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楊喜松)
版主: 版主021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楊喜松)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 ... 07,00.html
2010-10-11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八十九歲的耳鼻喉科老醫師楊喜松過去十年潛心專研史學及人類學,耗費心血完成一本厚達千頁的歷史考古巨作《日本民族之起源》。而日文功力深厚的他,在民國六十一年就開始在日本知名雜誌《文藝春秋》以連載方式刊登他譯成日文的《洛神》,使他成為第一位登上這享有盛名的日本文學刊物的台灣人。
民國十年出生的楊喜松自幼接受日文教育,廿二歲從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現台大醫學系)畢業,後拿到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本業是耳鼻喉科醫師的他對民族起源產生興趣,源於與作家南宮搏的相遇。
楊喜松回憶,當年曾任中國時報社長的南宮搏先生到他診所求診,南宮搏的博學多聞讓雙方一見如故,展開一連串文學、史學交流。南宮搏因創作歷史小說《洛神》享譽文壇,但優美的文學有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翻譯,獨缺日文版,楊喜松遂毛遂自薦進行翻譯。
不過,苦心翻譯的《洛神》日文版卻面臨國內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的窘境,透過友人引薦,一九七二年在日本知名文學雜誌《文藝春秋》順利刊載,成為在該刊首位登載作品的台灣人。
這番際遇讓他認識日籍知名漢文學家、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投降詔書修改者安岡正篤,安岡並邀他在日本師友會雜誌撰寫有關《論語》的日文稿件,一寫就是四十八篇,並集結成《紀元前的中國人》一書。
目前正在進行最後校稿的近九十萬字《日本民族之起源》,是楊喜松十年來的心血結晶。
他說,他研究鼻咽癌發現除流行在非洲、新幾內亞,還流行於南方中國及東南亞,鼻咽癌可能是南方民族的特有疾病。
但也赫然發現日本的鼻咽癌發生率近乎「零」,推斷日本人可能非南方民族。就是這個念頭,他著手從醫學人類學角度研究日本族源。
楊喜松解讀、比對世界民族基因時發現,藏族獨有一種特殊基因記號,遠在東海外的日本人也有同樣基因記號,日本民族的起源有了印證。
他以科學方法與史料相互佐證,經六年反覆考證,研讀近六百本書籍;再以近四年下筆完成《日本民族之起源》巨作。十年潛心考據、做學問精神令人感佩。
*****************
忘記是哪位史學大師所說的
以後的史學研究
必須期待一些非正統史學出身的學者
也就是業餘者
看起來真的是這樣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0,52 ... 07,00.html
2010-10-11 中國時報 【邱俐穎/台北報導】
八十九歲的耳鼻喉科老醫師楊喜松過去十年潛心專研史學及人類學,耗費心血完成一本厚達千頁的歷史考古巨作《日本民族之起源》。而日文功力深厚的他,在民國六十一年就開始在日本知名雜誌《文藝春秋》以連載方式刊登他譯成日文的《洛神》,使他成為第一位登上這享有盛名的日本文學刊物的台灣人。
民國十年出生的楊喜松自幼接受日文教育,廿二歲從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現台大醫學系)畢業,後拿到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本業是耳鼻喉科醫師的他對民族起源產生興趣,源於與作家南宮搏的相遇。
楊喜松回憶,當年曾任中國時報社長的南宮搏先生到他診所求診,南宮搏的博學多聞讓雙方一見如故,展開一連串文學、史學交流。南宮搏因創作歷史小說《洛神》享譽文壇,但優美的文學有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翻譯,獨缺日文版,楊喜松遂毛遂自薦進行翻譯。
不過,苦心翻譯的《洛神》日文版卻面臨國內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的窘境,透過友人引薦,一九七二年在日本知名文學雜誌《文藝春秋》順利刊載,成為在該刊首位登載作品的台灣人。
這番際遇讓他認識日籍知名漢文學家、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投降詔書修改者安岡正篤,安岡並邀他在日本師友會雜誌撰寫有關《論語》的日文稿件,一寫就是四十八篇,並集結成《紀元前的中國人》一書。
目前正在進行最後校稿的近九十萬字《日本民族之起源》,是楊喜松十年來的心血結晶。
他說,他研究鼻咽癌發現除流行在非洲、新幾內亞,還流行於南方中國及東南亞,鼻咽癌可能是南方民族的特有疾病。
但也赫然發現日本的鼻咽癌發生率近乎「零」,推斷日本人可能非南方民族。就是這個念頭,他著手從醫學人類學角度研究日本族源。
楊喜松解讀、比對世界民族基因時發現,藏族獨有一種特殊基因記號,遠在東海外的日本人也有同樣基因記號,日本民族的起源有了印證。
他以科學方法與史料相互佐證,經六年反覆考證,研讀近六百本書籍;再以近四年下筆完成《日本民族之起源》巨作。十年潛心考據、做學問精神令人感佩。
*****************
忘記是哪位史學大師所說的
以後的史學研究
必須期待一些非正統史學出身的學者
也就是業餘者
看起來真的是這樣
Re: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眼汪汪) 

https://youtu.be/rVNbkeZbwHw
人生苦短 要督趁早 我督故我在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
真愛 無私 善良 寬恕 信心 希望
善待身邊的人 找到生命的意義
用積極樂觀又充滿正能量的心態
活在當下 開心面對未來的每一刻
瑞莎的瑞星韻律體操協會 https://risingstar-rg.tw/
歡迎大家捐款支持 (眼汪汪) (眼汪汪)
人生苦短 要督趁早 我督故我在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
真愛 無私 善良 寬恕 信心 希望
善待身邊的人 找到生命的意義
用積極樂觀又充滿正能量的心態
活在當下 開心面對未來的每一刻
瑞莎的瑞星韻律體操協會 https://risingstar-rg.tw/
歡迎大家捐款支持 (眼汪汪) (眼汪汪)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
- V1
- 文章: 1464
-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27, 2009 7:27 pm
Re: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我也看到這篇報導了,「文藝春秋」在日本知名度還蠻高的,而且有諸多有名的文學家是經由這裡得獎的,有台灣人而且是醫師可在此周刊連載,蠻令人高興的!!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really.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電影「刺激1995」-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電影「刺激1995」-
- 梅花鹿
- Angel
- 文章: 1580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22, 2008 7:35 pm
- 來自: 自由廣闊的台灣荒野
Re: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forester 寫:論壇有位大大
應該也有此功力
可以寫本巨著
"論咖啡與日本AV之淵源"
(眼汪汪) (眼汪汪) (眼汪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V2
- 文章: 2299
-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04, 2006 5:55 pm
- 來自: Crazy Island
- 表達感謝: 1 次
Re: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石化) (石化) (石化)梅花鹿 寫:forester 寫:論壇有位大大
應該也有此功力
可以寫本巨著
"論咖啡與日本AV之淵源"
(眼汪汪) (眼汪汪) (眼汪汪)![]()
![]()
-
- Intern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24, 2010 3:43 pm
-
- CR
- 文章: 599
-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27, 2006 3:28 pm
- 來自: Taiwan Chinatown
Re: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但也赫然發現日本的鼻咽癌發生率近乎「零」,
--------------------------------------------------
難怪.... 這讓我想到以前當醫學生, 在台大見習的往事. 有位熟女來看診, 外面醫師說是鼻咽癌來複診. 檢查的主治醫師(姓劉?) 看過, 要下鼻咽癌診斷的時候, 卻發現她是日本人 (在台灣的大學教日文). 這位主治醫師馬上猶豫, 不敢下診斷, 還請謝地老教授出馬看診. 經過一番檢查討論, 老教授認為"不是"
比較像良性的增生.....討論當中, 這位熟女還用中文說我嫁給台灣人, 住在台灣很久.
另外以前台大的教授也說, 在台大ENT當R, 一年看到的鼻咽癌患者, 搞不好比美國副教授一輩子看的還多.
--------------------------------------------------
難怪.... 這讓我想到以前當醫學生, 在台大見習的往事. 有位熟女來看診, 外面醫師說是鼻咽癌來複診. 檢查的主治醫師(姓劉?) 看過, 要下鼻咽癌診斷的時候, 卻發現她是日本人 (在台灣的大學教日文). 這位主治醫師馬上猶豫, 不敢下診斷, 還請謝地老教授出馬看診. 經過一番檢查討論, 老教授認為"不是"

另外以前台大的教授也說, 在台大ENT當R, 一年看到的鼻咽癌患者, 搞不好比美國副教授一輩子看的還多.
-
- 註冊會員
- 文章: 49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6, 2008 5:26 pm
Re: 89歲老醫師 10年心血千頁歷史
謝地教授的哥哥真的叫謝天!!snorkel 寫:但也赫然發現日本的鼻咽癌發生率近乎「零」,
--------------------------------------------------
難怪.... 這讓我想到以前當醫學生, 在台大見習的往事. 有位熟女來看診, 外面醫師說是鼻咽癌來複診. 檢查的主治醫師(姓劉?) 看過, 要下鼻咽癌診斷的時候, 卻發現她是日本人 (在台灣的大學教日文). 這位主治醫師馬上猶豫, 不敢下診斷, 還請謝地老教授出馬看診. 經過一番檢查討論, 老教授認為"不是"比較像良性的增生.....討論當中, 這位熟女還用中文說我嫁給台灣人, 住在台灣很久.
另外以前台大的教授也說, 在台大ENT當R, 一年看到的鼻咽癌患者, 搞不好比美國副教授一輩子看的還多.
老師親口說的 (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