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版主: 版主021
-
- V1
- 文章: 1565
-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17, 2007 11:02 pm
- 來自: 台北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23497.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2.11.26 02:37 am
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統計每年受託鑑定的醫療疏失案件,民國八十年前,每年不到兩百例;但九十八年以後,每年委託件數逾五百件。不只官方數據,近年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接獲的醫療糾紛申訴案,每年也有四百多件。
不過,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楊秀儀推估,全台每年約一萬八千人因醫療疏失受害,「許多醫糾浮上檯面,只是冰山一角」,她說。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指出,統計衛署歷年接受委託鑑定的個案,確實有逐年增加趨勢,近三年則是每年都達五百件以上。進一步分析各醫療科別面臨醫療糾紛,比率最高的是外科,其次是內科,第三名是婦產科。
從七十六年至一百年,衛署受理醫糾鑑定的訴訟案件,其中刑事訴訟有六千兩百多件,比率高達八成。據統計,病患家屬獲得一審刑事判決,平均得等三年多,曠日廢時。此外,醫事人員因醫糾支付的費用中,每賠一元,病人方只拿到零點六元,其他是用來支付律師費、交通費或其他費用等。
另外,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該會成立十一年來,已接獲近四千件醫糾申訴案件,平均一年有四百多件,醫療糾紛背後都有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民眾遇到醫療糾紛,常徘徊是否要走上訴訟一途,上法院又是另場夢魘的開始。
王宗曦表示,醫療事故的原因複雜,加上過失責任有認定上的困難,以致病人獲得民事賠償的只有少數,但刑事裁判結果又不符患者家屬預期;衛署在保障醫病雙方立場,朝著醫糾刑責合理化修法,擬具「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及修改「醫療法」第八十二條,希望能建立醫糾調解機制,對於非因醫師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引起的醫療傷害,盼有適當的補償辦法。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2.11.26 02:37 am
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統計每年受託鑑定的醫療疏失案件,民國八十年前,每年不到兩百例;但九十八年以後,每年委託件數逾五百件。不只官方數據,近年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接獲的醫療糾紛申訴案,每年也有四百多件。
不過,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楊秀儀推估,全台每年約一萬八千人因醫療疏失受害,「許多醫糾浮上檯面,只是冰山一角」,她說。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指出,統計衛署歷年接受委託鑑定的個案,確實有逐年增加趨勢,近三年則是每年都達五百件以上。進一步分析各醫療科別面臨醫療糾紛,比率最高的是外科,其次是內科,第三名是婦產科。
從七十六年至一百年,衛署受理醫糾鑑定的訴訟案件,其中刑事訴訟有六千兩百多件,比率高達八成。據統計,病患家屬獲得一審刑事判決,平均得等三年多,曠日廢時。此外,醫事人員因醫糾支付的費用中,每賠一元,病人方只拿到零點六元,其他是用來支付律師費、交通費或其他費用等。
另外,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該會成立十一年來,已接獲近四千件醫糾申訴案件,平均一年有四百多件,醫療糾紛背後都有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民眾遇到醫療糾紛,常徘徊是否要走上訴訟一途,上法院又是另場夢魘的開始。
王宗曦表示,醫療事故的原因複雜,加上過失責任有認定上的困難,以致病人獲得民事賠償的只有少數,但刑事裁判結果又不符患者家屬預期;衛署在保障醫病雙方立場,朝著醫糾刑責合理化修法,擬具「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及修改「醫療法」第八十二條,希望能建立醫糾調解機制,對於非因醫師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引起的醫療傷害,盼有適當的補償辦法。
- cwhung
- V3
- 文章: 3444
-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23, 2007 7:59 pm
- 來自: 翻臉如翻書的賤寶島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醫改會如果真的出於關懷病人,而非嘩眾取寵oldlarge 寫: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23497.shtml
另外,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該會成立十一年來,已接獲近四千件醫糾申訴案件,平均一年有四百多件,醫療糾紛背後都有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民眾遇到醫療糾紛,常徘徊是否要走上訴訟一途,上法院又是另場夢魘的開始。
應該強力宣導民眾:
生病時千萬不要去看醫生
自然就不會被醫生害成 "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 (挖鼻孔)
後藤新平的名言︰「台灣人民特性︰貪財,怕死,愛面子。」
鬼島醫師的感言︰「健保刁民特性︰貪財,怕死,不要臉。」
鬼島醫師的感言︰「健保刁民特性︰貪財,怕死,不要臉。」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贊成 請政府編預算啊 你一改會不是很有發言權跟影響力 碰到真正該你說話的重點時(有適當的補償辦法是廢話 哪個醫師病人不贊成?!不必你多廢話)縮到哪裡去了??希望能建立醫糾調解機制,對於非因醫師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引起的醫療傷害,盼有適當的補償辦法
-
- V1
- 文章: 1894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26, 2009 4:40 pm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沒錯cwhung 寫:醫改會如果真的出於關懷病人,而非嘩眾取寵oldlarge 寫: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23497.shtml
另外,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該會成立十一年來,已接獲近四千件醫糾申訴案件,平均一年有四百多件,醫療糾紛背後都有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民眾遇到醫療糾紛,常徘徊是否要走上訴訟一途,上法院又是另場夢魘的開始。
應該強力宣導民眾:
生病時千萬不要去看醫生
自然就不會被醫生害成 "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 (挖鼻孔)

-
- 公會及協會
- 文章: 10178
-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6, 2006 11:49 pm
- 來自: 台北市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1.醫療糾紛再不有效處理的結果:cwhung 寫:醫改會如果真的出於關懷病人,而非嘩眾取寵oldlarge 寫: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23497.shtml
另外,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該會成立十一年來,已接獲近四千件醫糾申訴案件,平均一年有四百多件,醫療糾紛背後都有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民眾遇到醫療糾紛,常徘徊是否要走上訴訟一途,上法院又是另場夢魘的開始。
應該強力宣導民眾:
生病時千萬不要去看醫生
自然就不會被醫生害成 "悲慘故事與辛酸家庭" (挖鼻孔)
有風險的科別,科科皆空,有醫療保險,但無醫療服務
2.不想要有醫療糾紛最有效的方式是:
沒有醫療行為的發生,自然就沒有醫療糾紛
在目前高風險的時代,只願能:[北風北安全下庄]
-
- 部長級
- 文章: 7012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9, 2006 5:11 pm
-
- 公會及協會
- 文章: 10178
-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6, 2006 11:49 pm
- 來自: 台北市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民事的損害賠償是有公式的X-MAN 寫:醫糾不可怕,可怕是不合理法律對待.
賠償不可怕,可怕是不符比例原則的賠償.
如同蔡正元所訴求賠償金額應與醫療費用成合理比例原則.
請問家屬你對醫糾期待什麼?
是否應先將賠償公式電腦化
以後看病,需要提供治療前
先將相關的PARAMETER輸入
計算出可能的風險
再來決定是否要接<乾隆花瓶>
風險過高或無法承受之風險
雙方的醫療契約不見得要繼續下去
在目前高風險的時代,只願能:[北風北安全下庄]
- Thanatos
- 指導教授
- 文章: 9139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13, 2010 9:23 am
- 來自: 烏賊帝國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施肇榮 寫:民事的損害賠償是有公式的X-MAN 寫:醫糾不可怕,可怕是不合理法律對待.
賠償不可怕,可怕是不符比例原則的賠償.
如同蔡正元所訴求賠償金額應與醫療費用成合理比例原則.
請問家屬你對醫糾期待什麼?
是否應先將賠償公式電腦化
以後看病,需要提供治療前
先將相關的PARAMETER輸入
計算出可能的風險
再來決定是否要接<乾隆花瓶>
風險過高或無法承受之風險
雙方的醫療契約不見得要繼續下去

人生哪有辦得完
知是夢幻哪來坎
理上辦事存善念
忽然夢了記得返
-
- 公會及協會
- 文章: 10178
-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26, 2006 11:49 pm
- 來自: 台北市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還按<GOODJOB>Thanatos 寫:施肇榮 寫:民事的損害賠償是有公式的X-MAN 寫:醫糾不可怕,可怕是不合理法律對待.
賠償不可怕,可怕是不符比例原則的賠償.
如同蔡正元所訴求賠償金額應與醫療費用成合理比例原則.
請問家屬你對醫糾期待什麼?
是否應先將賠償公式電腦化
以後看病,需要提供治療前
先將相關的PARAMETER輸入
計算出可能的風險
再來決定是否要接<乾隆花瓶>
風險過高或無法承受之風險
雙方的醫療契約不見得要繼續下去
再說下去,我就要因為<沒醫德>,而被移送<醫師懲戒>了
在目前高風險的時代,只願能:[北風北安全下庄]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用道德標準來懲戒?施肇榮 寫: 還按<GOODJOB>
再說下去,我就要因為<沒醫德>,而被移送<醫師懲戒>了
那醫師公會的懲戒條件也該修改了
為了促進修法造福廣大民眾能接受更好的醫療
施大的言論是非常有醫德
再給一個

- roach1971
- V2
- 文章: 2659
-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4, 2007 4:23 pm
- 來自: 高雄市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楊秀儀推估,如果台灣做「不責難病人補償」,一年需要 200 億。image 寫:贊成 請政府編預算啊 你一改會不是很有發言權跟影響力 碰到真正該你說話的重點時(有適當的補償辦法是廢話 哪個醫師病人不贊成?!不必你多廢話)縮到哪裡去了??希望能建立醫糾調解機制,對於非因醫師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引起的醫療傷害,盼有適當的補償辦法
誰出?衛生署的方案是醫界出三成。
立委的方案是醫界出七成。
實際運作起來是不致於到 200 億,假設是 50 億好了,醫界出七成是 35 億。
但不管是幾億,北歐國家的「不責難病人補償」完全是由政府稅金出的。
原來我家的貓叫米克斯
- roach1971
- V2
- 文章: 2659
-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4, 2007 4:23 pm
- 來自: 高雄市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多年前,賴清德還是立委時,曾經提議要做「無過失病人補償方案」(就是後來的「不責難病人補償方案」)roach1971 寫:楊秀儀推估,如果台灣做「不責難病人補償」,一年需要 200 億。image 寫:贊成 請政府編預算啊 你一改會不是很有發言權跟影響力 碰到真正該你說話的重點時(有適當的補償辦法是廢話 哪個醫師病人不贊成?!不必你多廢話)縮到哪裡去了??希望能建立醫糾調解機制,對於非因醫師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引起的醫療傷害,盼有適當的補償辦法
誰出?衛生署的方案是醫界出三成。
立委的方案是醫界出七成。
實際運作起來是不致於到 200 億,假設是 50 億好了,醫界出七成是 35 億。
但不管是幾億,北歐國家的「不責難病人補償」完全是由政府稅金出的。
學者楊秀儀撰文反對,理由是預估規模 200 億,以及台灣不是社會福利國家,重殘癱瘓腦麻植物人沒有社會福利接手,設定補償上限 200 萬,會造成「損害無法填補」的問題。
現在台灣要實施醫療補償方案了,但因為「損害無法填補」,所以台灣的方案,病人可以繼續訴訟,醫師被告以及賠三千萬風險沒有減少。
原來我家的貓叫米克斯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香港的公醫 政府也有金額較低 無須訴訟 過失標準較低 直接和解的"醫療不當補償" (平均一件兩三百萬台幣) 病人也可以經由訴訟 要求高額賠償(有的案件可以高達兩三億台幣) 然後由政府補助 向民間投保的醫療保險裏出roach1971 寫:多年前,賴清德還是立委時,曾經提議要做「無過失病人補償方案」(就是後來的「不責難病人補償方案」)roach1971 寫:楊秀儀推估,如果台灣做「不責難病人補償」,一年需要 200 億。image 寫:贊成 請政府編預算啊 你一改會不是很有發言權跟影響力 碰到真正該你說話的重點時(有適當的補償辦法是廢話 哪個醫師病人不贊成?!不必你多廢話)縮到哪裡去了??希望能建立醫糾調解機制,對於非因醫師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引起的醫療傷害,盼有適當的補償辦法
誰出?衛生署的方案是醫界出三成。
立委的方案是醫界出七成。
實際運作起來是不致於到 200 億,假設是 50 億好了,醫界出七成是 35 億。
但不管是幾億,北歐國家的「不責難病人補償」完全是由政府稅金出的。
學者楊秀儀撰文反對,理由是預估規模 200 億,以及台灣不是社會福利國家,重殘癱瘓腦麻植物人沒有社會福利接手,設定補償上限 200 萬,會造成「損害無法填補」的問題。
現在台灣要實施醫療補償方案了,但因為「損害無法填補」,所以台灣的方案,病人可以繼續訴訟,醫師被告以及賠三千萬風險沒有減少。
結果 前者不增加 後者倒是跳得很快 .....這證明 在華人社會 一個他覺得不只200萬的案子 一定不會跟你和解的~問題是現在大科連個膽囊都超出兩百萬了....有幾個案子病人的理想金額會低於200萬呢?
以大科而言 會願意和解的大多是本來就不會勝訴的! 多少拿個幾十萬 誰不想要呢?有人會說有"委員會"把關啊....如果這些委員會都是醫改會這些社會人士 每個都會是聖誕老公公 如果不是 沒關係 找民代暗的明的施壓一定有效 (爽)
更何況你還給他請名律師的基金跟安家費ㄟ 不告是笨蛋......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其實講了半天根本都是錢的問題
用告的無法使醫療進步 也無法使醫師認錯 也無法知道真相
根本就只是為了錢
還有別的嗎?坐牢?廢醫師執照?這些能讓死人復活嗎?
對家屬有益?對醫療有益?還是只是寒蟬效應?
所以當然就只剩下錢才是目標!
為什麼美國大多能用民事解決?但是台灣醫師卻淪落到被告?
根本問題就在於台灣醫師太過於窮困了!!!根本還是錢的問題;
台灣醫師冒著坐牢的風險去提供服務,但沒有拿到相對的報酬,
今天如果醫師拿到充足的報酬,
高風險科別的醫師付的出幾百萬幾千萬,或者買的起這種保額的保險,
民眾當然願意和解,醫師當然就不至於去坐牢,
當然醫學生就不必怕去當高風險科的醫師,也就有足夠的醫療人力去照顧民眾。
所以又回到那個老問題...... 健保不可以鎖死終端價 不可以再玩計畫經濟那一套
不然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要民眾同意讓醫師可以不用坐牢又不必擔心賠償問題 不可能
要醫師冒著坐牢風險去拿到完全無法彌補風險的報酬 不可能
然後健保的餅又只有這麼大、無法去負擔補償機制
醫病雙輸 醫療崩潰 無法避免
game over!! 無解!!
用告的無法使醫療進步 也無法使醫師認錯 也無法知道真相
根本就只是為了錢
還有別的嗎?坐牢?廢醫師執照?這些能讓死人復活嗎?
對家屬有益?對醫療有益?還是只是寒蟬效應?
所以當然就只剩下錢才是目標!
為什麼美國大多能用民事解決?但是台灣醫師卻淪落到被告?
根本問題就在於台灣醫師太過於窮困了!!!根本還是錢的問題;
台灣醫師冒著坐牢的風險去提供服務,但沒有拿到相對的報酬,
今天如果醫師拿到充足的報酬,
高風險科別的醫師付的出幾百萬幾千萬,或者買的起這種保額的保險,
民眾當然願意和解,醫師當然就不至於去坐牢,
當然醫學生就不必怕去當高風險科的醫師,也就有足夠的醫療人力去照顧民眾。
所以又回到那個老問題...... 健保不可以鎖死終端價 不可以再玩計畫經濟那一套
不然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要民眾同意讓醫師可以不用坐牢又不必擔心賠償問題 不可能
要醫師冒著坐牢風險去拿到完全無法彌補風險的報酬 不可能
然後健保的餅又只有這麼大、無法去負擔補償機制
醫病雙輸 醫療崩潰 無法避免
game over!! 無解!!
-
- Intern
- 文章: 85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22, 2010 8:41 pm
- 來自: 桃園
Re: 家屬:醫糾多少辛酸 興訟另個夢魘
本來服務業收取費用就應考量風險,
航空業加收兵險費早已行之有年,
保險業也會根據風險訂定費率,
因此將風險費用轉嫁付費者合情合理,
既然民事賠償有公式可循,
應著手建立制度,將賠償的費用轉嫁到收費上才合理!
(也可以用這筆費用拿來支付醫療意外的賠償)
航空業加收兵險費早已行之有年,
保險業也會根據風險訂定費率,
因此將風險費用轉嫁付費者合情合理,
既然民事賠償有公式可循,
應著手建立制度,將賠償的費用轉嫁到收費上才合理!
(也可以用這筆費用拿來支付醫療意外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