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抱怨薪水越來越低 麻煩認清楚社會現實面
發表於 : 週一 11月 23, 2009 4:49 pm
醫師抱怨薪水越來越低 麻煩認清楚社會現實面
http://news.epochtimes.com.tw/8/10/20/96658.htm
流浪博士
奔波兼課,學術夢越來越遠
「只要7.8分,就能上大學!」這項堪稱台灣教育界年度傳奇的現象,連總統馬英九都忍不住說:「現在考不上大學比考上還難。」
然而,深究之後,許多教育界人士擔憂,少子化現象造成大學招生嚴重不足,未來恐將連帶出現大學收入不足而倒閉、教授無處可去的社會問題。換言之,這是「博士版」的高級流浪教師。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教職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嚴峻局勢。「10年前,教育部開放大學廣設林立,學校對博士的需求也就大幅增加,公私立大學也紛紛設置博士班因應。」空中大學商學系副教授江啟先指出,「但現在,學校需求減少,力求降低人力成本,使得越來越多的博士無法在學界找到立足之地。」
多數選擇攻讀博士的研究生,目的就為了進入學院作育英才。但花上多年青春與經濟成本後,卻遇上就業市場的寒冬。有人被迫轉往其他行業另謀他途,有人則持續堅持己志、但卻過著終日趕場兼課的打工生活。
一名助理教授去年接受媒體訪問,自曝雖然仍掛有「教授」之名,但實際上卻在台灣4個縣市的學校奔走、兼課,沒有正式的職務保障。每堂課鐘點費650元,比部分一對一的私人家教時薪還低;寒暑假也沒有收入,年度工資和工人差不多。
「我的工作是流浪教師與客車司機的混和,每週開車時數比教書時間還多。最慘的是週五,一天8堂課,上午7時30分從台北開車到宜蘭,下午再趕到苗栗,剛好繞北台灣一圈,回到家已是晚上11時多。」他說。
台灣的大專院校每年生產出32萬以上的畢業生,但就業市場有限,造成學歷貶值現象,博士、碩士、學士在職場上相互排擠,博士只能找過去提供給碩士甚至大學生的工作,也令他們情何以堪。
登上網路,更是常常可見擁有博士學位、或者正攻讀博士的網友們,在自己的部落格(博客)上抒發己志,大嘆教職難覓,只能四處流浪,但許多學院老教授與行政高層卻不知他們的民間疾苦。
http://news.epochtimes.com.tw/8/10/20/96658.htm
流浪博士
奔波兼課,學術夢越來越遠
「只要7.8分,就能上大學!」這項堪稱台灣教育界年度傳奇的現象,連總統馬英九都忍不住說:「現在考不上大學比考上還難。」
然而,深究之後,許多教育界人士擔憂,少子化現象造成大學招生嚴重不足,未來恐將連帶出現大學收入不足而倒閉、教授無處可去的社會問題。換言之,這是「博士版」的高級流浪教師。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教職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嚴峻局勢。「10年前,教育部開放大學廣設林立,學校對博士的需求也就大幅增加,公私立大學也紛紛設置博士班因應。」空中大學商學系副教授江啟先指出,「但現在,學校需求減少,力求降低人力成本,使得越來越多的博士無法在學界找到立足之地。」
多數選擇攻讀博士的研究生,目的就為了進入學院作育英才。但花上多年青春與經濟成本後,卻遇上就業市場的寒冬。有人被迫轉往其他行業另謀他途,有人則持續堅持己志、但卻過著終日趕場兼課的打工生活。
一名助理教授去年接受媒體訪問,自曝雖然仍掛有「教授」之名,但實際上卻在台灣4個縣市的學校奔走、兼課,沒有正式的職務保障。每堂課鐘點費650元,比部分一對一的私人家教時薪還低;寒暑假也沒有收入,年度工資和工人差不多。
「我的工作是流浪教師與客車司機的混和,每週開車時數比教書時間還多。最慘的是週五,一天8堂課,上午7時30分從台北開車到宜蘭,下午再趕到苗栗,剛好繞北台灣一圈,回到家已是晚上11時多。」他說。
台灣的大專院校每年生產出32萬以上的畢業生,但就業市場有限,造成學歷貶值現象,博士、碩士、學士在職場上相互排擠,博士只能找過去提供給碩士甚至大學生的工作,也令他們情何以堪。
登上網路,更是常常可見擁有博士學位、或者正攻讀博士的網友們,在自己的部落格(博客)上抒發己志,大嘆教職難覓,只能四處流浪,但許多學院老教授與行政高層卻不知他們的民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