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Speaker
CR
CR
文章: 536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26, 2011 11:04 am
表達感謝: 1 次
擁有感謝: 1 次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Speaker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26日 上午12:13.
....「台灣大崩壞」、「醫療大崩壞」、「白色巨塔大崩壞」這些聳動標題和媒體、出版業吸引目光並帶動銷售率的策略有關,但是醫療人力、醫病關係、健保危機和醫療人員不滿的心理也像冰河一樣地慢慢滑動。為了避免醫療體系逐步裂解,衛生署最近召開「守護台灣醫療高峰會」,檢視當前的醫療環境和天候,並提出策略。

根據衛生署的數據,從千禧年後的十多年當中,專科醫師人數成長了一點五七倍,即便是受少子化和醫療糾紛影響的婦產醫師也成長了百分之二十一,從無到有的急診科的成長甚至達百分之三百二十二;那麼內、外、婦、兒、急診科,所謂「五大皆空」究竟從何而來?衛生署分析導致「五大皆空」的因素包括少子化、病床成長快速、健保誘因不足、評鑑和查核次數太多、工作負擔重、風險大、生活品質差,譬如說內、外、婦、兒四大科就占了醫療糾紛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醫師被當成罪犯提告!

健保實施十七年來,醫療市場朝向大型化發展,病床數在近十年中增加了兩萬一千多床;而目前在醫院上班的專科醫師占六成多,從兒科的百分之三十八到急診科的百分之八十七。遺憾的是轉診制度一直未能建立,病患習慣自由選擇任何醫院和診所看病,醫院專科醫師看的病和開業醫師大部分重疊,其間的競爭關係遠大於合作。目前醫學中心一診看五十個病人的醫師比比皆是,這樣的醫療品質有很大的嫌疑是制度和醫師所創造的醫療需求;難怪高峰會上衛生署提出增加困難科別健保支付的策略時,立即招來謝炎堯醫師刺耳的評論,他說:「醫界應該檢討自己,不該怪民眾看診次數多…醫師為了診察費,要患者經常回診…不少醫師隨便動刀,裝心導管,放心臟支架,…簡直是詐欺。」

其實好的制度可以大幅減少這些病態,畢竟醫師常常嘲笑自己的同行,神經內科嘲笑神經外科從腰椎開到頸椎,病況依舊甚至惡化才轉診;婦產醫師嘲笑同行「翻箱倒櫃」,對無害的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揮刀霍霍!

診察費和治療費嚴重貶值,合理門診量形同虛設,看病三分鐘和三十分鐘的費用一樣,醫院各科經營者自然以業績掛帥,醫師本能式的配合,並競相發展健保不給付的醫療項目,病人彷彿誤入蜘蛛網的可憐蟲。醫師、護士們無法尊嚴地領取他們專業服務所應得的費用,反倒成了旁門走道、五花八門、各種藥品和器材的推銷員,醫學教育到了醫院好像撞到金牆銀壁,顯得頭暈眼花,鼻青眼腫,尷尬不已。

台灣每千人口只有一點八位醫師,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約三的平均值,台灣若要達到英國每千人口二點四位醫師的水準,每年訓練的醫師約需三千兩百多名,但是國內每年醫學系畢業生只有一千五百名,而台灣專科醫師訓練名額每年卻需要兩千一百四十三人,現在台灣許多大、中、小醫院均仰賴菲律賓、東歐和其他國家畢業的醫師可以說其來有自,是亞當史密斯不可見的一隻手在運作。

但是衛生署無意增加醫學系名額,未來官方的策略將是縮減專科醫師訓練名額為一千六百七十人,並且重啟公費醫學生制,希望提高五大科住院醫師的招收率,這項策略是否奏效,我們很快地可以在未來幾年內檢驗。醫師選科是複雜的性向和市場供需,健保雖然是台灣的榮耀,但卻是不方便的政治,值此醫療多事之秋,衛生署勇於面對挑戰的作為顯得突出,但正如邱文達署長所言:「十七年之疾,當求三年之艾」,祝福衛生署成功!

..
頭像
hitachi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2848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06, 2010 6:28 am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hitachi »

人都快死了還一堆外行在出點子
就像心肌梗塞不送急診
還廣播全村三姑六婆出點子……

台灣醫療「註細」 (爽) (爽)
從臉書被關到現在
只能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弟就潛在水裡按讚

忙著上班,教小孩
一不小心還升官了

終於比較有空一點點
慢慢地把文章搬進blogger
準備悄悄開張
醫聲論壇的日立大

我就直接DITTO了
醫界小兵fb關閉
頭像
lupi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6836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05, 2009 10:38 am
來自: DC UNIVERSE
擁有感謝: 1 次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lupin »

繼續罵醫師吧!NIMENZ2C1AWHENDAN!
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是,你付出了許多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是,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熱帶魚
R3
R3
文章: 344
註冊時間: 週三 7月 14, 2010 3:08 am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熱帶魚 »

新生報社論主編有前輩喔(婦產科醫師)
只是不知道新生報所有的醫藥社論是不是都是前輩主筆的 (偽可愛)
頭像
mowball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1948
註冊時間: 週日 8月 24, 2008 11:24 pm
表達感謝: 13 次
擁有感謝: 23 次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mowball »

台灣人口密集 雖然每千人醫師密度較低
但每平方公里醫師密度搞不好世界前幾名
而且台灣沒有轉診制度
所有醫生都可以隨便看
所以醫療資源的供應其實勝過每千人醫師數多的外國

不然為何醫師比人少
門診次數卻比人多

硬要把每千人醫師密度拉到3人
就要廣納波波中中
來個惡性大競爭
頭像
k4210
V1
V1
文章: 1347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9, 2010 10:43 pm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k4210 »

Speaker 寫: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26日 上午12:13.
.........................................................................................................................................
台灣每千人口只有一點八位醫師,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約三的平均值,台灣若要達到英國每千人口二點四位醫師的水準,每年訓練的醫師約需三千兩百多名,但是國內每年醫學系畢業生只有一千五百名,而台灣專科醫師訓練名額每年卻需要兩千一百四十三人,現在台灣許多大、中、小醫院均仰賴菲律賓、東歐和其他國家畢業的醫師可以說其來有自,是亞當史密斯不可見的一隻手在運作。
..................................................................................................................................
台灣醫界若真的有亞當史密斯不可見的一隻手在運作,怎輪得到
楊志良之流在唱秋?
今日天晴,浪高。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力努力。
頭像
DR.HSU
Angel
Angel
文章: 20167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DR.HSU »

mowball 寫:台灣人口密集 雖然每千人醫師密度較低
但每平方公里醫師密度搞不好世界前幾名
而且台灣沒有轉診制度
所有醫生都可以隨便看
所以醫療資源的供應其實勝過每千人醫師數多的外國

不然為何醫師比人少
門診次數卻比人多

硬要把每千人醫師密度拉到3人
就要廣納波波中中
來個惡性大競爭
外國醫師平均每天看不到10個患者.台灣醫師平均每天看超過40個患者.所以外國每千人醫師數4個.台灣每千人醫師數只需要1個不到.
目前台灣每千人醫師數約2個.已經是2倍多了.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imag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59129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來自: 集合住宅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image »

這篇社論像大學生趕期末報告 到處找資料 "複製""貼上" 在把段落銜接一下就好了

前面的邏輯跟後面的說法矛盾 甚至同一段裡:
根據衛生署的數據,從千禧年後的十多年當中,專科醫師人數成長了一點五七倍,即便是受少子化和醫療糾紛影響的婦產醫師也成長了百分之二十一,從無到有的急診科的成長甚至達百分之三百二十二;那麼內、外、婦、兒、急診科,所謂「五大皆空」究竟從何而來?衛生署分析導致「五大皆空」的因素包括少子化、病床成長快速、健保誘因不足、評鑑和查核次數太多、工作負擔重、風險大、生活品質差,譬如說內、外、婦、兒四大科就占了醫療糾紛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醫師被當成罪犯提告!
到底在講什麼啊 (挖鼻孔)

才說這些年急診醫師人數成長驚人 馬上話鋒一轉(轉的好怪)又說怎麼被醫糾等因素害的人不夠....

把條列式的結論囫圇吞棗通通PO出來的文章就會像醬

主編好好當喔....
imag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59129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來自: 集合住宅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image »

一下說醫師病床增加好多 已經多到要惡性競爭 以至"浪費醫療資源"
健保實施十七年來,醫療市場朝向大型化發展,病床數在近十年中增加了兩萬一千多床;而目前在醫院上班的專科醫師占六成多,從兒科的百分之三十八到急診科的百分之八十七。遺憾的是轉診制度一直未能建立,病患習慣自由選擇任何醫院和診所看病,醫院專科醫師看的病和開業醫師大部分重疊,其間的競爭關係遠大於合作。目前醫學中心一診看五十個病人的醫師比比皆是,這樣的醫療品質有很大的嫌疑是制度和醫師所創造的醫療需求;難怪高峰會上衛生署提出增加困難科別健保支付的策略時,立即招來謝炎堯醫師刺耳的評論,他說:「醫界應該檢討自己,不該怪民眾看診次數多…醫師為了診察費,要患者經常回診…不少醫師隨便動刀,裝心導管,放心臟支架,…簡直是詐欺。」
然後結論居然是~~要再多增醫師數目 還不惜要那些50級分花大錢走旁門的.....
台灣每千人口只有一點八位醫師,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約三的平均值,台灣若要達到英國每千人口二點四位醫師的水準,每年訓練的醫師約需三千兩百多名,但是國內每年醫學系畢業生只有一千五百名,而台灣專科醫師訓練名額每年卻需要兩千一百四十三人,現在台灣許多大、中、小醫院均仰賴菲律賓、東歐和其他國家畢業的醫師可以說其來有自,是亞當史密斯不可見的一隻手在運作。
到底在講什麼啊....

這家也是旺旺集團旗下的嗎? (爽)
頭像
空空空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5896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08, 2006 10:26 am
表達感謝: 4 次
擁有感謝: 10 次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空空空 »

報告每天吃雞的 image

我記得......
台灣新生報已經倒閉
目前沒有實體的紙本報紙
部分剩下的員工繼續寫作
只有網路報紙
big T
V3
V3
文章: 3114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14, 2006 2:43 pm

Re: 《社論》醫療多事之秋

文章 big T »

這類不知所云充滿半調子的不通文章
真是太多了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