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好笑的監委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9, 2009 3:27 pm
【台灣觀察】好笑的監委 劉進興 2009.10.16
監委開記者會糾正氣象局,說他們在莫拉克颱風時「未能及時預警豪雨」、「不夠口語化」、「未能積極強調颱風的嚴重性」。監委程仁宏甚至說,如果當時能主動強調上千毫米雨量的嚴重性,那麼「行政院長劉兆玄還會去理髮嗎?秘書長薛香川還會去吃八八節晚餐嗎?」
這段話暴露出監委不但對大氣科學茫然無知,而且政治風骨蕩然無存。
首先,豪雨不像颱風,並無法過早預測。因為雨量受周遭濕度影響,而台灣四周都是海,濕度不易掌握,而且颱風方向瞬息萬變,在那裡碰到中央山脈都會不一樣。這麼多變數,根本不可能像馬英九說的「在發佈颱風警報時就把雨量預測好」,一定要隨著颱風的接近不斷修正。
那麼,氣象局有沒有克盡職責呢?美國海軍研究院氣象系教授張智北指出,八月七日上午七點氣象局預報山區雨量是1100毫米,下午四點修正為1400毫米,已經是全世界最快最準的。部分媒體為了配合馬英九貶低氣象局,把CNN的預報講得神乎其神,張教授也指出,「CNN的預報,其實錯得離譜」。(聯合10/13)
至於氣象局的預報夠不夠口語化,根本不是問題。他們的責任是提供專業的訊息,電視台的氣象名嘴自然會轉化成群眾的語言。重點在於,氣象局提供給中央防災中心的報告是否精確?而非他們的語言是否動聽?監委應該追究的是,中央防災中心根據氣象局報告作出的決策是否正確?而非將責任推給氣象局及災民,誤導成人民聽不懂氣象預報,疏於防範才遭災難。
好笑的是,監委並未否認氣象局已經作了豪雨預告,卻怪他們沒有「主動強調上千毫米雨量的嚴重性」,才會害劉兆玄跑去理髮,薛香川跑去吃大餐。好像大官們是白痴,需要氣象局提醒他們:「上千毫米雨量很嚴重,不能亂跑」。
我其實搞不清楚,監委是在替大官們解圍呢?還是在諷刺他們?
本文刊於躲藏世界: http://blog.roodo.com/cjliu
監委開記者會糾正氣象局,說他們在莫拉克颱風時「未能及時預警豪雨」、「不夠口語化」、「未能積極強調颱風的嚴重性」。監委程仁宏甚至說,如果當時能主動強調上千毫米雨量的嚴重性,那麼「行政院長劉兆玄還會去理髮嗎?秘書長薛香川還會去吃八八節晚餐嗎?」
這段話暴露出監委不但對大氣科學茫然無知,而且政治風骨蕩然無存。
首先,豪雨不像颱風,並無法過早預測。因為雨量受周遭濕度影響,而台灣四周都是海,濕度不易掌握,而且颱風方向瞬息萬變,在那裡碰到中央山脈都會不一樣。這麼多變數,根本不可能像馬英九說的「在發佈颱風警報時就把雨量預測好」,一定要隨著颱風的接近不斷修正。
那麼,氣象局有沒有克盡職責呢?美國海軍研究院氣象系教授張智北指出,八月七日上午七點氣象局預報山區雨量是1100毫米,下午四點修正為1400毫米,已經是全世界最快最準的。部分媒體為了配合馬英九貶低氣象局,把CNN的預報講得神乎其神,張教授也指出,「CNN的預報,其實錯得離譜」。(聯合10/13)
至於氣象局的預報夠不夠口語化,根本不是問題。他們的責任是提供專業的訊息,電視台的氣象名嘴自然會轉化成群眾的語言。重點在於,氣象局提供給中央防災中心的報告是否精確?而非他們的語言是否動聽?監委應該追究的是,中央防災中心根據氣象局報告作出的決策是否正確?而非將責任推給氣象局及災民,誤導成人民聽不懂氣象預報,疏於防範才遭災難。
好笑的是,監委並未否認氣象局已經作了豪雨預告,卻怪他們沒有「主動強調上千毫米雨量的嚴重性」,才會害劉兆玄跑去理髮,薛香川跑去吃大餐。好像大官們是白痴,需要氣象局提醒他們:「上千毫米雨量很嚴重,不能亂跑」。
我其實搞不清楚,監委是在替大官們解圍呢?還是在諷刺他們?
本文刊於躲藏世界: http://blog.roodo.com/cj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