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河東獅——我怕老婆該怎麼辦?

歡迎大家來聊天,這裡不討論健保,大家放輕鬆,什麼都可以談,都可以來聊聊,但是政治相關文章不要在這裡談!

版主: 版主006

回覆文章
zenithblog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96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09, 2009 12:05 pm

家有河東獅——我怕老婆該怎麼辦?

文章 zenithblog »

宋朝人陳慥有個妻子名為柳氏,生性嫉妒,脾氣又很差。

他每次宴客時,若請來歌舞妓助興,柳氏就會醋勁大發,在內室拿起木杖向牆上猛力敲打,大吼大叫,吵鬧不休!

所以陳慥的好友蘇東坡常常戲稱其妻為「河東獅」!



陳慥,字季常,北宋人,有人說他出生於眉州(今四川今縣),也有人說他是永嘉(浙江今縣)人,陳希亮(公弼)的第四個兒子,生卒年不詳。在正史中,對於陳慥的著墨不多,他的名字多半與蘇東坡連在一起。蘇東坡在鳳翔府擔任判官時,由於年少氣盛,常與時任太守的陳希亮發生衝突,但是很奇妙的是,他卻與陳太守的兒子陳慥非常要好。

後來,蘇東坡任期屆滿,舉家遷回汴京,之後就未曾與陳慥見面,直到宋神宗時,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赴任途中,竟再遇陳慥,這時候的陳慥,已經由昔日的花花公子、轉成隱居山林的傳奇人物,並被稱為「方山子」。

《全宋詞》中,有陳慥的〈無愁可解〉這一闕充滿佛性思考的文詞,代表著他晚年的心境:

天下傳詠,以謂幾於達者。龍丘子猶笑之。此雖免乎愁,猶有所解也。若夫遊於自然而托於不得已,人樂亦樂,人愁亦愁,彼且惡乎解哉。乃反其詞,作無愁可解雲: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問愁何處來,更開解個甚底。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著心裡。你喚做、展卻眉頭,便是達者,也則恐未。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歡遊勝如名利。道即渾是錯,不道如何即是。這裡原無我與你。甚喚做、物情之外。若須待醉了、方開解時,問無酒、怎生醉。

 

我家有河東獅

陳慥另一個舉世皆知的事蹟,則是來自於他的老婆——柳氏。她生性好妒,脾氣很差,陳慥宴客時,若請來歌舞妓助興,她就會醋勁大發,在內室拿起木杖向牆上猛力敲打,而且大吼大叫,完全不留給陳慥面子,蘇東坡還寫了一首開玩笑的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丹鉛;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雙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從此以後,「季常癖」、「河東獅」二詞,便被人引用不絕,成為懼內的代名詞。

除此之外,後人依此事蹟,更衍伸出許多陳慥與柳氏間的交鋒趣事。傳說陳慥以求功名為名,遠赴京城,但於此結識了蘇東坡,兩人常沉醉笙歌夜宴,柳氏得知此事,氣急敗壞,寫信騙陳慥已經幫他娶了四個小妾,並請陳慥回鄉。陳慥接到信,大喜,急急返家,沒想到這四個妾,醜不堪言,他只能包了厚禮遣送小妾們回家,然後乖乖在家中侍奉妻子一人。

另外,有次蘇東坡邀請陳慥一起去賞花。柳氏不放人,懷疑會有妓女同行,陳慥苦苦哀求,還賭咒說,「若有妓女,甘受責罰」,柳氏才答應讓他出去,但是她還是找人暗中窺伺,沒想到他們一行人確實找了妓女同行!陳慥一回家就被被罰跪在池子邊,最後還被柳氏杖責。

這些故事被後代編寫為中國古典傑出喜劇《獅吼記》,其中的〈梳妝〉、〈遊春〉、〈跪池〉、〈三怕〉,都是崑曲中令觀眾捧腹絕倒,而且有名的橋段。

丈夫的自由換得老婆的吃醋

除了陳慥與柳氏,歷史上還有很多丈夫與妻子針鋒相對的場面出現。

隋文帝楊堅的妻子獨孤皇后冰雪聰明,除了有幫夫運之外,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但是她的暴烈作風,一樣令人很難領教。她曾經趁隋文帝上朝議事,不在後宮時,趁機打殺了文帝新納的美妾尉遲嘉華,逼得文帝口出「朕貴為天子,卻不得自由!」一語,而這可能就是華語中「自由」一詞的最早由來。

另外,唐太宗時的名相房玄齡的妻子房夫人,也是出了名的悍妻。據唐代人劉餗《隋唐佳話》記載,房玄齡位高權重,卻十分畏懼房夫人,當時唐太宗曾想賜美女給房玄齡做妾,但房玄齡卻再三推辭太宗好意。太宗知曉,故下旨給房夫人:「妳是要不妒忌而活著,還是寧可妒忌而死?」房夫人卻回答:「願妒忌而死!」並毫不猶豫喝下唐太宗所賜的毒酒,看到這一景況,唐太宗也不得不服氣!其實,所謂的毒酒,只是一杯醋,是太宗為了要恐嚇房夫人所下的騙局,沒想到性格剛烈的房夫人,不畏太宗之命,竟毅然喝下「毒酒」,這也是「吃醋」一詞的由來。房玄齡懼內的故事,竟成為唐代貞觀年間的笑談。


洋蔥觀點:PTT是捍衛配偶的權力表現

「河東獅吼」的故事,說穿了其實就是女性在婚姻關係中,捍衛屬於自己的配偶權力的故事。用現在的眼光看這些故事,可能覺得啼笑皆非,但是事實上這些故事背後都隱含著女性求生存的辛酸歷程,故而發展出我們現在看到的辛辣故事。

無論是柳氏、獨孤皇后或房夫人,她們的所作所為都傳遞出一個訊息:「我就是要當你的太太,這個權力不容他人分享!」當然,一樣的概念,有不一樣的表現手法,柳氏透過羞辱老公或羞辱他人的方法來達到目的;獨孤皇后犧牲了他人的性命,以成就自己的目的;房玄齡的老婆帶著犧牲生命的悲壯情懷「吃醋」,連皇帝也不得不對她側目相看。

換一個角度,此些捍衛婚姻主權的思想,若由男人表述出來呢?如果這些故事的男主角反過來用自己的堅定行為對配偶表示:「我就是要當妳丈夫!」相信這些女性一定會感動到無以復加,忠貞不二吧!所以,在我們用戲謔的角度看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時,同時也應感受此些人物,其所展現的真性情。

從這些故事,則可衍生討論人們常說「好男不跟女鬥」與「驚某大丈夫」這兩句話。擁有一個強勢配偶的男性,往往會被描繪成「懼內」,為了平衡一下,他們自己多喜歡用以上這兩句話來自我調侃。

寫到這裡,我則想到近來我們常透過媒體看到馬英九先生及其夫人周美青女士,雙雙出現在公開場合中,周美青女士常對總統先生做出一些較為強勢的動作,並常為記者們大書特書。這些被大眾解讀為「懼內」的行為,是否會有損於馬英九總統身為國家領袖的威信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夫妻間相互尊重的表現。

有些男人私底下對於配偶非常順從,但是在公開場合上面就會拉不下臉,擺出一副「男人說了算」的容貌;但相對於此,倘若一個男人不吝於在公開場合中,對於屬於自己私領域的配偶,仍舊表現出尊敬與順從之意,那麼不正代表他在公開的場域上,人際關係可以經營得更好,更能拓展人脈,不是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入怕老婆俱樂部PTT,無論對於自己的婚姻關係的經營或者在社會上的人際互動,其實都是利多於弊的。


Wendy說:為勇於表達,捍衛自我權利的女性鼓掌

在過去社會風氣相對較為封閉的環境中,若有位肯捍衛自己在家庭中地位的女性出現,雖然表現的手法有爭議性,但是還是值得鼓勵的。

在過去傳統的傳統社會規範下,女性們皆要穿上三從四德的外衣,扮演賢妻良母的角色,對於丈夫合法的外遇行為,她們難以提出異議,甚至在許多似是而非的社會價值上,還要扭曲自己立場,做出違反自我價值的作為。

但在「河東獅吼」之類的故事中,出現的「柳氏」們,她們卻不一樣,她們不願選擇沉默;她們用許多方法告訴丈夫們:「我不喜歡!」「你不能這樣做!」

像房玄齡的老婆,她其實是用生命,來捍衛她身為老婆的權力,這種敢愛敢恨的作為,雖然不會被由男性主導的歷史書寫列入「列女傳」,但是身為一個現代女性,看到一位1400年前的前輩,就有如此自覺的想法,真是為她喝采!

當然,房玄齡的老婆是較為理性的,而陳慥的老婆柳氏則行動較為粗糙,她讓老公當面難堪,並讓他對自己產生的難以言喻的恐懼感,這種作為就太OVER了,並不值得鼓勵。但是,她的動機我不認為有何不對,只是作法上要有所修正。

不管在過去、在現代,女人都不會是男人的附庸,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一起成長。



全文出處:
http://blog.sina.com.tw/yang1963/articl ... yid=585854
回覆文章

回到「★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