者家屬的不可理喻。

急診送來一個34歲的年輕患者,到院前心跳停止。李醫師盡力救治,邊CPR邊裝上ECMO(葉克膜)。最後確定是急性主動脈剝離,完全塞住冠狀動脈開口,阻斷心臟血流供應,造成急救無效。

這已經是一個天意已決,人力難回的狀況。

但大家可以看看那篇文章中家屬的嘴臉。

“我只知道我弟弟送來你們醫院被醫死了…..”

想想看,你盡力救人,還要落得被懷疑,甚至要被奉上”醫療疏失”四字匾額的下場,你會做何感想?

救人真有成救感?

救人真累才對。

不只這些試著要討誠意,誤會你的家屬在前面逼迫著這些救人於生死之間的醫師。

後面還有一個健保體系,以不斷壓低的給付金額與核刪,讓一線戰將手上可以用的武器愈來愈少,愈來愈落伍。

愈來愈沒有醫界新血,願意踏入這個被前後夾攻的位置。而原先在這個位置的人,也會選擇愈來愈沒有壓力的生存方式。

心血管外科,可以是鋸胸骨、開心臟的醫師,也可以是只做血管外科的醫師。

醫師不僅會在科別間選擇,在同一科之內,也會在不同的醫療模式間選擇。

問題是,疾病的發生率不會跟著改變。不會說醫療人員往輕症跑,疾病發生率就會自動跟著調整,變成輕症更多,重症更少。

結果就是,當下一個不幸的重症患者出現時,他會愈來愈難找到,有能力處理也願意處理的醫師。

李醫師在書中提到一個重點。健保不斷壓低的手術給付價格,幾乎是連醫護投入的人力與物力,都難以得到合理的補償。更不用說承擔醫療糾紛高額賠償的風險。

這是什麼意思?

譬如開一台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李醫師算了算,大概醫師實際可以拿到的是二萬塊。

二萬塊很多嗎?

可能有些人就會開始說,有些年輕人一個月薪水不過兩萬,醫師開一台刀賺兩萬很多了啦!

說這種話的人,有沒有想過,你要能站在一個患者胸前,從胸前皮膚劃刀開始,到接觸到他的心臟,同時從這個患者身上其它地方拿一段血管,替這顆心臟建立起一個新的冠狀動脈血流供應,你要唸多少書,跟多少刀,遇到多少難堪的經驗,才能有信心、有技巧開這樣一台刀?

開心手術時患者狀況不好或是遇到問題,患者是可以Die on table,當場死在手術台上的。

你受得了一個人,原本是活的,在你開刀中,死在你面前嗎?

這是一個高技術性、高風險也是高壓力的工作。

當現代人覺得花幾萬塊買一個名牌包,一個號稱手工做的名牌包叫做合理時,花幾萬請具有高度技術的醫師,以精密的手工,救回你的心臟,叫醫師賺太多?

心臟手術(以及許許多多的醫療服務)是一個社會上的稀有專才才能提供的服務,卻有些人把這些醫師的收入跟餐廳服務生在做對比?

這些人真以為這是一個高中畢業可,經驗不拘的工作嗎(註)?

而且,李醫師也提到,開好了,拿到二萬塊。但假如狀況太差,患者死了,產生醫療糾紛,面對的是一條人命300萬起跳的賠償金額。

也就是說,只要一次300萬的賠償,就可以把你開150台刀的努力全部抹平。

假設一個心臟外科醫師一年開50台繞道手術好了(這已經算多了)。一次300萬的賠償,等於是他三年的手術工作,都是做白工。

這種狀況,在投資界早有比喻。有些投資人為了多一些些的報酬,很勇敢的去冒險。譬如為了多0.5%的配息率,去冒更大的風險。平常都沒事,看來很安全,也確實有多賺。

一直到風險實現的那天。不僅把之前多賺的錢全部掃平,還侵蝕本金。

這種行為,有個很傳神的比喻,叫做在鐵軌上揀銅板。

揀些小錢,很快樂,看起來也沒事。直到火車急駛而來的那一刻。

這是一種投資的愚蠢行為。一般不建議採行。

但現行制度與環境,逼醫師不得不從事這種愚蠢行為。

開好了,賺2萬。開不好,賠人命,負300萬(以上)。

這不就是在鐵軌上揀銅板嗎?

健保支付的價格,假如全都只看人力與物力成本,無法顧及醫糾賠償風險,那就是逼醫師在做這種事。

聽說還有威力更強大的重型火車,叫做賠3000萬。可以敉平或重挫一個醫師一輩子的工作所得。

練就救人性命的本領之後,救好了,賺一些錢。救不起來,賠一大票。被逼得在鐵軌上討生活。

這真是情何以堪。

這如何鼓勵現有醫師繼續從事?

這如何吸引醫界後輩選擇投入?

這叫保障全民就醫,傲視全球的醫療成就?

You be the judge.


註:
我並沒有鄙視餐廳服務生,或其它比較不需要學歷與經驗的工作。其實,我最敬佩的投資界人物,柏格先生,在年輕時,就當過餐廳服務生。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工作有很多層級。有的是低技術性的工作,做這種工作,很難要求有高報酬。有的是高技術性的工作,報酬會比較好。這很自然。愈難習得的技藝、愈稀少的服務,自然需要用更高的價格才能取得。

試圖讓高技術的工作所得,向低技術看齊,只會讓這個社會愈來愈少人願意提供高技術性服務。

在人生中的某個時間,或許受限與經驗與學歷,只能從事較低技術性的工作。但這不代表這個人,他一輩子都會停留在這裡。

不知道幾十年前曾經在柏格先生打工的餐廳,被柏格先生服務過的客人,是否有人想過,這個年輕人,日後會創辦美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Vanguard,成為指數化投資界的教父?
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是,你付出了許多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是,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肉咖
V4
V4
文章: 4076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7, 2006 4:24 pm
來自: 桃花島 桃花村13號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肉咖 »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不打針 (微笑) 就是不打針 (微笑)
vsdog
V1
V1
文章: 1894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26, 2009 4:40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vsdog »

(GOODJOB)
gary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7286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gary »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頭像
newshin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9203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14, 2010 10:52 am
擁有感謝: 19 次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newshine »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雖然不錯
但是我相信真的是無力回天
頭像
MOMOLIN
CR
CR
文章: 729
註冊時間: 週一 5月 04, 2009 9:14 a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MOMOLIN »

(GOODJOB)
深深體會外科人的艱辛
真不知要鼓勵外科醫師堅守崗位
還是要勸他們快快逃離 (壓力)
頭像
k4210
V1
V1
文章: 1347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9, 2010 10:43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k4210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與其對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民眾講那麼多,
倒不如把心一橫,快快逃離方是上策.
今日天晴,浪高。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力努力。
a4610
部長級
部長級
文章: 7929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14, 2013 11:04 a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a4610 »

當台灣人人覺得花幾萬塊買一個號稱手工做的名牌包叫做合理時,花幾萬請具有高度技術的醫師,以精密的手工,救回你的心臟,叫醫師賺太多?

這就是健保局與國人的心聲
min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4419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13, 2012 8:39 am
表達感謝: 39 次
擁有感謝: 18 次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min »

早早離開好。
頭像
Liberty
CR
CR
文章: 654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18, 2011 5:38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Liberty »

別再自憐自怨了,
大環境如此, 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有其他專長的早就逃了
留下來的, 只能繼續咬牙苦撐, 但別忘了多燒香拜佛, 祈求安全下庄

至於全民的健康, 就留給上天吧.
小黃
主任秘書
主任秘書
文章: 9969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6, 2007 7:28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小黃 »

真的,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canonchun
CR
CR
文章: 740
註冊時間: 週日 10月 18, 2009 2:37 pm

Re:

文章 canonchun »

跟代書跑流程、請水電申請送電比起來,醫師的專業真的很廉價.........
壞人卡
V3
V3
文章: 3015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03, 2006 11:46 pm
來自: 桃花島 桃花村5號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壞人卡 »

a4610 寫:當台灣人人覺得花幾萬塊買一個號稱手工做的名牌包叫做合理時,花幾萬請具有高度技術的醫師,以精密的手工,救回你的心臟,叫醫師賺太多?

這就是健保局與國人的心聲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本日最中肯 (GOODJOB) (GOODJOB)
每週工時42小時 不要不如勞工了 (微笑)
kwojoh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9993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30, 2010 1:27 am
擁有感謝: 1 次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kwojohn »

a4610 寫:當台灣人人覺得花幾萬塊買一個號稱手工做的名牌包叫做合理時,花幾萬請具有高度技術的醫師,以精密的手工,救回你的心臟,叫醫師賺太多?

這就是健保局與國人的心聲
(GOODJOB)
auricle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8839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3, 2006 6:18 pm
來自: 黑心島國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auricle »

賤寶表示 : 我們將放出更多火車頭對準醫師 . 銅板也將由50 塊換成10 塊來幫民眾把關.... (失魂) (無盡漩渦)
gary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7286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gary »

厲害
Joe Shen
Intern
Intern
文章: 94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25, 2014 9:12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Joe Shen »

臺灣全面崩壞的小縮影
笑罵由人 好官我自為之 (共勉之)
lj29
CR
CR
文章: 640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19, 2008 11:14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lj29 »

push
canonchun
CR
CR
文章: 740
註冊時間: 週日 10月 18, 2009 2:37 pm

Re:

文章 canonchun »

壞人卡 寫:
a4610 寫:當台灣人人覺得花幾萬塊買一個號稱手工做的名牌包叫做合理時,花幾萬請具有高度技術的醫師,以精密的手工,救回你的心臟,叫醫師賺太多?

這就是健保局與國人的心聲

(GOODJOB) 本日最中肯 (GOODJOB)
同意。
最近因"病房整修",急診的床已經擺到走廊了,崩壞之象已敗露。
gary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7286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1—在鐵軌上揀拾銅板

文章 gary »

(GOODJOB) (GOODJOB)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