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呂嘉順/診所醫師(新北市)】 2011.11.11 01:44 am
醫師節前夕,看到醫師公會熱心奔走下,終獲得試辦診所周休二日;但卻看到健保局提出,假日看診比率要提高等限制。
其實,現在醫師滿街跑,診所競爭激烈,大家都怕病人流失,誰敢真正周休二日。要不是為了陪小孩,醫師都寧可把休假排在周三或四,以便假日其他診所休息時搶病人。
對醫師而言,周休二日宣示的意義大於實質,只是讓我們覺得還受到一點點尊重。但是社會的氛圍,打破我們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外國民眾從不擔心假日生病無處可看。因為急重病可看急診(這也不是基層診所可處理),輕症可以等到上班日。是外國醫師比較沒醫德?還是台灣醫師太犧牲了?
很多醫師同僚都覺得,拿健保錢很沒尊嚴,甚至自嘲是「賤保醫奴」。所以有辦法的轉型看自費,或走醫學美容; 沒辦法的只希望存點錢就趕快退休,年輕一輩自然會想走小科,或希望未來出國發展!
【2011/11/11 聯合報】@ http://udn.com/
原稿 被修了一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