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治療又有重大突破!榮陽團隊成功分離出造成口腔癌、頭頸癌、腦瘤、肺癌的癌細胞增生與復發根源的「癌症幹細胞」,目前也已找到可以抑制癌症幹細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未來能提供新藥開發及藥物篩選平台,提供量身訂製的醫療計畫。
根據這項新的醫學理論,榮陽團隊經過數年的努力研究,成功自口腔癌、頭頸癌、腦瘤、及肺癌病患的癌組織中分離出「癌症幹細胞」。經過動物試驗,少量的癌症幹細胞可在動物體內形成腫瘤,生成能力遠超過其他非「癌症幹細胞」的癌細胞,擁有高度的放療抗性。
實驗過程中,研究團隊將1000顆癌症幹細胞注射進入老鼠體內,很快就成為腫瘤,通常一般腫瘤細胞,至少需10萬顆以上才可能致癌,現在再將可抑制特定蛋白的藥物打入老鼠體內,腫瘤即明顯開始消失。
台北榮總教研部幹細胞室醫師邱士華指出,傳統的癌症治療是在手術切除之後進行放射及化學治療,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進而引發其凋亡。但是高度的惡性腫瘤,在經過化療或放射線之後,仍能存活下來,導致日後癌細胞復發,而研究發現,「癌症幹細胞」,就是造成癌症病患腫瘤復發的主要關鍵。
此一研究成果已於今年5月份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研究期刊PLoS ONE (公共圖書館),並將於7月份刊登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臨床癌症研究)以及PLoS ONE (公共圖書館)。
邱士華說,利用「癌症幹細胞」會表現大量抗細胞凋零蛋白以及高量的胚胎幹細胞調控蛋白的特性,就能從抑制他們對化學藥物及放射線治療的抗性研發新的藥物,這項新的研究成果,將能大幅提升癌症患者治療及癒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