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終戰後,台灣的耕農也發生了大革命,也就是從人工耕農改變為機械化耕農,換句話說,由牛耕改為機械耕。
二戰前,台灣工業以製糖為主,其他幾乎沒有工業。也就是說,二戰前,台灣是農業社會,那時候的台灣人幾乎都在耕農。
民國5-60年代,台灣逐漸走入工商社會,才會有70年代後的工業起飛。盡管台灣走入工商社會後,人人仍然保持農業是根本,不管工商業如何發展,台灣人還是離不開農業。
上述談到台灣的農業發生了大革命,也就是說從人工農業進入機械化工業,大約在民國50年代是分水嶺。之前的耕農完全靠牛及人,那個年代,只要是種田的家庭,每個家庭幾乎都有養牛。水牛做工回來,傍晚幾十隻甚至百隻擠在一起泡水,蔚為鄉村奇觀。
水牛對耕田功勞非常大,插秧前翻土、手耙、刈耙,蓋平….都須要用到牛。過去一隻牛可耕種5甲地,所以台灣的地名到處都是×張犁,例如;九張犁就是這地方有45甲地,十五張犁就是有75甲地。
牛對台灣的農耕貢獻很大,所以台灣人對牛都很感恩牠也很尊敬牠。台灣人不吃牛肉不是不敢吃牛肉,而是對牛的感恩而不吃牠。
民國50年代後,台灣人耕田慢慢機械化(紡田phang2 tshan5),大約經過20年才完全機械化,起先台灣農民排斥農業機械化,他們認為農機翻土僅2-3寸深,不像牛翻土可以翻5寸以上深度,台灣人認為翻土越深,收成越好,經過20年的推廣與經驗,發現收成與犁深度無關,民國7-80年後終於完全機械化耕作,現在的年青人所看到的都是機械化紡田。
現在的台灣人有部分人敢吃牛肉,他們多數在當兵時從軍隊學回來的,現在的台灣家庭多數還是不吃牛肉,菜市場賣牛肉也不多,有人會問,現在牛不耕田了,為什麼還不吃牛肉?因為不吃牛肉已習慣了。
【想啥就講啥】犁田、紡田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