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鄭丞傑)
版主: 版主021
-
- V1
- 文章: 1565
-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17, 2007 11:02 pm
- 來自: 台北
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鄭丞傑)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 ... 1%EF%BC%89
2014年05月07日
最近由於國發會和衛福部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力推國際健康產業園區,園區規劃以周邊健康產業為主,國際醫療為輔,但因國際醫療主要服務自費國際病人或個人來台做健檢、醫美或選擇性手術,亦即非急迫性的手術,國內民眾也可以自費前往利用,如此引發了醫療是否會因而商業化、階級化,是否會失去醫療救人的核心價值之疑慮。
各醫院都有VIP門診
在中國大陸,醫院分成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兩種,前者多為公立醫院,沒有營業稅,後者幾乎都是民營醫院,必須繳營業稅,但盈餘可以進入股東口袋中。
在台灣,所有的大中小型公私立醫院和診所,都是非營利性,都具有醫療的慈善本質。
然而,大街小巷充斥的醫美診所,以及無數一般診所附設的美容醫學服務,大家同意它們仍堅持了醫療的核心價值嗎?它們的廣告行銷沒有商業色彩嗎?
各大中型醫院幾乎都有VIP自費門診,連台大醫院都有景福門診,服務對象有不少正是高官權貴富商,包括藍綠立委在內,大家認為自費去享受快速及隱密性高的門診,是醫療階級化嗎?那麼各大中小醫院都有自費差額負擔住單人床、雙人床的病房,有的醫院甚至連隔離病房都收自費差額,是否也是階級化?衛福部許可很多的醫材可以自費差額使用,原因是國家財力有限,沒辦法無限上綱地使用健保,那麼容許自費醫材和健保醫材並存,是否階級化?
再回到街上,有些大醫院的名醫退下來自行開設診所,完全不和健保打交道,是全自費的門診,這在99.7%人口納入全民健保的台灣,是否搞醫療階級化?英國大都是公醫,但也並存了較不必排隊等候的高收費私立醫院診所,這也是階級化嗎?
台北市有幾家已存在30年以上的貴族醫院,有些還附設極為高價的坐月子中心,每次有名藝人生個孩子、坐個月子,就享盡媒體的免費宣傳。這些貴族醫院動輒指定醫師費1萬到5萬在收,大部分似乎也是醫病雙方都滿意,那麼相較於庶民大眾常去的一般醫院診所,這是不是也在搞醫療階級化?
僅是滿足個別需求
全民健保提供全民俗擱大碗的陽春麵,這是社會主義照顧普羅大眾的基本健康需求,民眾想要自費加顆滷蛋,甚或加個牛肉,變成牛肉麵,這是資本主義市場的差異化產品。
同理,在醫療市場中,台灣的全民健保長期以來,始終堅持了慈善本質的醫療核心價值,但為了民眾個別不同的需求,而推出自費的單人床、雙人床、自費醫材、自費門診……等,這是服務的差異化,使用者付費,理所當然,如果這也要稱之為階級化,那麼貴族私立中小學,也是階級化了?整個社會是不是要搞無產階級專政的文化大革命才行呢?值得大家省思。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兼國際長
2014年05月07日
最近由於國發會和衛福部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力推國際健康產業園區,園區規劃以周邊健康產業為主,國際醫療為輔,但因國際醫療主要服務自費國際病人或個人來台做健檢、醫美或選擇性手術,亦即非急迫性的手術,國內民眾也可以自費前往利用,如此引發了醫療是否會因而商業化、階級化,是否會失去醫療救人的核心價值之疑慮。
各醫院都有VIP門診
在中國大陸,醫院分成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兩種,前者多為公立醫院,沒有營業稅,後者幾乎都是民營醫院,必須繳營業稅,但盈餘可以進入股東口袋中。
在台灣,所有的大中小型公私立醫院和診所,都是非營利性,都具有醫療的慈善本質。
然而,大街小巷充斥的醫美診所,以及無數一般診所附設的美容醫學服務,大家同意它們仍堅持了醫療的核心價值嗎?它們的廣告行銷沒有商業色彩嗎?
各大中型醫院幾乎都有VIP自費門診,連台大醫院都有景福門診,服務對象有不少正是高官權貴富商,包括藍綠立委在內,大家認為自費去享受快速及隱密性高的門診,是醫療階級化嗎?那麼各大中小醫院都有自費差額負擔住單人床、雙人床的病房,有的醫院甚至連隔離病房都收自費差額,是否也是階級化?衛福部許可很多的醫材可以自費差額使用,原因是國家財力有限,沒辦法無限上綱地使用健保,那麼容許自費醫材和健保醫材並存,是否階級化?
再回到街上,有些大醫院的名醫退下來自行開設診所,完全不和健保打交道,是全自費的門診,這在99.7%人口納入全民健保的台灣,是否搞醫療階級化?英國大都是公醫,但也並存了較不必排隊等候的高收費私立醫院診所,這也是階級化嗎?
台北市有幾家已存在30年以上的貴族醫院,有些還附設極為高價的坐月子中心,每次有名藝人生個孩子、坐個月子,就享盡媒體的免費宣傳。這些貴族醫院動輒指定醫師費1萬到5萬在收,大部分似乎也是醫病雙方都滿意,那麼相較於庶民大眾常去的一般醫院診所,這是不是也在搞醫療階級化?
僅是滿足個別需求
全民健保提供全民俗擱大碗的陽春麵,這是社會主義照顧普羅大眾的基本健康需求,民眾想要自費加顆滷蛋,甚或加個牛肉,變成牛肉麵,這是資本主義市場的差異化產品。
同理,在醫療市場中,台灣的全民健保長期以來,始終堅持了慈善本質的醫療核心價值,但為了民眾個別不同的需求,而推出自費的單人床、雙人床、自費醫材、自費門診……等,這是服務的差異化,使用者付費,理所當然,如果這也要稱之為階級化,那麼貴族私立中小學,也是階級化了?整個社會是不是要搞無產階級專政的文化大革命才行呢?值得大家省思。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兼國際長
-
- 指導教授
- 文章: 9419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31, 2011 9:20 pm
- 來自: 桃園
Re: 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鄭丞傑)
別人吃牛排----我只能吃白飯 -------階級化
別人吃牛肉麵 ----我吃陽春麵-------階級化
別人開BENZ -----我開國產車-------階級化
別人住豪宅-------我住套房---------階級化
鬼島島民見不得別人好-----請直接搬去北韓----完全符合社會主義理想,沒有階級化,這樣有滿意嗎????
別人吃牛肉麵 ----我吃陽春麵-------階級化
別人開BENZ -----我開國產車-------階級化
別人住豪宅-------我住套房---------階級化
鬼島島民見不得別人好-----請直接搬去北韓----完全符合社會主義理想,沒有階級化,這樣有滿意嗎????
-
- CR
- 文章: 726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16, 2006 11:58 pm
Re: 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鄭丞傑)
說得真好!huangjauwen 寫:別人吃牛排----我只能吃白飯 -------階級化
別人吃牛肉麵 ----我吃陽春麵-------階級化
別人開BENZ -----我開國產車-------階級化
別人住豪宅-------我住套房---------階級化
鬼島島民見不得別人好-----請直接搬去北韓----完全符合社會主義理想,沒有階級化,這樣有滿意嗎????
是高官也好,是乞丐也罷,是名人亦可,是凡夫也行,生病的時候,一樣虛弱,受傷的時候,一樣脆弱,能活的活,該去的去.
-
- 公會及協會
- 文章: 10178
-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6, 2006 11:49 pm
- 來自: 台北市
- amin30
- V4
- 文章: 496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02, 2009 9:40 am
- 來自: 藍色星球一個小小小小島
Re: 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鄭丞傑)
今天的反駁
醫療階層化不是陽春麵加滷蛋
醫療階層化不是陽春麵加滷蛋
作者:黃致翰/醫師/衛生政策法律研究生、陳亮甫/醫勞小組執委、廖偉翔/成大醫學系七年級
拜讀高雄醫學大學國際長鄭丞傑在蘋果論壇〈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 ... 7/392856一文,令筆者頗有感觸。自去年底鄭醫師便不斷撰文為國發會「自由經濟示範區」背書,並且出席各公聽會等會議場合表達意見。鄭醫師急切想要推廣台灣進步醫療、為台灣留住醫療專才的苦心令人感佩,但回到其《別》文,還是有許多概念需要釐清。
在鄭的大作當中,「陽春麵」的比喻活靈活現,的確倘若消費者願意花錢多加一顆滷蛋、多點一份滷味甚至升級成牛肉麵,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必須同時顧及那些只點的起陽春麵的消費者也能吃得飽。回到台灣的現實醫療環境,偏鄉民眾、身障罕病病友、貧苦家庭們真的有吃飽嗎?真實的狀況是,陽春麵不僅漲價,甚且縮水,而廚師們領到的薪水也越來越低、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最後被隔壁的義大利麵店高薪挖角。
細看鄭醫師所極力推薦的國際醫療特區,真的只是讓消費者多了一個加料的選擇嗎?實際上,國際醫療以營利部門為主導,吸收國內較有經驗的次專科醫師以及醫美、健檢相關科別醫師進入,並且規定只能以報備、支援等方式進入特區執業,在醫師不可能行影分身之術的狀況下,鬆動原先醫事人力結構是既成事實。其次,「前店後廠」的規範實施以後如何控制區外醫院不會挪用原先的資源優先給國外貴客使用,顯然衛福部除了「嚴格規範」以外也提不出其他說詞。
再者,進入特區開設醫院的醫療財團,是否在國內原先的健保醫院賺國人的健保費一手,轉投資進入特區牟利,目前沒看見衛福部有何明文審核規範。最後,為政者不斷說這個政策是替台灣留住醫學人才,但實際上享有此福利的醫事勞工又有多少?或者只有金字塔頂端的零頭才有資格進入?根據目前衛福部的說詞,只會允許設立兩處國際醫療機構,既要控制規模讓國際醫療不至於衝擊國人就醫權益,又要擴大規模讓更多醫師受益,這個「陽春麵combo方案」如今聽起來自相矛盾。
今天的「陽春麵慘劇」來源為何,筆者以為政府與資方皆難辭其咎,一套跛腳的全民健康保險,和一群如狼似虎的店老闆,極盡所能在過程裡剝消費者的皮,收益卻沒有在廚師們的待遇上頭反映。筆者無心與鄭醫師討論「差異化」與「階層化」的文字遊戲,只是想提醒醫界前輩這種滑坡效應的可怕-國際醫療一旦鬆綁,要如何避免有消費者連麵湯都喝不到的狀況,應該是吾輩應該一同努力的。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鄭丞傑)
寫了很多 可是沒有新意 不知在說什麼newshine 寫:今天的反駁
醫療階層化不是陽春麵加滷蛋
作者:黃致翰/醫師/衛生政策法律研究生、陳亮甫/醫勞小組執委、廖偉翔/成大醫學系七年級
拜讀高雄醫學大學國際長鄭丞傑在蘋果論壇〈別動輒指控醫療階級化〉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 ... 7/392856一文,令筆者頗有感觸。自去年底鄭醫師便不斷撰文為國發會「自由經濟示範區」背書,並且出席各公聽會等會議場合表達意見。鄭醫師急切想要推廣台灣進步醫療、為台灣留住醫療專才的苦心令人感佩,但回到其《別》文,還是有許多概念需要釐清。
在鄭的大作當中,「陽春麵」的比喻活靈活現,的確倘若消費者願意花錢多加一顆滷蛋、多點一份滷味甚至升級成牛肉麵,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必須同時顧及那些只點的起陽春麵的消費者也能吃得飽。回到台灣的現實醫療環境,偏鄉民眾、身障罕病病友、貧苦家庭們真的有吃飽嗎?真實的狀況是,陽春麵不僅漲價,甚且縮水,而廚師們領到的薪水也越來越低、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最後被隔壁的義大利麵店高薪挖角。
細看鄭醫師所極力推薦的國際醫療特區,真的只是讓消費者多了一個加料的選擇嗎?實際上,國際醫療以營利部門為主導,吸收國內較有經驗的次專科醫師以及醫美、健檢相關科別醫師進入,並且規定只能以報備、支援等方式進入特區執業,在醫師不可能行影分身之術的狀況下,鬆動原先醫事人力結構是既成事實。其次,「前店後廠」的規範實施以後如何控制區外醫院不會挪用原先的資源優先給國外貴客使用,顯然衛福部除了「嚴格規範」以外也提不出其他說詞。
再者,進入特區開設醫院的醫療財團,是否在國內原先的健保醫院賺國人的健保費一手,轉投資進入特區牟利,目前沒看見衛福部有何明文審核規範。最後,為政者不斷說這個政策是替台灣留住醫學人才,但實際上享有此福利的醫事勞工又有多少?或者只有金字塔頂端的零頭才有資格進入?根據目前衛福部的說詞,只會允許設立兩處國際醫療機構,既要控制規模讓國際醫療不至於衝擊國人就醫權益,又要擴大規模讓更多醫師受益,這個「陽春麵combo方案」如今聽起來自相矛盾。
今天的「陽春麵慘劇」來源為何,筆者以為政府與資方皆難辭其咎,一套跛腳的全民健康保險,和一群如狼似虎的店老闆,極盡所能在過程裡剝消費者的皮,收益卻沒有在廚師們的待遇上頭反映。筆者無心與鄭醫師討論「差異化」與「階層化」的文字遊戲,只是想提醒醫界前輩這種滑坡效應的可怕-國際醫療一旦鬆綁,要如何避免有消費者連麵湯都喝不到的狀況,應該是吾輩應該一同努力的。
就是醫改會那套 健保錢雖然只有笑死人的4趴 不過夠用夠用 包括醫師所得跟病人所有需求都夠(對了 連現在的無過失補償也夠喔)
所以醫師不要有二心 不要想給我兼差!一成人去兼一天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