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洪蘭教授提出對台大醫學生上課態度的批評與建議後,引發了許多討論與迴響。各方意見幾乎都圍繞在上課時受業者的行為引申至態度角度來討論,幾乎沒有從傳道者的「氣度」與受業者的「行為動機」這種更深層的面向來討論。今年七月在訪問美國Google公司時,有機會聆聽一場世界級趨勢大師演講的經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思考。
記得訪Google時正逢午餐時間,擔任中高階主管職務友人帶我到Google員工餐廳用餐,當餐盤堆滿各國風味的美食時,友人問我樓上有一場世界級趨勢大師演講正舉行,問我有沒有興趣。我對兩人手上捧著的美食瞄了一下,露出難取捨表情,她立刻會意說沒關係,我們一邊吃午餐一邊聽就好。雖然友人這麼說我還是忐忑不安,難不成聽世界級大師演講可像在夜總會看表演一樣邊吃邊聽而不失禮。
進入了演講聽已經客滿,走道上也坐滿了聽眾,我正想要離開時,走道上正好有人離開,友人招呼我席地而坐。就這樣一邊盯著大師的演講,一邊將午餐塞進嘴裡,享受了一場世界趨勢大師的知識饗宴。
在場觀眾席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一手端著餐盤,另一手在筆記型電腦上狂做筆記,偶爾利用邊際時間將食物往嘴裡塞。隨時有人離席也隨時有人進場,甚至還有人帶寵物進場聽演講,整個場景完全沒有傳統觀念中大師蒞臨台下正襟危坐的景象。
經歷過這場聆聽大師的顛覆經驗後,讓我有很深的感觸,這是一種教與學的美麗境界。台上的傳道者是世界級大師,台下受業是來自全世界的精英人才,台上的講演者不以大師身分自恃,完全不在乎聽眾的流動與飲食行為,雍容大度地將其所知傳播給聽者。同時聽者沒人強迫點名,完全自發性地利用僅有的午餐時間求知若渴地接受新知,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人性又皆大歡喜。
當我們還在為上課行為與態度而論辯時,世界級大師與知識精英們正不斷地以「大師氣度」與「積極求知態度」互動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