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一六二四年 荷蘭人佔據 大員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13 12:05 am
Boogy
一六二四年 荷蘭人佔據 大員

圖 16 熱蘭遮城
一六○四年,荷蘭人開始窺伺大員(上圖) (台灣),荷蘭司令官韋麻朗曾在佔領澎湖時,聘任中國水手擔任導航員,不辭勞苦地沿中國海岸、島嶼間航行,並一一記錄航線及繪製地圖,一六一八年,荷蘭人更進一步想在中國沿岸或其附近島嶼建立據點。荷人早在歐洲時就確立目標在中國,如今業已到達中國的門口,卻不得其門而入。他們對中國所生產享譽全球五世紀之久的絲絹與瓷器十分垂涎,若能建立海上絲路,絕對可以獲得暴利;而中國地大物博,若能獨佔中國對外貿易,將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利益。
為了達成與中國貿易的目標,荷人在一六二二年尋覓建立一個配有強大武力的要塞據點,一則對抗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因西葡兩國起步比荷人早五十年,已先佔領最優良的地方;二則荷蘭人有必要發展一處中繼港作為從日本、馬尼拉、爪哇、阿拉伯之間船隻的基地。
此要塞據點又必需是海運咽喉。在選擇位置時,除了良好的港口、腹地經濟、人力支援的考量外,並希望位於與中國交易的中央地帶。幾經檢討後,關於建設要塞據點的位置,巴達維亞下達給艦隊司令雷爾生的命令是:
第一優先:葡萄牙人業已佔據的澳門。
第二優先:九龍江河口、圍頭灣內的廈門島、金門島。
第三優先:澎湖島。
第四優先:即無優先的大員(台灣)。

一六二二年四月,巴達維亞的總督約翰.彼得松.顧恩自認國力強大,想切斷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跟中國的直接貿易,並要以武力強迫中國船隻及商人只來荷蘭人的據點交易。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荷人絕對要展現實力,組織艦隊遠征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荷蘭人知道,當時葡萄人在西太平洋上佔了南美洲巴西的一大片土地,注意力早已不在遠東彈丸之地的澳門,所以下令以優勢武力來攻擊沒有人會來救援的澳門。
當時彼得松.顧恩對在大員(台灣)設置要塞據點的態度模稜兩可,所以對遠征軍指揮官雷爾生說:「小琉球(台灣)是個很美麗的地方,那裡又有很多鹿,但是根據我們迄今所知,那裡似乎沒有可讓大船出入的好港口。」這是對台灣無優先的具體表達。


圖 17 大員圖,刊登在曹永和著的台灣早期研究

一六二二年夏天,雷爾生受命設立要塞據點,並率領荷英聯合艦隊攻擊第一優先的澳門,但不幸失敗了,退而求其次,爭取第二優先的廈門、金門,又因與中國的海戰失利,間接地也失去向中國表現強者姿態的膽量,所以挑選了第三優先的澎湖。雷爾生佔領澎湖後,發覺中國人似乎決心要剷除荷人,除了加強防禦外,抽空以一艘單桅戎克船為掩護,在一六二二年七月底親自到傳說已久的大員(台灣)探勘,萬一無法佔領澎湖,至少尚有安身之地。 雷爾生進入大員灣內海港,發覺漢人與日本人早已與原住民貿易多年。 這次的偷窺,也探測到將來建立要塞據點「熱蘭遮城」位置,此處雖然港口不深,但很容易防止敵船闖入港口。

荷蘭當局並不考慮在台灣建立要塞據點,但在軍事強佔澎湖卻又被中國政府以強大的武力逐出。此時(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才深切了解中國人的海禁意義及對領土範圍的觀念,就是「大員、台灣」位於中國領土之外」。
如此讓荷蘭人了解在台灣設置荷蘭城堡不會損害到中國主權,佔領中國人所不要的台灣是不會受到中國政府的武力攻擊。 而在台灣的原住民就像其他太平洋島嶼的居民一樣,只能順從,無力對抗歐洲武力,於是荷蘭人在一六二四年理直氣壯地佔領了台灣。
一六二三年三月,荷蘭東印度公司商務員亞當‧斐互德(Adam Verhult)率領兩艘戎克船來到大員,進行第一次貿易活動。在港內向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商船購買少量的絹、絲和砂糖。同年十月,雷爾生更派遣五十人來到大員,在一鯤身島上以竹子和沙土構築了一個簡陋寨堡(砦堡),以防禦台灣原住民的攻擊。這個寨堡就是荷蘭人在大員最早的據點。
一六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荷蘭人在澎湖打了敗仗,被中國人驅逐出境,只好選擇了第四優先也就是無優先的大員佔領並立即建設要塞據點。
圖 18 荷蘭式城堡,此堡有二個突出的稜形砲台
但大員地區早已有原住民居住,荷蘭人一上岸後,就把一鯤身到七鯤身的所有原住民驅逐,搶奪土地,淨空之後,在一鯤身建了著名的「熱蘭遮城」(Zeelandia 紅毛城)。荷式城堡指的是稜堡(Bastion),原由兩種不同功能的建築體——方形城堡及四角突出的稜形砲臺,結合成一種防禦性建築。
「熱蘭遮城」是標準的西方殖民城堡,也就是荷蘭人在台灣殖民的象徵。城堡寬100呎,長140呎,如此小的城堡不是讓人民居住的,而是用來保護極少數的外來統治者,並進一步在堡內配以新式武器大砲、毛瑟槍來統治大員地區。
一六二五年一月,荷蘭人發現在北線尾沙洲不宜居住,因為這沙洲常被海水淹沒,同時清水須從大員本島運來,十分不便,故決定到海灣對岸的台灣本島建造一個新的城市,以供居住;他們強迫所有居住在北線尾沙洲的台灣人搬遷。這個在台灣本島建立的城市便是「普羅岷西亞」(赤崁),也是後人所稱的臺南市。



圖 19 荷蘭人的城堡樣式二
上圖及下圖 為荷人所建的城堡,上圖有二突出堡,稱為對角稜堡。下圖為四角稜堡。城內有行政辨公室、操場、軍營、軍械庫、指揮部、醫院、倉庫等。大砲大都置於稜堡內。稜堡形狀依地形、山川、海岸而有所不同,亦有五角形、圓形稜堡。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1/17.htm

Re: 一六二四年 荷蘭人佔據 大員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13 12:22 am
Boogy
橫死的第一任長官馬蒂孫克1624~1625

一六二四年,雷爾生受到大明軍隊驅逐後,不得不銷毀苦心設立的城堡、砲台,心有不甘地撤離佔領二年的澎湖。為了追求對中國貿易利益,荷人絕不退出遠東,只改以大員為對中國的侵略要塞據點。
在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總督科恩任命第一任台灣長官為馬蒂孫克(Martinus Sonck),孫克曾在一六二一年率兵攻佔班達,成為班達長官,一六二三年被控告浪費槍支、彈藥而調回巴達維亞,一六二四年再次升官派赴台灣。孫克到台灣後,即於一鯤身設政務廳,在竹寨舊址以木板、沙土建「奧倫冶」(Orange)城,以防原住民來襲。一六二七年(天啟七年),此城更名為「熱蘭遮」(Zeelandia,荷文海中地之意)城,後漸以磚石改建,至一六三三年(崇禎五年)一月一日始全部完工,即後人所稱的紅毛城或大員城。
荷人將首先佔領的地區統稱為「台江」。台江是一個港灣,台江的外圍有一個半島,半島上有七個山丘,從北往南稱為一鯤身、二鯤身至七鯤身。在一鯤身建築了安平城,安平城之北另有一沙洲稱為「北線尾」(Baxemboy)如今台江的海灣已成為陸地,全計入為台南市。
在巴達維亞及荷蘭本國的東印公司當局表現相當積極,經常不斷展示武力、使用武力堅持要獨佔中國貿易。也就是要不惜一戰,改變西、葡兩國獨佔中國絲、瓷出口的現狀。所以多次採取直接攻擊西班牙、葡萄牙在遠東的殖民地,當然在台灣的荷蘭長官也要適度的配合。年復一年,台灣長官都奉命要派船去偵察,甚至到最北端去偵測了解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韃靼人 有什麼產品可銷往歐洲,更重要的是,有什麼地方可以侵略佔領。
馬蒂孫克雖有一堆來自巴達維亞及在荷蘭本國公司的命令要求,但缺乏足夠的人員和船隻,無法從事這種雄心勃勃的探險侵略,況且在澎湖失敗後,也不容許再向外動武。因此他集中力量先建設大員,使日本人和漢人來大員交易。雖然荷人不能到中國交易,但若將中國絲、瓷等貨品引來,也算達到目的,因此孫克主動設法增進對台灣附近海域的認識,並將幾張關於大員港灣和澎湖的航海圖送往巴達維亞。為了不讓人說閒話,他也派出二艘戎克船去探測台灣全島。

荷人據臺,力求節省行政經費,地方不設行政官吏,對原住民的統治仍沿舊習,選其頭目稱為長老,由荷人命令支配其社務,每年集各社長老於赤崁,召開評議會,用以宣佈政令,詢問政績。駐台的荷蘭官民約有六百人,士兵盡量少到二千二百人以內,其所重視的,唯有通商及傳教,對其他經營設施,則盡量節省。
但荷人於各地設有政務員,為控制土著的行政工具,且各社均設有商務員、裁判員、宣教師、教師、醫務員等人,既是行政人員,也是耳目,藉以控制原住民的思想與行動。

第一任長官馬蒂孫克到任後隔年一六二五年四月九日向巴達維亞報告,提及在台灣的情形,
一、 是每年可獲得鹿皮二十萬張,
二、 是鹿肉乾及魚乾數量極為可觀,
三、 在大員台江灣中,約有從中國來的 戎克船 一百艘他們從事漁業捕撈及收購鹿肉銷往中國。戎克船的商人是漢人,經常要深入台灣收購鹿皮鹿肉。


馬蒂孫克同時也報告「漢人和原住民已之間是物物交換的和平往來關係,而非對立狀態。」 又親眼目睹台灣地廣人稀、氣候溫暖,土地肥沃,一年二至三熟,絕對適合農業生產,立即向巴達維亞建議,將原本評估只適合做中、日貿易及盜劫根據地的大員,改為能獲得更大利益的「生產殖民地」,重新決定長久的殖民政策。
於是,荷蘭人依據馬蒂孫克的建議將台灣成為「生產性質的殖民地」,並在此理念下建築城寨,不但為永久佔領台灣,也為統治原住民和後到的漢人。建赤崁築成第二城寨,建東印公司辦事處、職員宿舍、醫院、倉庫等,並獎勵漢人移民居住城外地區,造成殷盛的市街,稱之為「赤崁樓」(Provintia),或者「紅毛樓」。以這兩處歐洲式城寨為據點,台灣成為荷蘭在東北亞唯一的殖民地。東印度總督又從巴達維亞派來長官,使之統領一切,並派出對當時荷蘭而言的龐大兵力二千員和官民職員六百人常駐於台灣。

荷人來到了大員,開始搶奪土地,為此大開殺戒。 赤崁附近的原住民屬平埔族的西拉雅族。西拉雅族又分為三支,第一支分佈在台南平原上,主要部落有新港社(今新市鄉)、麻豆社(今麻豆鎮)、蕭?社(今佳里鎮)、大目降社(今新化鎮)四社。第二支分佈於今台南縣玉井一帶,有頭社、霄里社(今玉井鄉)、茄拔社(今善化鎮轄內)、芒仔芒社(今玉井鄉)。第三支分佈在屏東平原至恆春一帶,有阿猴社、放索社、上下淡水社等。
荷蘭人一方面建築城寨鞏固殖民地,一方面先征服赤崁附近的原住民,擴張統治圈。他們首先接觸的是新港社。
馬蒂孫克採以武力為後盾來殖民統治。

自紅毛人登陸以來,新港社族人被殺及失蹤人口有三十幾位。每次的對抗又傷不了紅毛人,反而己方必有死傷。最近每天紅毛人派兩隊士兵一南一北進入森林搜索,也不知道他們要什麼,新港社酋長阿蓮達只有向麻豆社、蕭?社、大目降社要求援助。麻豆社等人看到了紅毛人的火槍威力,也沒辦法,建議阿蓮達遷地為良。阿蓮達認為這塊土地是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有他們的鹿場、漁場、原野、森林,不想遷出,乃召開族人會議,決議堅強抵抗外族入侵。
九月十四日下午,二位紅毛人游泳向北線尾來。幾日後,從熱蘭遮城傳來消息,荷蘭第一任長官馬蒂孫克及高級舵手Adviaen Verhee日前不慎在台江溺斃,並就地埋葬在熱蘭遮城下。據聞這就是受到新港社人的報復。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1/18.htm

Re: 一六二四年 荷蘭人佔據 大員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13 12:47 am
sa460624
大員!大員!原來所謂的大員就台灣台南,君不看長和路歷史博物館有南台灣冒煙喬經營的(冒煙)大員餐廳,安平區到處有大員路標。 (cheer)
那時天龍國在台南啦! (阿飄)
ROC的天龍國已北移了,房價也北遷了! (不要啊)

Re: 一六二四年 荷蘭人佔據 大員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13 7:40 am
kwojohn
(GOOD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