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許多臺灣人的早期戶籍資料中,常會發現母親欄或祖母欄只記載陳氏或林氏,包括族譜或牌位都是如此,直到日治之後,戶籍資料完整,從此女性才有記載名字,否則在古早,女人是沒有名字甚至不能有名字,除非在家中由家人叫她小名,這個習慣目前還存在,很多人在家裡都叫ㄚ頭、妹妹、小妹... 之類。
臺灣人的名字大多數三個字,第一個字是與祖先共用的名叫做「姓」,第二個字是兄弟共用的名叫輩份,第三個字才是自己的名,也有人把輩份名與本人名對調使用。其實這種的姓名方式只是針對男性,因為從前的女性只有姓沒有名。
臺灣女性沒有名字是沿襲傳統漢文化的習俗。從前的女性生活在男人為中心的社會裡,她們都是被幽禁在閨閣中,使用名字的機會很少,她們就沒有名字的必要性。平時只有命個小名或俗名之類的在家裡呼叫就可以了。直到結婚時,才能取個閨名嫁夫,這是「待字閨中」成語的由來。
古早女人因為沒有名字,如果要稱呼某女人,只稱呼其姓及排行就可以了。我們很多人都誤以為孟姜女是姓孟,名姜女,如果你這樣的認為的話,那是大錯特錯了,原來孟姜女是姜姓人家的長女之意思。古時候,往往把伯(孟)、仲、叔、季來做為排行的稱謂。
雖然女性已嫁人,並且已有閨名,但並不代表她從此就有名字,因為她嫁到夫家,仍然不呼她的閨名,她的閨名僅能在夫家親友間使用,直到老死為止。也因為女人很少用到名字,所以我們在戶籍文件上只看到陳氏或林氏之類而已,除非她是名望家族,死後才能得到諡號。
通常女人一生都保留她娘家的姓氏,因為在傳統漢文化裡,嚴格禁止同姓結婚,所以她在婚後必須冠夫姓,以示非同姓結婚。
臺灣自日治之後,這種女性無名字的傳統舊俗已消失,戶籍資料上都登記有完整的全名,有姓又有名,而她的姓必須冠夫姓。而中國卻在抗戰結束後,頻繁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女人沒有名字的舊俗才逐漸改善,相信在線上的同業們,都有發現那些老芋仔來看病時,他的身分證的母親欄一定是寫王氏或張氏。
由於全世界大部份的民族都是以父系制度為主,女姓婚後往往會更改姓名,依照歐、美的傳統,女性婚後要從夫姓,不再用娘家的姓氏。甚且必須把歷任的丈夫姓都要冠上去,例如:歐拿西斯‧甘迺迪‧賈珪琳,這就是典型的歐美女人的姓名。
可是據說,全球女權最高的國家就是臺灣,近3-40年來,臺灣婚後的女人很少有人冠夫姓,仍然使用娘家姓。不僅如此,依照修改後的民法,女性不但不用冠夫姓,連子女也可從母姓,也因此造成同胞兄弟姊妹卻不同姓氏的混亂。況且在社會新聞上常有夫妻爭子女從姓問題,必須在戶政事務所抽籤始能決定子女的姓氏,這種現象與古早女人連名字都沒有的年代,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我常在診間與女病人聊到從前的女性不能有名字,她們多數不相信,我就會告訴她們說,妳回去翻家裡的族譜或前人戶籍資料就知道了。
【老仙ㄟ講夕陽無限好】女人只有姓沒有名 130117
版主: 版主021
Re: 【老仙ㄟ講夕陽無限好】女人只有姓沒有名 130117
氏是母系社會時代,男人氏族的代號,smallant 寫:插花一下
大家在看越南籍女性病患時
假如她的姓名裡有個"氏",那她就是正統越南人,例如"阮氏真"
假如她的名字都是一般的,例如"阮惠真",那她是有華人血統
春秋之後,逐漸由女系轉為男系,女人變成男人氏族的附屬物,從此女性的姓之下加「氏」字。
日、韓、越、臺的女性均須加「氏」。例如林氏麗華、川島氏芳子、阮氏足思....等。
日治時代,臺灣女性名字必須加「氏」,例如陳氏桑香、王氏月雪...。
目前,臺灣女權高漲,不讓夫家給她加「氏」,但死後都須加「氏」。
- HONGBA
- V2
- 文章: 2189
-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7, 2008 8:51 am
-
- V1
- 文章: 1343
-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02, 2007 4:53 pm
- 來自: 春城何處不飛花
Re: 【老仙ㄟ講夕陽無限好】女人只有姓沒有名 130117
長知識了大雅老仙ㄟ 寫:...
原來還有這樣的差別smallant 寫:插花一下
大家在看越南籍女性病患時
假如她的姓名裡有個"氏",那她就是正統越南人,例如"阮氏真"
假如她的名字都是一般的,例如"阮惠真",那她是有華人血統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楞嚴經·卷四》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楞嚴經·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