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可以救民生醫院(李道真)
發表於 : 週五 4月 29, 2011 7:51 am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429
根據近日《蘋果日報》報導,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將降級為長期照護機構及護理之家,等同變成安養中心。另有媒體報導,由於醫生大量出走,民生醫院只好斷尾求生,擬將急診單位委外經營。筆者聞訊嚇了一跳,難以理解地段絕佳又曾經是高雄市最大的公立醫院,竟落魄到此地步。醫界謠傳大牌吳姓骨科醫師離職是壓倒駱駝的最後稻草,但一間大型醫院靠一位醫師獨撐也很離譜。
筆者在醫學中心行醫超過30年,稍知醫院經營之道,竊以為民生醫院不一定無可救藥。但要挽救民生醫院,有賴陳菊市長以大破大立的精神掃除積弊、建立制度並延攬人才。以下是筆者供給高雄市政府的建言,希望能有助於民生醫院的浴火重生。
收入不當分配肇因
一、放棄吃大鍋飯的心態。在醫生工作量差異極大的醫院,醫生所賺的每一塊錢,除與醫院拆帳外,可考慮歸其個人所有,不必繳公再重新分配,以免工作量大的醫生心生不平。許多私立醫療院所草創初期皆以此法衝刺業績,筆者懷疑吳姓名醫的離職是否與收入的不當重分配有關。
二、將高收入除罪化。在現今健保支付條件下,高收入的巨星級醫生已寥寥無幾,而且他們多是超時工作,又要面對許多醫療糾紛。對這種不要命的工作狂,給予稍高的收入並不為過。但是他們的賣命工作,將使醫院的收入跟著水漲船高。台灣諺語「頭家不怕夥計好野(有錢)」,不是說明一切嗎?因此建議在營運不佳的民生醫院,適度提高醫生的拆帳比率,而且不限制收入上限,以留住業績好的醫生。
三、善用醫院優勢。民生醫院位於高市精華地段,屬優良學區且有絕佳生活機能。若善用空出的許多主任職缺,提供公平且透明的升遷管道,不難吸引在偏遠地區服務或在醫學中心服務,但面臨升遷瓶頸的優良醫生。
四、把握醫學中心醫生出走潮的契機。由於總額制度的影響,醫學中心業務無法再擴充。因此包括長庚醫院在內的許多醫學中心,已轉而要求醫生重視學術研究,包括論文的發表與教職(教授、講師)的獲取。因此有許多臨床表現極佳但疏於論文繕寫的醫生,面臨被解聘的危機。筆者腦筋裡隨時有10個以上的這種外科醫生,他們難道不是民生醫院可挖的寶嗎?
經營成敗考驗市長
民生醫院經營的成敗可能會被市民用來檢視陳菊市長的執政能力。身為高雄市民,筆者痛心民生醫院的墮落,但相信只要陳市長重視這個區塊並廣納建言,化腐朽為神奇並無不可能。
根據近日《蘋果日報》報導,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將降級為長期照護機構及護理之家,等同變成安養中心。另有媒體報導,由於醫生大量出走,民生醫院只好斷尾求生,擬將急診單位委外經營。筆者聞訊嚇了一跳,難以理解地段絕佳又曾經是高雄市最大的公立醫院,竟落魄到此地步。醫界謠傳大牌吳姓骨科醫師離職是壓倒駱駝的最後稻草,但一間大型醫院靠一位醫師獨撐也很離譜。
筆者在醫學中心行醫超過30年,稍知醫院經營之道,竊以為民生醫院不一定無可救藥。但要挽救民生醫院,有賴陳菊市長以大破大立的精神掃除積弊、建立制度並延攬人才。以下是筆者供給高雄市政府的建言,希望能有助於民生醫院的浴火重生。
收入不當分配肇因
一、放棄吃大鍋飯的心態。在醫生工作量差異極大的醫院,醫生所賺的每一塊錢,除與醫院拆帳外,可考慮歸其個人所有,不必繳公再重新分配,以免工作量大的醫生心生不平。許多私立醫療院所草創初期皆以此法衝刺業績,筆者懷疑吳姓名醫的離職是否與收入的不當重分配有關。
二、將高收入除罪化。在現今健保支付條件下,高收入的巨星級醫生已寥寥無幾,而且他們多是超時工作,又要面對許多醫療糾紛。對這種不要命的工作狂,給予稍高的收入並不為過。但是他們的賣命工作,將使醫院的收入跟著水漲船高。台灣諺語「頭家不怕夥計好野(有錢)」,不是說明一切嗎?因此建議在營運不佳的民生醫院,適度提高醫生的拆帳比率,而且不限制收入上限,以留住業績好的醫生。
三、善用醫院優勢。民生醫院位於高市精華地段,屬優良學區且有絕佳生活機能。若善用空出的許多主任職缺,提供公平且透明的升遷管道,不難吸引在偏遠地區服務或在醫學中心服務,但面臨升遷瓶頸的優良醫生。
四、把握醫學中心醫生出走潮的契機。由於總額制度的影響,醫學中心業務無法再擴充。因此包括長庚醫院在內的許多醫學中心,已轉而要求醫生重視學術研究,包括論文的發表與教職(教授、講師)的獲取。因此有許多臨床表現極佳但疏於論文繕寫的醫生,面臨被解聘的危機。筆者腦筋裡隨時有10個以上的這種外科醫生,他們難道不是民生醫院可挖的寶嗎?
經營成敗考驗市長
民生醫院經營的成敗可能會被市民用來檢視陳菊市長的執政能力。身為高雄市民,筆者痛心民生醫院的墮落,但相信只要陳市長重視這個區塊並廣納建言,化腐朽為神奇並無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