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提升品質? 還是踢人球?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auricle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8839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3, 2006 6:18 pm
來自: 黑心島國

DRG提升品質? 還是踢人球?

文章 auricle »

DRG提升品質? 還是踢人球?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7.12.21 03:28 am


健保局原訂明年實施DRG制度,因醫界強力反彈而緩議,醫界的主張是國內已實施總額制度,沒有必要再套一個緊箍咒,但健保局認為,當初要推動DRG是希望藉此提升醫療品質,未料阻力這麼大。

健保局官員指出,各國均面臨醫療費用節節高漲的問題,美國於是發展出DRG制度,透過同病同酬給付方式,避免醫界多做檢查、檢驗,或讓病患住久一點;同樣的,英國實施公醫制度,造成一床難求,病患等候手術可能要排隊三個月,後來用DRG控管,期能解決等候名單問題。

台灣也因面臨健保財務困境,一年醫療費用支出高達四千多億,雖已實施總額預算制度,由於醫界爭搶健保大餅,加上各醫院醫療品質參差不齊,學者建議仿效德國「既做總額,又做DRG」,雙管齊下,讓醫療院所也肩負控制費用的責任。

不過,實施DRG制度最讓人擔心的是人球事件重演,六、七年前健保實施卓越計畫時,部分醫院專挑軟柿子吃,也就是收治容易治療、給付多的病人,但病情嚴重、給付低的病人則藉故轉診往外推;而DRG制度雖有區分疾病的合併症,但由於給付的差距不大,多數醫學中心因而擔心最後淪為重症病人的收留站。

站在民眾立場來看,DRG雖可提升醫院管理的效率,但由於國人迷信大醫院及名醫,若要藉DRG制度改善大醫院的一床難求,恐緣木求魚。不過,也有公共衛生界人士認為,既然世界已有卅個先進國家實施DRG制度,應該有其可取之處,若能有周全的配套措施,醫界不宜抵制。

【2007/12/21 聯合報】@ http://udn.com/
頭像
kathy
科主任級
科主任級
文章: 5030
註冊時間: 週二 11月 06, 2007 10:10 am
來自: 加護病房
擁有感謝: 1 次

Re: DRG提升品質? 還是踢人球?

文章 kathy »

auricle 寫:DRG提升品質? 還是踢人球?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7.12.21 03:28 am


健保局原訂明年實施DRG制度,因醫界強力反彈而緩議,醫界的主張是國內已實施總額制度,沒有必要再套一個緊箍咒,但健保局認為,當初要推動DRG是希望藉此提升醫療品質,未料阻力這麼大。

健保局官員指出,各國均面臨醫療費用節節高漲的問題,美國於是發展出DRG制度,透過同病同酬給付方式,避免醫界多做檢查、檢驗,或讓病患住久一點;同樣的,英國實施公醫制度,造成一床難求,病患等候手術可能要排隊三個月,後來用DRG控管,期能解決等候名單問題。

台灣也因面臨健保財務困境,一年醫療費用支出高達四千多億,雖已實施總額預算制度,由於醫界爭搶健保大餅,加上各醫院醫療品質參差不齊,學者建議仿效德國「既做總額,又做DRG」,雙管齊下,讓醫療院所也肩負控制費用的責任。

不過,實施DRG制度最讓人擔心的是人球事件重演,六、七年前健保實施卓越計畫時,部分醫院專挑軟柿子吃,也就是收治容易治療、給付多的病人,但病情嚴重、給付低的病人則藉故轉診往外推;而DRG制度雖有區分疾病的合併症,但由於給付的差距不大,多數醫學中心因而擔心最後淪為重症病人的收留站。

站在民眾立場來看,DRG雖可提升醫院管理的效率,但由於國人迷信大醫院及名醫,若要藉DRG制度改善大醫院的一床難求,恐緣木求魚。不過,也有公共衛生界人士認為,既然世界已有卅個先進國家實施DRG制度,應該有其可取之處,若能有周全的配套措施,醫界不宜抵制。
【2007/12/21 聯合報】@ http://udn.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實在很火大 明明就是為了抑制醫療費用成長
說什麼改善醫療品質
同樣的並 不同的病人治療過程可能完全不同
卻只給同樣的給付 能改善品質?

三十幾個國家實施的制度 就是好制度?
就適用台灣? 這是什麼邏輯?
全世界有幾百個國家 沒有採用DRG的不是更多?

所謂周全配套措施指的是什麼
醫謢人員操到死 然後收入再砍一半?

然後動不動就再判醫師陪幾百萬 幾千萬?

八成醫師感到憂鬱
剩下那兩成醫師大概是已經槁木死灰
什麼都無所謂了 (裝死)
頭像
rich
V2
V2
文章: 2894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30, 2006 11:24 am
來自: Tainan

文章 rich »

為何不將XX人士的研究經費也實施DRG
不管你發表幾篇PAPER
一律給一樣的錢 (bingo)
健康最好
Nicholas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7051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6:50 pm

文章 Nicholas »

比起基層 醫院的DRG已經好太多了

如果再轉走麻煩的case 利潤就會很大很大

一些case payment 用不到65% 出院前補做檢查

其實這些差額還是企業老闆拿走啦 (茶)
回覆文章

回到「醫療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