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版主: 版主006
- aking120
- V1
- 文章: 1453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8, 2006 10:13 am
- 來自: 台灣板橋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
- 院長級
- 文章: 27051
-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6:50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台北隨便開 還是賺錢aking120 寫: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高雄就不是這樣
南北差距 (壓力)
房價1/4
業績1/4
成本1/4
淨收1/4
-
- 註冊會員
- 文章: 10
- 註冊時間: 週二 11月 17, 2009 9:17 a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aking120 寫: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聽propa說 這家新開ENT的燈號都亂跳
他們叫我也要如法泡製 這樣可以製造很多病人的感覺
不知道真的假的
真的只是聽說.....
-----------------------------
另外 謝謝各位的鼓勵
好不容易上周有一天突破70人.....

- 歐伊斯特拉夫.黃
- V4
- 文章: 4072
-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08, 2006 11:32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guinea 寫:可是今天X和醫院的某醫師告訴我: 他只有提供藥物治療,
我問他:你是藥學系畢業的喔!
一味怪健保,自己這麼不長進,連病人都看不起他。
另一家診所更誇張:"我會針灸,強調中西合璧"
問他:你可以在藥物之外給我什麼幫忙?
-- 改藥!
--這是T大出來開業的醫師的素質。
精神科醫師捫心自問,面對病患,除了開藥,這些醫學系出來的還願意多做些什麼?
還願意多講兩句話嗎?
支持性治療、特殊治療、乃至深度治療...有多少即使沒有多少病人的醫師
自己也不願去碰這塊?甚至連開啟病人的情緒鑰匙都懶,提到美國的心理
醫師收入高,人家可是該做的都做。
一個到精神科就診的病人,在這裡提到這些的確很愚昧,但是 這些都是事實,
也非一兩個醫師淪為開藥醫師。
Agree.
Psychiatrist should provide psychotherapy besides medicines.
If you aren't satisfied with your in charge dr.......shift to another one.
Each dr has his unique style ,maybe not suitable for everybody.
===================================
You can,t teach young dog old tricks.
不為不可成 , 不求不可得 ,不處不可久 ,不行不可復.
不為不可成 , 不求不可得 ,不處不可久 ,不行不可復.
- sheepin
- 科主任級
- 文章: 501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6, 2007 12:47 am
- 聯繫: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看到上面這段話,有感而發guinea 寫:可是今天X和醫院的某醫師告訴我: 他只有提供藥物治療,
我問他:你是藥學系畢業的喔!
一味怪健保,自己這麼不長進,連病人都看不起他。
另一家診所更誇張:"我會針灸,強調中西合璧"
問他:你可以在藥物之外給我什麼幫忙?
-- 改藥!
--這是T大出來開業的醫師的素質。
精神科醫師捫心自問,面對病患,除了開藥,這些醫學系出來的還願意多做些什麼?
還願意多講兩句話嗎?
支持性治療、特殊治療、乃至深度治療...有多少即使沒有多少病人的醫師
自己也不願去碰這塊?甚至連開啟病人的情緒鑰匙都懶,提到美國的心理
醫師收入高,人家可是該做的都做。
一個到精神科就診的病人,在這裡提到這些的確很愚昧,但是 這些都是事實,
也非一兩個醫師淪為開藥醫師。
並非針對你,或想辯護什麼
只是想說說自己的經驗
網路上,像上述這樣的抱怨處處可見
這讓我R1時就努力期許自己不可以變成這樣
自己開始看門診以後,卻發現一件詭異的事
多數病患(超過80%)要求的是快速拿藥
他們不要多聽醫師說話
醫師多說話時,焦慮度就開始上升,想著:
(糟糕...醫師說這麼多...是不是不給我藥了)
問再多一些,他們就生氣了
我到現在,還會花自己的時間與費用去上心理治療的課程
可是我常常很迷惘,我上那些課程做什麼?
除了幫助自己成長
臨床上幾乎是難以使用到的
門診一個病患多說兩句話
後面的病患就開門進來飆「好了沒啦?我要照拿藥!」
這樣會談的情緒要怎麼培養呢?
如果另外約個別時間談
該時間病房病患出事call醫師、或急診有病患
難道我要丟著個案,跑去處理病房或看急診嗎?
還是我應該不管急診病患,繼續做個別會談?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醫師最後都只提供藥物治療
我也常常跟診助開玩笑說我好像「得來速」門診
我只知道待在醫院裡的醫師
幾乎最後都變成這個樣子
如果有病患真的想找提供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
可能要去找王浩威等開工作坊的醫師才有可能
拿著健保卡到醫院,很難
(不要啊)
-
- CR
- 文章: 89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09, 2009 7:16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sheepin 寫:看到上面這段話,有感而發guinea 寫:可是今天X和醫院的某醫師告訴我: 他只有提供藥物治療,
我問他:你是藥學系畢業的喔!
一味怪健保,自己這麼不長進,連病人都看不起他。
另一家診所更誇張:"我會針灸,強調中西合璧"
問他:你可以在藥物之外給我什麼幫忙?
-- 改藥!
--這是T大出來開業的醫師的素質。
精神科醫師捫心自問,面對病患,除了開藥,這些醫學系出來的還願意多做些什麼?
還願意多講兩句話嗎?
支持性治療、特殊治療、乃至深度治療...有多少即使沒有多少病人的醫師
自己也不願去碰這塊?甚至連開啟病人的情緒鑰匙都懶,提到美國的心理
醫師收入高,人家可是該做的都做。
一個到精神科就診的病人,在這裡提到這些的確很愚昧,但是 這些都是事實,
也非一兩個醫師淪為開藥醫師。
並非針對你,或想辯護什麼
只是想說說自己的經驗
網路上,像上述這樣的抱怨處處可見
這讓我R1時就努力期許自己不可以變成這樣
自己開始看門診以後,卻發現一件詭異的事
多數病患(超過80%)要求的是快速拿藥
他們不要多聽醫師說話
醫師多說話時,焦慮度就開始上升,想著:
(糟糕...醫師說這麼多...是不是不給我藥了)
問再多一些,他們就生氣了
我到現在,還會花自己的時間與費用去上心理治療的課程
可是我常常很迷惘,我上那些課程做什麼?
除了幫助自己成長
臨床上幾乎是難以使用到的
門診一個病患多說兩句話
後面的病患就開門進來飆「好了沒啦?我要照拿藥!」
這樣會談的情緒要怎麼培養呢?
如果另外約個別時間談
該時間病房病患出事call醫師、或急診有病患
難道我要丟著個案,跑去處理病房或看急診嗎?
還是我應該不管急診病患,繼續做個別會談?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醫師最後都只提供藥物治療
我也常常跟診助開玩笑說我好像「得來速」門診
我只知道待在醫院裡的醫師
幾乎最後都變成這個樣子
如果有病患真的想找提供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
可能要去找王浩威等開工作坊的醫師才有可能
拿著健保卡到醫院,很難
(不要啊)
能夠開一個特別門診,限約診,不開藥,只做心理治療嗎?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羊妹妹說了:王浩威等開工作坊的醫師有提供這種服務vinecristine 寫:sheepin 寫:看到上面這段話,有感而發guinea 寫:可是今天X和醫院的某醫師告訴我: 他只有提供藥物治療,
我問他:你是藥學系畢業的喔!
一味怪健保,自己這麼不長進,連病人都看不起他。
另一家診所更誇張:"我會針灸,強調中西合璧"
問他:你可以在藥物之外給我什麼幫忙?
-- 改藥!
--這是T大出來開業的醫師的素質。
精神科醫師捫心自問,面對病患,除了開藥,這些醫學系出來的還願意多做些什麼?
還願意多講兩句話嗎?
支持性治療、特殊治療、乃至深度治療...有多少即使沒有多少病人的醫師
自己也不願去碰這塊?甚至連開啟病人的情緒鑰匙都懶,提到美國的心理
醫師收入高,人家可是該做的都做。
一個到精神科就診的病人,在這裡提到這些的確很愚昧,但是 這些都是事實,
也非一兩個醫師淪為開藥醫師。
並非針對你,或想辯護什麼
只是想說說自己的經驗
網路上,像上述這樣的抱怨處處可見
這讓我R1時就努力期許自己不可以變成這樣
自己開始看門診以後,卻發現一件詭異的事
多數病患(超過80%)要求的是快速拿藥
他們不要多聽醫師說話
醫師多說話時,焦慮度就開始上升,想著:
(糟糕...醫師說這麼多...是不是不給我藥了)
問再多一些,他們就生氣了
我到現在,還會花自己的時間與費用去上心理治療的課程
可是我常常很迷惘,我上那些課程做什麼?
除了幫助自己成長
臨床上幾乎是難以使用到的
門診一個病患多說兩句話
後面的病患就開門進來飆「好了沒啦?我要照拿藥!」
這樣會談的情緒要怎麼培養呢?
如果另外約個別時間談
該時間病房病患出事call醫師、或急診有病患
難道我要丟著個案,跑去處理病房或看急診嗎?
還是我應該不管急診病患,繼續做個別會談?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醫師最後都只提供藥物治療
我也常常跟診助開玩笑說我好像「得來速」門診
我只知道待在醫院裡的醫師
幾乎最後都變成這個樣子
如果有病患真的想找提供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
可能要去找王浩威等開工作坊的醫師才有可能
拿著健保卡到醫院,很難
(不要啊)
能夠開一個特別門診,限約診,不開藥,只做心理治療嗎?
(而且燈光美氣氛佳......不過偶猜是自費吧.......


- 歐伊斯特拉夫.黃
- V4
- 文章: 4072
-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08, 2006 11:32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可是不仔細問問怎知病兆?每個都自以為是單純失眠。sheepin 寫:看到上面這段話,有感而發guinea 寫:可是今天X和醫院的某醫師告訴我: 他只有提供藥物治療,
我問他:你是藥學系畢業的喔!
一味怪健保,自己這麼不長進,連病人都看不起他。
另一家診所更誇張:"我會針灸,強調中西合璧"
問他:你可以在藥物之外給我什麼幫忙?
-- 改藥!
--這是T大出來開業的醫師的素質。
精神科醫師捫心自問,面對病患,除了開藥,這些醫學系出來的還願意多做些什麼?
還願意多講兩句話嗎?
支持性治療、特殊治療、乃至深度治療...有多少即使沒有多少病人的醫師
自己也不願去碰這塊?甚至連開啟病人的情緒鑰匙都懶,提到美國的心理
醫師收入高,人家可是該做的都做。
一個到精神科就診的病人,在這裡提到這些的確很愚昧,但是 這些都是事實,
也非一兩個醫師淪為開藥醫師。
並非針對你,或想辯護什麼
只是想說說自己的經驗
網路上,像上述這樣的抱怨處處可見
這讓我R1時就努力期許自己不可以變成這樣
自己開始看門診以後,卻發現一件詭異的事
多數病患(超過80%)要求的是快速拿藥
他們不要多聽醫師說話
醫師多說話時,焦慮度就開始上升,想著:
(糟糕...醫師說這麼多...是不是不給我藥了)
問再多一些,他們就生氣了
我到現在,還會花自己的時間與費用去上心理治療的課程
可是我常常很迷惘,我上那些課程做什麼?
除了幫助自己成長
臨床上幾乎是難以使用到的
門診一個病患多說兩句話
後面的病患就開門進來飆「好了沒啦?我要照拿藥!」
這樣會談的情緒要怎麼培養呢?
如果另外約個別時間談
該時間病房病患出事call醫師、或急診有病患
難道我要丟著個案,跑去處理病房或看急診嗎?
還是我應該不管急診病患,繼續做個別會談?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醫師最後都只提供藥物治療
我也常常跟診助開玩笑說我好像「得來速」門診
我只知道待在醫院裡的醫師
幾乎最後都變成這個樣子
如果有病患真的想找提供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
可能要去找王浩威等開工作坊的醫師才有可能
拿著健保卡到醫院,很難
(不要啊)
有位前輩醫師笑著說,
經過偶們的「嚴刑逼問」下,正確診斷就會現形 。 (樂奔)
You can,t teach young dog old tricks.
不為不可成 , 不求不可得 ,不處不可久 ,不行不可復.
不為不可成 , 不求不可得 ,不處不可久 ,不行不可復.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我認為很多失眠或其他精神病患.對藥物已經產生依賴.所以醫師要對病患衛教.病患會擔心醫師是否不給藥.會焦慮.就像羊美妹說的.
事情的重點可能在於精神科初診病患.應該多花時間盡量避免病患對藥物產生依賴.一旦產生依賴醫師能夠做的就變成微乎其微了.
事情的重點可能在於精神科初診病患.應該多花時間盡量避免病患對藥物產生依賴.一旦產生依賴醫師能夠做的就變成微乎其微了.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歐伊斯特拉夫.黃
- V4
- 文章: 4072
-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08, 2006 11:32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1000000000000000000DR.HSU 寫:我認為很多失眠或其他精神病患.對藥物已經產生依賴.所以醫師要對病患衛教.病患會擔心醫師是否不給藥.會焦慮.就像羊美妹說的.
事情的重點可能在於精神科初診病患.應該多花時間盡量避免病患對藥物產生依賴.一旦產生依賴醫師能夠做的就變成微乎其微了.

You can,t teach young dog old tricks.
不為不可成 , 不求不可得 ,不處不可久 ,不行不可復.
不為不可成 , 不求不可得 ,不處不可久 ,不行不可復.
- sheepin
- 科主任級
- 文章: 501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6, 2007 12:47 am
- 聯繫: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須優先解決:vinecristine 寫: 能夠開一個特別門診,限約診,不開藥,只做心理治療嗎?
(1)同一時段急診與病房有其它醫師願意cover
(2)醫院有適當的場地
(3)談完後,個案說「又沒開藥,幹嘛還收錢」就離開的窘境
(4)醫師自己本身有這個功力讓病患滿意
還有個問題是,有些患者有一種迷思
認為「心理治療可以馬上把精神疾病治好」
「有在心理治療就可以永遠不用吃藥了」
「接受心理治療後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這些需要解決
如果是都會區
名醫開設的工作坊或心理師開設的諮商所不少
環境優美隔音佳,固定時段不會有其他人跑來打擾
是很好的選擇
跑來如菜市場的門診要求談久一點
我是很想多談一些(相信多數走精神科的醫師都喜歡說話)
不過我不知道怎麼應付外面候診區滿滿等著拿藥的人
我也不知道怎麼不在會談中不理會病房call來的電話
還有跟著加班的診助、藥師、病歷室等其它工作人員
行醫的路上,不可能做到每個人百分之百滿意
也只能盡力了
- sheepin
- 科主任級
- 文章: 501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6, 2007 12:47 am
- 聯繫: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DR.HSU 寫:我認為很多失眠或其他精神病患.對藥物已經產生依賴.所以醫師要對病患衛教.病患會擔心醫師是否不給藥.會焦慮.就像羊美妹說的.
事情的重點可能在於精神科初診病患.應該多花時間盡量避免病患對藥物產生依賴.一旦產生依賴醫師能夠做的就變成微乎其微了.




- sheepin
- 科主任級
- 文章: 501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6, 2007 12:47 am
- 聯繫: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再回到這篇guinea 寫: 可是今天X和醫院的某醫師告訴我: 他只有提供藥物治療,
另一家診所更誇張:"我會針灸,強調中西合璧"
問他:你可以在藥物之外給我什麼幫忙?
-- 改藥!
也非一兩個醫師淪為開藥醫師。
我突然有點領略,這篇要說的
就跟我本來抱怨健保的一樣,並未衝突
前面有人說了
健保規定每6個病患才能申報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療
那所以每診看72人的醫師可以申報12次
每診看6人的醫師只能申報1次
這樣的規定
會讓多數醫師們漸漸成為開藥醫師、
還是漸漸成為花較多時間會談的醫師呢?
只是高層的決議,不是我這種小咖可以撼動的
(窮)
- roach1971
- V2
- 文章: 2659
-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4, 2007 4:23 pm
- 來自: 高雄市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羊妹的困擾,當然在我身上也有。sheepin 寫: 自己開始看門診以後,卻發現一件詭異的事
多數病患(超過80%)要求的是快速拿藥
他們不要多聽醫師說話
醫師多說話時,焦慮度就開始上升,想著:
(糟糕...醫師說這麼多...是不是不給我藥了)
問再多一些,他們就生氣了
我到現在,還會花自己的時間與費用去上心理治療的課程
可是我常常很迷惘,我上那些課程做什麼?
除了幫助自己成長
臨床上幾乎是難以使用到的
門診一個病患多說兩句話
後面的病患就開門進來飆「好了沒啦?我要照拿藥!」
這樣會談的情緒要怎麼培養呢?
如果另外約個別時間談
該時間病房病患出事call醫師、或急診有病患
難道我要丟著個案,跑去處理病房或看急診嗎?
還是我應該不管急診病患,繼續做個別會談?
我剛開業時因為病人少,當然每個人都可以談很久。但第一個月,病人回診率很不好。
後來我調整了用藥的方法後,病人的回診率就大大提昇。
之後,我寧願把大部分心思放在不斷鑽研各種藥物的特質上,每多學會一種藥物針對某種症狀的用法,就能多用在某些病人,提昇他們服藥後的感受。
我也會有一些病人喜歡跟我談話,不過他們也知道醫生還有其他病人在等,能談個 10-15 分鐘,他們也覺得不錯了。問他們要開兩星期還是一個月藥物?他們多半還是選擇直接開一個月。醫師花時間跟他們談話,他們覺得很高興,有被支持到。但畢竟這不是正式的心理治療,對他們並不是那麼必須。看診一次要花很多時間往返等待,對許多人來說看診的費用會佔掉零用金很大比例。
我們是基層的醫師,服務模式的設計當然要以基層民眾的一般疾病為主。如果病人需要正式的心理治療,就應該付一小時 1200 元的行情價,找專業的心理師工作室。如果運氣不錯,能排到免費的心理治療,那也很好。我有些病人就持續在外面接受免費的心理治療(通常是因為家暴或自殺),然後來我這邊拿藥。
我最近蠻喜歡 Yalom 的書,不過想想,我不太可能在看診時用上這些治療模式。因為 Yalom 的關係,我想再去翻翻 Epicure 的學說,但可能就當作是建立自己的哲學觀吧。這些東西,要應用在臨床治療上,以目前的健保制度,是不太可能的。
原來我家的貓叫米克斯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當銀蛋時去精神科實習.地點是在台北長庚.那時候負責初診病患問診.每位病患我都可以跟她(她)談半個小時以上.病患經常都哭花了臉.情緒似乎也得到了紓緩.
那時對精神科頗感興趣也很認真.因此初診紀錄總是寫得落落長一大篇.但是資深主治醫師卻連看都懶得看.皺著眉頭丟下一句話:寫那麼長幹麼呢?聽得我心都涼了. (無盡漩渦) 看他們看診也是三兩句話便將病患打發了. (阿飄)
那時對精神科頗感興趣也很認真.因此初診紀錄總是寫得落落長一大篇.但是資深主治醫師卻連看都懶得看.皺著眉頭丟下一句話:寫那麼長幹麼呢?聽得我心都涼了. (無盡漩渦) 看他們看診也是三兩句話便將病患打發了. (阿飄)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 部長級
- 文章: 697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2, 2008 10:22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沒想到本欄到後來意外變成了精神科醫師的討論區…
我本身也有在做心理治療,但能力、時間有限,能接的個案數不多,
一個星期最多就是四個,其中三個是到學校做。
之前我也期許自已,不要只做個開藥的醫師,
在門診,如果是我認需要的病人,我都儘量多花點時間給他們,強化門診會談的深度。
病人常常也覺得滿意,表達出他們的信任,結果這些病人要求的時間越來越多,
而且到了一定的階段,的確也需要更結構化的治療、更完整的時間。
不過當病人多了之後,常被其他的候診的病人或事務打擾,
只好委婉的與這些病人商量,是不是另外約時間或轉給心理師,
結果都不太好,要嘛是我實在找不出時間,要嘛是病人不願看心理師,
而且事後病人連門診都不回來了,我想是因為他們覺得受到了拒絕和背叛。
現在我受到了教訓,會設法控制在“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支持性深度,
避免病人因為我給了他們過度期待又無法做到而受到傷害,就像原話題的起頭者一樣。
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樣,“先講究不傷身體,再考慮療效。”
我本身也有在做心理治療,但能力、時間有限,能接的個案數不多,
一個星期最多就是四個,其中三個是到學校做。
之前我也期許自已,不要只做個開藥的醫師,
在門診,如果是我認需要的病人,我都儘量多花點時間給他們,強化門診會談的深度。
病人常常也覺得滿意,表達出他們的信任,結果這些病人要求的時間越來越多,
而且到了一定的階段,的確也需要更結構化的治療、更完整的時間。
不過當病人多了之後,常被其他的候診的病人或事務打擾,
只好委婉的與這些病人商量,是不是另外約時間或轉給心理師,
結果都不太好,要嘛是我實在找不出時間,要嘛是病人不願看心理師,
而且事後病人連門診都不回來了,我想是因為他們覺得受到了拒絕和背叛。
現在我受到了教訓,會設法控制在“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支持性深度,
避免病人因為我給了他們過度期待又無法做到而受到傷害,就像原話題的起頭者一樣。
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樣,“先講究不傷身體,再考慮療效。”
2019-01-04 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國兩制
2019-01-04 蔡英文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被按讚 柯P諷:一日行情
2019-01-05 諷蔡英文一日行情被噓爆 柯P:我比較務實
2019-05-14 小英強調台非挑釁 柯嗆台灣不是 只有她是
2019-05-14 蔡英文強調不是挑釁者 柯P:她當總統兩岸更安靜還緊張?
2019-05-30 蔡拒一國兩制是挑釁 柯:甚麼都不要講就好
2019-07-05 劉結一提習「告台灣同胞書」 柯P:他總是要講他該講的話 還好啦
2019-01-04 蔡英文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被按讚 柯P諷:一日行情
2019-01-05 諷蔡英文一日行情被噓爆 柯P:我比較務實
2019-05-14 小英強調台非挑釁 柯嗆台灣不是 只有她是
2019-05-14 蔡英文強調不是挑釁者 柯P:她當總統兩岸更安靜還緊張?
2019-05-30 蔡拒一國兩制是挑釁 柯:甚麼都不要講就好
2019-07-05 劉結一提習「告台灣同胞書」 柯P:他總是要講他該講的話 還好啦
- ENT_LAI
- 指導教授
- 文章: 8673
- 註冊時間: 週四 8月 17, 2006 5:32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聽說是免掛號費還送耳溫槍 (偽可愛)aking120 寫: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 jesuischinoise
- 主任秘書
- 文章: 10599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0, 2008 11:01 a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送耳溫槍會不會太離譜啦?ENT_LAI 寫:聽說是免掛號費還送耳溫槍 (偽可愛)aking120 寫: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改天去掛個號拿一隻 (三八萌)
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 凡事謝恩
用認養取代買賣,可愛狗貓待認養(品種狗貓也有):
全國動物收容系統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dog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cat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用認養取代買賣,可愛狗貓待認養(品種狗貓也有):
全國動物收容系統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dog
http://www.meetpets.org.tw/pets/cat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會不會是山寨版的.jesuischinoise 寫:送耳溫槍會不會太離譜啦?ENT_LAI 寫:聽說是免掛號費還送耳溫槍 (偽可愛)aking120 寫: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改天去掛個號拿一隻 (三八萌)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不過醫療搞到競爭成這樣的地步.實在也是走火入魔了. (偽可愛)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1999ivy
- V1
- 文章: 109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6, 2006 9:56 a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我們也有人把開幕搞得像星光大道,也有SNG車,廣告撒錢撒很大DR.HSU 寫:不過醫療搞到競爭成這樣的地步.實在也是走火入魔了. (偽可愛)
病患是盲目的,送耳溫槍(目的不是要..%$@$#$),每次看診都送嗎?
你要不要去請show girl , (想入非非) 效果也不錯
廣告差不多就好,不要太扯,
希望不會有人回我........淋巴有前
-
- 註冊會員
- 文章: 40
- 註冊時間: 週二 9月 16, 2008 2:08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了解,在健保底下的就是六分鐘護一生;在王浩威那種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最後由 guinea 於 週日 11月 29, 2009 11:5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 V1
- 文章: 1170
-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19, 2007 1:24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propa怎知200/天 propa聽誰說ENT_LAI 寫:聽說是免掛號費還送耳溫槍 (偽可愛)aking120 寫:昨天聽propa說 三重正義x路 上個月新開一家ent
免收掛號費時 可以看到200人/天
離最近出事的 診所不到100公尺
看來三重看病還是集中在這條路
雖然很多診所競爭 還是業績不錯喔!
閒來沒事 我在門口坐了一早上
隔壁吃吃豬腳飯
燈號是亂跳沒錯
不過應該是ENT+obs 200/天還差不多
小姐很阿殺力的說 只收50的健保部份負擔到農曆年
本真的很厚
不過被水果重傷的那家依然傷的很重
兩家有過節
唉
最後由 補補 於 週一 11月 30, 2009 7:3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大部分精神科醫師都像這兩位吧?guinea 寫:了解,在健保底下的就是六分鐘護一生;在王浩威那種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蠻難想像的.....一個上午"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每個病人開藥只需3.4分鐘,6個病人20分鐘就看完了
那剩下的兩個多小時醫師要做什麼呢?不多跟病人講點話不會很無聊嘛? (咦)
(當然,健保規定每6個病患才能申報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療還是得遵守的...)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病人不多時。我倒是很喜歡跟病患談醫療保健。花上一~二十分鐘是很尋常的。結局通常是病患說她(她)還有事(應該不想聽了)。 (無盡漩渦)image 寫:大部分精神科醫師都像這兩位吧?guinea 寫:了解,在健保底下的就是六分鐘護一生;在王浩威那種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蠻難想像的.....一個上午"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每個病人開藥只需3.4分鐘,6個病人20分鐘就看完了
那剩下的兩個多小時醫師要做什麼呢?不多跟病人講點話不會很無聊嘛? (咦)
(當然,健保規定每6個病患才能申報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療還是得遵守的...)
醫師有心。病患無意。病患只想醫師把她的病快快治好就好。其他就免了吧! (偽可愛)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sheepin
- 科主任級
- 文章: 501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6, 2007 12:47 am
- 聯繫: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你會不會用BBS?guinea 寫: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如果會的話,到telnet://ptt.cc
找prozac版
上面有許多有在精神科就診的病患
對台灣從北到南許多醫師就診經驗的分享
如果你不會用BBS介面
可以直接連這個網址:
http://www.ptt.cc/man/prozac/index.html
不過這樣就只能閱覽,無法發表討論

-
- 部長級
- 文章: 697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2, 2008 10:22 pm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我想你期待的不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療,guinea 寫:了解,在健保底下的就是六分鐘護一生;在王浩威那種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不然不會有二十分鐘這個說法出現。
開藥這個行為,本身已經是一種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了。
我覺得你好像對心理治療有所誤解。
你所描述的場景,在深度心理治療中通常是不存在的。
你期待的,或許是人生的導師,或許是心靈的羅盤,
希望有著高人,可以像打開開關一樣,
在你低吟時,點亮你的人生方向。
(金玉良言?)
又或者你期待的是一個貼心的解語花,
可以進入你的生命,陪著你一起感動、一起悲傷,
為你無條件的付出你所想要得到的陪伴。
(二十分鐘的支持性心理治療?)
要滿足你的想像,或許只有從宗教或是無私的父母中才有可能得到。
我不會問病人,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我問的是:你希望如何改善你的問題?
不是每一種心理疾患在任何階段都適合做任何一種心理治療,
也不是每一個自認為需要心理治療的病人都適合做心理治療。
精神科醫師不是心理醫師,台灣沒有所謂的心理醫師。
精神科的治療模式,本就是多種取向的,
並不是不為你做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就叫做沒有專業上的尊嚴。
(不為你做,不代表他不會做或是沒有為別人做。)
精神科是個團隊,如果病人需要做心理治療,
精神科醫師如果有時間,而且有意願,可能會自已接案。
(一個在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師,一個星期能接十個個案就算是極限了。)
如果已經沒有空檔了,會考慮轉介給心理師。
與其在這裏分化生物取向以及心理取向的精神科醫師,
(貶低 vs 理想化,甚或只是貶低為你開藥的醫師?)
不如去與你的醫師討論,你是否需要、且適合做心理治療,
是否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能提供這個服務?
而你想要享用這個服務,是否願意付出相應的報酬?
2019-01-04 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國兩制
2019-01-04 蔡英文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被按讚 柯P諷:一日行情
2019-01-05 諷蔡英文一日行情被噓爆 柯P:我比較務實
2019-05-14 小英強調台非挑釁 柯嗆台灣不是 只有她是
2019-05-14 蔡英文強調不是挑釁者 柯P:她當總統兩岸更安靜還緊張?
2019-05-30 蔡拒一國兩制是挑釁 柯:甚麼都不要講就好
2019-07-05 劉結一提習「告台灣同胞書」 柯P:他總是要講他該講的話 還好啦
2019-01-04 蔡英文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被按讚 柯P諷:一日行情
2019-01-05 諷蔡英文一日行情被噓爆 柯P:我比較務實
2019-05-14 小英強調台非挑釁 柯嗆台灣不是 只有她是
2019-05-14 蔡英文強調不是挑釁者 柯P:她當總統兩岸更安靜還緊張?
2019-05-30 蔡拒一國兩制是挑釁 柯:甚麼都不要講就好
2019-07-05 劉結一提習「告台灣同胞書」 柯P:他總是要講他該講的話 還好啦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我想比較可能的是gucci37 寫:我想你期待的不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療,guinea 寫:了解,在健保底下的就是六分鐘護一生;在王浩威那種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不然不會有二十分鐘這個說法出現。
開藥這個行為,本身已經是一種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了。
我覺得你好像對心理治療有所誤解。
你所描述的場景,在深度心理治療中通常是不存在的。
你期待的,或許是人生的導師,或許是心靈的羅盤,
希望有著高人,可以像打開開關一樣,
在你低吟時,點亮你的人生方向。
(金玉良言?)
又或者你期待的是一個貼心的解語花,
可以進入你的生命,陪著你一起感動、一起悲傷,
為你無條件的付出你所想要得到的陪伴。
(二十分鐘的支持性心理治療?)
要滿足你的想像,或許只有從宗教或是無私的父母中才有可能得到。
我不會問病人,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我問的是:你希望如何改善你的問題?
不是每一種心理疾患在任何階段都適合做任何一種心理治療,
也不是每一個自認為需要心理治療的病人都適合做心理治療。
精神科醫師不是心理醫師,台灣沒有所謂的心理醫師。
精神科的治療模式,本就是多種取向的,
並不是不為你做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就叫做沒有專業上的尊嚴。
(不為你做,不代表他不會做或是沒有為別人做。)
精神科是個團隊,如果病人需要做心理治療,
精神科醫師如果有時間,而且有意願,可能會自已接案。
(一個在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師,一個星期能接十個個案就算是極限了。)
如果已經沒有空檔了,會考慮轉介給心理師。
與其在這裏分化生物取向以及心理取向的精神科醫師,
(貶低 vs 理想化,甚或只是貶低為你開藥的醫師?)
不如去與你的醫師討論,你是否需要、且適合做心理治療,
是否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能提供這個服務?
而你想要享用這個服務,是否願意付出相應的報酬?
您剛好是那5/6的多數吧
或者
您和您的醫師對您比較適合1/6或5/6的意見不一致,而又沒有很好的溝通?
無論如何guinea 寫:不知道,可能在上論壇吧..
跟健檢一樣
自覺有需要就可以做最新最複雜最仔細的所有檢查
為啥您不考慮王浩威醫師那樣的門診呢?

- roach1971
- V2
- 文章: 2659
-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04, 2007 4:23 pm
- 來自: 高雄市
Re: 開業兩個月,每天初診只有30人
我今天早上看了 12 個病人,就從 8:30 一直看到 11:40 ,中間還是自己找空檔泡個茶、吃蛋餅(因為有病人 8:25 就進來了,就直接開始看了)guinea 寫:了解,在健保底下的就是六分鐘護一生;在王浩威那種
40分鐘5000元的,可以多聽一點金玉良言就是了。
精神科醫師常問病人一句話:我能給你什麼幫助?
--結果是即使只有6個病人的醫師,也懶的做20分鐘的支持性治療
淪為開藥醫師的精神科醫師,絕非單一個案,
只是醫師自己有沒有自己專業的尊嚴罷了。
這些發言 並非針對網上那位醫師,只是我真想說
-- 兩位醫師在哪看診,可不可以請你们幫忙呢?
還是你们知道有那位精神科醫師像你们這樣的?
沒有空檔的原因是,不曉得為什麼早上有 6 位新病人,每一位新病人花 20-30 分鐘,時間就很緊繃了。
舊病人有時間「支持」一下的只有一人,但別以為開藥一定就很快。你還是得瞭解最近病人過得怎樣,一樣一樣詢問,要不然病人不見得知道自己該說什麼。
大醫院如果一診看 30-40 人的,時間當然會很緊湊。但這也是病人的選擇,許多精神科診所一天只看 20-30 人,至少是可以多講幾句話。
原來我家的貓叫米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