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0/13
楊志良上任以來,曾經一口氣讓藥價黑洞減少150億,從來沒有一個衛生署長像他這樣,直接處理浪費問題。「我想,出門可能會被人打吧!不過我無所謂,反正坦蕩蕩,」楊志良笑說。但他從沒因此而害怕去做對事的,雖然是政府高官,但他常常搭公車和捷運,從不帶隨扈出門。
向來沒在怕的楊志良,在上篇文章逐一回應他對各項健保問題的看法與作為,但這位動不動就喊辭職的署長,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衛生署提供》
《趕鴨子上架 要拚到最後》
網友「永恆」問:每一天當署長的感覺是什麼?
楊志良: 我不知道,大概講多了沒人要相信,但是跟網友報告,我從來沒有說過希望作署長,我是趕鴨子上架的。我這個人過去就是有一個毛病,我以前做好幾個職位,有很多的職位就是我今天下午要離職了,我到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還在批公文,旁人都會以為我還要繼續做下去。其實這個職位在我心裡,講真的是有些厭惡。
網友「kikiki」問:一早醒來的第一件事都在想什麼?會不會不想上班?
楊志良: 我每天七點鐘就起床準備上班,上班的時候同仁都還沒到。我知道還有很多的挑戰,所以每一天要很努力。我想過是不是有一天可以趕快離開,但是都還沒。
網友「天才」問:台灣很少官員像你這樣,一直說要辭職,最後還是被慰留。當官還可以這麼做自己!
楊志良: 我就是這樣,在立法院我會回答我該回答的,你們不高興的話就隨便你們,我沒有犯法,頂多就是說你哪個沒有做好,轟你下台這樣,不是嗎?他也不能抓我去坐牢,要不我就離開。老實說我到這個年紀,領這份薪水多領也不能發財,少領也不能餓肚子呀。
網友「阿奇拉」問:在立法被罵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
楊志良: 其實做政務官什麼都可以,怎麼嫌你都可以,就是常常沒有什麼尊嚴,有時候很想收東西走人。
吳院長剛當行政院長,有一次立法院在質詢院長,中國時報就寫說,這次吳院長組閣,很多優異的人都不願進這行政團隊。在座那時有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環保署署長沈世宏,我們看完報導後,3個人就幾乎同一時間站起來走出去。不然,我們就不是很能幹的人啊!我們都在大學教書,又不是很爛的人。這是台灣的無稽呀!

《衛生署提供》
網友「比酷的」問:如果不當官要做什麼?
楊志良: 我吃飽等死、風花雪月不行嗎?(哈哈)
如果我回學校,有人又會說我是「肥貓」,我很生氣肥貓這個字!同樣一個位子,新加坡只管不到台灣1/3的人口,但署長不用去立法院挨罵,也不會被媒體罵,一年年薪4,000萬。
實在不太能說誰叫你倒楣要做這個職位,但講真的,我們現在競爭人才不是要只在台灣競爭,要去國際競爭,那我們是沒有辦法。
可是有一句話我一定要講,跟網友報告,進步的國家是用社會儲蓄代替個人儲蓄,我交了稅我交了保費我就不用管了。
二代健保真的非常複雜,但你看美國為了健保吵多久,到現在還在吵呀。台灣的一代健保當時糊里糊塗通過了,一代健保的確有不少問題,但如果一直沒通過,我們現在會怎麼樣?
台灣罕見疾病一個人一年花掉1,000多萬,有人問這是不是浪費,我不知道。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到底是什麼?我們最後的理想價值就是生命,每一個人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問題的時候,到底要互相幫忙,還是隨人顧性命?」
我是念公共衛生的人,公共衛生就是「公共」兩個字,所以我一定是中間偏左嘛。
我自己很驕傲,也許做了一個很大的壞事。老實講,台灣的全民健保很左派,左派的東西就比較容易浪費,可是走向右派,就會有很多人在那邊哀嚎。
兩害相權取其輕,我為台灣這個右派的國家,作了一個很左派的醫療體系。這是我的驕傲,也許有人認為我應該要下地獄。
《「四大」科皆空? 沒有的事》
網友「你好」問:您有看到20年後的台灣醫療水準嗎?現階段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大皆空。五官科當道整形美容掛帥,人才培育的中斷,健保實行的不公平給付顯然已造成日後的問題。還是未來四大科人手可以只依靠極少數人就可以?
楊志良: 過去5年,台灣增加 11%的領照醫師,內科增加16%,哪裡有空?外科醫師增加11%,那為什麼現在的外科醫師會比較辛苦呢?一則因為健保制度不夠好,還有一點就是愈來愈多外科手術被內科治療取代。至於小兒科跟婦產科,我要講一句,照目前的醫師數是太多了,因為少生了十幾萬個孩子。
網友「達人」問:實施健保後,醫生也叫窮,民眾負擔也增加,到底是誰得利呢?
楊志良: 醫生以前因為都是要自費,醫生人又少,就賺的比較多,但是時代在變,這些都過去了。醫生都很辛苦照顧病人,但是不論在社會上有沒有受到尊重,待遇還是很不錯的。那些用不法手段去A錢的,我們要去處理。我們要改革,不是革命。
我們現在在推動「論病計酬」,例如,一個盲腸炎的病人,沒有併發症,就給你固定三萬元治好,但如果沒治好,又回來急診、住院,這樣反而我所有的錢都不給你,還要扣你錢,所以你做得越多賺得越少,你要讓民眾用很少的錢,把病給處理好。
我醫界的朋友說這絕對不能做,但我還是做了,要開始一場改革一定有阻力。藥控制費用最主要的不是從需求方,而是供給方,因為只有供給方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樣的醫療品質和費用。
《採訪後記 署長真心話大告白》
楊志良: 政府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台灣人民對健保的滿意度有70分,在台灣目前沒有其他政策超越它。
感謝大家繳了健保費,有的人也許用得不多,但你幫助了其他人,讓更多人收到健保的好處。我很謝謝大家給我意見,不論是鼓勵的,指教的,批評的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