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就是收入,費即是費用支出,臺語「利不及費」(li7 put4 kip7 hui3)就是收入不夠支出,普通話即是入不敷出。
近十年來,臺灣的年輕人,月薪都停滯在22K,但是現在的物價;個人套房月租1萬元,吃飯月支6 ,000元,交通、雜支約1萬元,一個月最低支出是26K,收支相抵不夠4 ,000元,這樣的年輕人叫做「利不及費」,更何況還有很多年輕人月入不到22K,可見這幾年臺灣年輕人的慘況。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國內所得最低20%家庭(約165.8萬戶)去年平均每戶「負儲蓄」19 ,285元,已連續八年「利不及費」的現象。過去所稱的「臺灣錢淹腳目」早已拋到九霄雲外了。可見執政者的能力好壞,影響到全國人民的生活品質的慘狀有多大。
臺語另有一句:「儉卡有底」,也就是說「利不及費」時,就要縮衣節食,用節儉來克服難關。就像在大冷天,棉被不夠長,腳伸出棉被外冷得發抖,唯一方法就是把身體曲捲起來,把腳也能蓋到棉被,就不再冷得發抖,雖然曲捲不舒服,但總會克服寒冷的難關,換句話說,盡量節儉也能克服「利不及費」。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身體曲捲起來,還是有小部分的腳露在棉被外,他還是會冷,也就是說盡量縮衣節食,仍然還是「利不及費」,這種嚴重的利不及費家庭,最近這幾年的臺灣越來越多。
又根據調查;39歲以下族群有44.5%「有負債」,其中有22.8%感到沉重的經濟壓力,62.6%自認為處在「貧窮階級」。又根據進一步調查,有41.8%覺得自己毫無目標,只是處在盲目的工作,對前途迷迷茫茫。有30%是「過勞族群」,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這些數據足以說明「利不及費」的痛苦現象。
臺語常說:「一支草一點露」,意思是只要你肯工作,就不會有餓死人。不過,這幾年,我發現「一支草一點露」已不存在,好像很多支草才有一點露,這些草就很難活下去。我們從報紙上可以發現有招考國中以下程度的消潔隊員,竟然有許多博士去報考,可見「一支草一點露」值得國人共同來探討。
【追蹤臺語】利不及費 1050625
版主: 版主021
Re: 【追蹤臺語】利不及費 1050625
現在的日子真的是大家都有點辛苦!
可要賺錢又要休假和生活品質,真的是有點難度阿!
老仙大大會不會覺得現在這個社會的氛維,很少看到知足勤肯踏實的風氣呢?不知道要如何改變才能夠讓大家過得更開心一些?
可要賺錢又要休假和生活品質,真的是有點難度阿!
老仙大大會不會覺得現在這個社會的氛維,很少看到知足勤肯踏實的風氣呢?不知道要如何改變才能夠讓大家過得更開心一些?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