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時意志都不自由了(而且有一大半居然是被這抽像的 死後的自由圈住 像那兩位夾縫中的警察一樣~我覺得這兩位警察才是整部影片裡真正立體的悲劇人物 很令人同情 (眼汪汪) ) 還管死後的靈魂自不自由?
(偶決的奧斯卡可能也沒望的....如果用我們看到的完整版去參賽的話...?希望他能剪出比較淡化的版本啊)
我不認為莫那有任何類似賓拉登之處chehankimo 寫:莫那實在有點像賓拉登 犧牲生命殺人 包括貧民 小孩沒關係 (說錯了 應該是獵頭族~~不過 不管哪個族 我絕對 不要跟他們當好朋友啊image 寫:asisi 寫:生活在森林裡ㄉ山地原住民 他們是"出草" 認為割下敵人ㄉ頭 流血後仇恨消失 反而成為朋友image 寫:其實 賽德克.巴萊如果得獎的話 那麼 拍部賓拉登傳(如果拍的很好的話) 也可能會得獎?asisi 寫:「要詮釋這種沒有對錯的歷史事件,只能從信仰的角度切入,用更大的高度俯看。」「這是一個信仰彩虹和信仰太陽兩個民族在台灣山區遭遇的故事,他們為信仰而戰,但卻忘了彼此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導演魏德聖這段話不但清楚說明他拍攝《賽德克.巴萊》的信念,也為這部史詩般的電影做了最精要的詮釋。儘管不同族群或群體對台灣歷史有不同的解讀,《賽德克.巴萊》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角度。
週六去看了 拍的真的很好 比海角七號精緻多了 可是 總覺得無論是與狼共舞 阿凡達 那個原始住民的生活跟信仰都有讓人感動之處...只有賽德克.巴萊看不出來(....至少我看不出來 (眼汪汪) ) 這樣一個血腥好鬥 以獵人頭為樂 復仇的時候老幼婦孺都殺 唯一一個比較抽象的『信仰』只是為族人死後可以去彩虹橋的族群 比壓迫他們的日本人(日帝)可愛到哪裡去啊?(害偶一直想到賓拉登跟非洲食人族.... (眼汪汪) )
可能是意識型態的問題.... 『日帝』固然不好 食人族也未必是對的啊.....
這樣ㄉ信仰 是他們祖先留下來ㄉ信念 我們無從了解 也不須批評 但他們並沒有"吃人"啊 反倒是當時平地ㄉ漢人聽說殺死敵人後煮來吃 (石化)
叙述賽得克族,必須提到他們的精神支柱「Gaya」,如果有提及「Gaya」,莫那‧魯道才能算英雄,就像回教徒為「阿拉」而戰的意思。) 反而可以走進彩虹橋 ~所以說 找個把這種精神完全體現的領袖 這電影先天就弱一節 很難說服人哪裡有野蠻的『驕傲』啊?(反而會覺得日本叫他們上學認識文明最終會是對的)
莫那率族人奮戰 身先士卒 抱著必死ㄉ決心 不像賓拉登躲在堅固隱密ㄉ堡壘
叫別人送死
我甚至覺得電影中他和爸爸ㄉ二重唱很好聽 感人 還有出戰前ㄉ獨舞也悲壯美麗[/quote]
撞世貿塔的出發前可能也很悲壯的....? (眼汪汪)
文化精神信仰是抽象的 沒有絕對好壞的 可是 不能野蠻啊 如果過度崇尚暴力 對婦孺跟別人生命的尊重很少的文化 很難讓人認同.......偶覺得這可能是這個電影沒有得獎的原因吧~太野蠻 殺太兇了 尤其是那個運動會 美麗的日本少婦牽著兩個小孩求饒 還是被慘忍的殺掉(雖然她對家中的女傭嚴厲~不過 這不能構成她該死的理由啊) 還有 老師對日本小孩跟原住民小孩大小眼就全家被學生殺掉 都令人不寒而慄...這些都是人性中常見的缺點啊 到現在21世紀了 我們對外傭其實也沒好到哪去...老師一樣大小眼.....
+1
莫那‧魯道與賓拉登所代表的恐怖主義有一點很相似:
恨敵人遠勝於愛自己與家人
直接或間接殺小孩絕對違反主流價值 即使有再多信仰的理由也難以被認同
就連"辛德勒的名單"這麼寫實的電影也看不到納粹黨槍殺小孩或是兒童死亡的畫面
婦女小孩集體自殺理由是:讓男人無牽掛,上彩虹橋甚至永生?
是什麼樣的社會文化集體信仰會讓婦孺集體死亡,看起來跟邪教差不多
彩虹橋?賓拉登也認為炸彈客可上天堂呢?
炸彈客不小心炸死的無辜婦孺,尤其是小孩,恐怖主義者如此解釋:為了正義的目的,難免會有collateral damage,這是必要的
莫那‧魯道是否認為殺死敵人的小孩是collateral damage,甚至more than that,邪惡的共犯?
如果莫那‧魯道那一幫人真的是如此想的,那我會站在日本軍隊那一邊,清掃這一幫"匪徒".[/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