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2 頁)

Re: 遊東寧王國首府東都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9, 2012 4:09 pm
鳴人

Re: 遊東寧王國首府東都

發表於 : 週四 3月 01, 2012 11:38 pm
felixlee
(GOODJOB)

Re: 遊東寧王國首府東都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7, 2012 5:44 pm
大雅老仙ㄟ
DR.HSU 寫: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清末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台南州北門郡管轄,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請問DR.HSU目前佳里興附近那舊四大社,是否還有人會新港文?
據報載,那附近的好幾萬人爭取要改為原住民,有可能嗎?

Re: 遊東寧王國首府東都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7, 2012 9:25 pm
DR.HSU
大雅老仙ㄟ 寫:
DR.HSU 寫: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清末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台南州北門郡管轄,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請問DR.HSU目前佳里興附近那舊四大社,是否還有人會新港文?
據報載,那附近的好幾萬人爭取要改為原住民,有可能嗎?
沒聽說還有人會新港文.也沒聽說有人爭取要改為原住.新港文應該是失傳了.
日人在佳里屠殺上萬人.原住民幾乎被殺光了.所以現住佳里地區的住民多為附近移民進來的漢人為主.

http://glnjm.pixnet.net/blog/post/37802 ... F%E6%96%87

新港社and新港文分享: 台灣的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族系多元而繁雜,被後來的漢族以不科學的分類法,區分為「高山番」和「平埔番」。不論是高山族還是平埔族,在居住於台灣的數萬年或數千年當中,向來都沒有使用文字,直到17世紀二○年代末期,平埔族當中居住在今天台南縣的部分西拉雅人,開始有了文字,這不能不說是原住民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不過,這些文字,是入侵台灣的荷蘭人幫他們帶進來的。
1624年荷蘭人侵佔台灣後,傳教士也跟著來到。荷蘭人起初統治的範圍,以嘉南平原為主,該地居住的是平埔族當中的西拉雅族。除大員(今安平)之外,當時著名的幾個西拉雅族的社,有新港社(在今台南縣新市鄉)、麻豆社(今台南縣麻豆鎮)、蕭?社(在今台南縣佳里鎮)、目加溜灣社(在今台南縣安定鄉)、大目降社(在今台南縣新化鎮)等。這些西拉雅族的部落,成為最早與荷蘭統治當局發生關係、最早接觸基督教的原住民族。
1627年第一任的荷蘭牧師Georgius Candidius抵達台灣,先在新港社學習當地的語言(新港語),並以新港語在當地開始傳教(這種先尊重當地語言以便傳教的作風,與268年後,來到台灣的部分日本警察先學會閩南語以便管教台灣人,真有異曲同工之妙。相較於318年後來到台灣的中國國民政府,一到台灣不久就禁止台人使用自己的母語,簡直不能同日而語)。荷蘭傳教士用羅馬拼音文字(或稱拉丁字)寫成西拉雅族平埔語的《聖經》及多種宗教書籍如《祈禱文》、《十誡》等,包括Jac. Vertrecht的《Favtorlangh語基督教教材及說教書》、Daniel Gravius的《Sideia語馬太福音》,還有Gilbertus Harprt的《Favor-langh語辭典》等。到了1659年時,新港社住民已有83%信仰基督教,是當時諸平埔族部落中接受基督教最盛的一個社,這種羅馬拼音的西拉雅語文在新港社也最盛行,故稱此種文書為「新港文書」。這是原住民族歷史上首度出現的「我手寫我口」的文字。
平埔族人透過這些「教冊仔」,學會新港文,並開始運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後來荷蘭人走了,較多的漢人來了,平埔族人與漢人之間有了土地買賣行為,平埔族人便以「新港文」來和漢人寫契約,漢人稱這種契約為「番仔契」。這類所謂「番仔契」,目前留存約有150件左右,是研究西拉雅族文化語言,及其與漢人關係極珍貴的史料(1933年5月,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將蒐集到的101件「番仔契」輯成《新港文書》)。
目前被發現的「番仔契」,年代最晚者在1813(清嘉慶18)年,距離荷蘭人離開台灣已有150年。可見荷蘭人走後一個半世紀之間,新港文還行於台灣南部的西拉雅平埔族社會。19世紀初,平埔族人與漢人定契約,深恐漢人有詐,往往在土地契約上以拉丁字補充並列,以防被欺。1774年的《台灣府志》曾這樣記載著:「習紅毛字者曰『教冊』,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醮而橫書自左而右。登記符檄錢穀數目;暇則將鵝管插於頭上,或橫貯於腰帶間。」我們當可想像,當年這些西拉雅族的祖先們,頭上插著鵝毛管筆的灑脫景象,誰能笑他們沒有文士之風呢?然而隨著外來文化的入侵,西拉雅人在大漢沙文主義的文化霸權下,被漢化,被儒化,以致自己的語言與文字終告滅絕。從尊重多元文化價值的觀點來說,這種殘酷的事實,不也是台灣文化史上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文化浩劫嗎?

新港文(番仔契)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http://ithda.sinica.edu.tw/node/3220

Re: 遊東寧王國首府東都

發表於 : 週四 3月 08, 2012 10:26 am
大雅老仙ㄟ
bryan 寫:
DR.HSU 寫:蕭壟屠殺事件

因日本某親王(據說是北白川宮能久)於臺南鹽水區被暗殺,當時軍隊行經蕭壟,而導致於1895年農曆9月3日蕭壠居民被血腥屠殺,死亡人數據達兩千人。當時的生還者回憶:「事後,庄民前來收屍,整整裝十八輛牛車之多,由於死亡人數太多,連棺木都一棺難求。」。因此佳里區在每年農曆九月三日,有祭拜因走番仔反而犧牲的祖先習俗。

1895年10月10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方),當地義軍領袖林昆岡,以敢死隊之勢捍衛區裡。然而武器窳劣不敵,退據蕭壟街(今臺南市佳里區)。於是日軍大事搜索,近萬名村民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躲到坑裡避難的臺灣人無一倖免,嬰兒、婦女也無一人得活,田舍人畜全被夷平,日軍並捕捉村人活活截割耳、鼻、舌、眼裝飾配刀邊充當戰利品。臺灣人中有兩萬七千人次被殺害,又稱乙未抗日事件。
關於佳里的舊地名「蕭壠」,有傳說即認為是得自當地在事件中消失了很多人後而取的「消人」。由於早在1699~1704繪製之康熙台灣輿圖即有出現蕭壟社的地名,因此此傳說不足採信。
這些日軍殘殺臺灣人的歷史
顯然大家都遺忘了

DR. HSU說,乙未日本在蕭壠殺死臺灣人兩萬七千人,但當年臺灣總人口僅二百多萬人,二萬七千人所佔比例未免太高了吧?
日本人殺死西拉雅族最多,應數1915的噍吧哖事件(今玉井),即西來庵事件,現場數百人被殺,被捕一千多人,其中800多人判死刑,餘者判無期徒刑。
被殺最多的可能是1652的郭懷一事件,漢人約有一萬人被荷蘭人會合西拉雅族人夾殺,漢人約一半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