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朱見深是明朝的第八任皇帝,他即位過程多舛,歷經兩次廢立,最後還是因為他的父親復辟成功才又將他立為皇太子。
不過,與他的皇帝事業相比,他的私生活則更令人感興趣。他終生的愛人竟然是一位大他近二十歲的女性,而且在那個專制的年代,他獨排眾議,執意與她相戀,除了是場奇特的姐弟戀之外,更是少見的自由戀愛!
朱見浚(1447-1487),史稱明憲宗,又稱成化帝,為明朝的第八個皇帝。他的父親是明英宗,就是那位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的明朝皇帝。
離奇的兒時遭遇
明正統14年(1449)爆發令人震驚的土木堡之變,時任皇帝的明英宗朱祈鎮因誤信閹言,御駕親征,沒想到竟被入侵的瓦剌俘虜!朱祈鎮的弟弟朱祁鈺本來是監國,在那個危急的時候,大臣于謙為安定民心士氣,支持朱祈鈺即位,即明代宗。但是,本來身為皇太子的朱見浚就倒楣了,被廢為沂王,並被遷離京城,成為一個沒有實權的貴族。
不過,也算老天有眼,可憐他這個倒楣的王子,後來瓦剌放明英宗回來,又在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順利復辟,朱見浚又被立為皇太子,而後改名為朱見深!但由於幼年就被捲入皇位之爭的漩渦中,朱見深的精神壓力很大,還留下了口吃的毛病。
明憲宗的事蹟中,最為後人稱奇的就是他與萬貴妃的一段情。一般說來,皇帝立后要經由一段正式的程序,能夠被立為皇后的,無非是皇親國戚的女眷,足以母儀天下、懿德流芳的女人。而這個人選,通常要經由皇太后或朝廷耆老來決定。
一旦立后這件事情出現瑕疵,小者後廷不睦,大者可是會造成國家大亂,不可不慎重!比如說,在萬曆年間發生的明朝三大案之一的「移宮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後廷不睦,而造成朝野紛爭,黨爭劇烈,差點釀成大禍。
與相差十九歲的保母相戀
朱見深這朝也是一樣,他雖曾有四位皇后,但是他真正愛的卻是一個大他十九歲的女人——萬貞兒,史稱「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俗稱萬貴妃。她並不是陌生人,正是朱見深小時候的保母。
萬貞兒的父親是個被發配邊疆的罪犯,所以她在幼年就被送入宮內作宮女。在朱見深小時候因為捲入宮廷紛爭,四處遷移,而萬貞兒始終陪在他身旁,陪伴他長大,不離不棄。雖然她只是個保母,但是將朱見深哄的服服貼貼,久而久之,朱見深便與萬貞兒墜入情網。稗官野史中也曾經記載,在朱見深登基前便已與萬貞兒私通。
朱見深即位之後,封萬貞兒為貴妃。萬貴妃雖然是平民出身,但是她並不像平常人般敦厚,相反地,她非常心狠手辣!
可是,當年明英宗還在世的時候,已經幫太子朱見深找好吳氏、王氏、柏氏,準備從其中選一位來當他的皇后,沒想到還來不及決定,明英宗就過過世,後來,憲宗的媽媽周太后決定以立吳氏為后。
為保地位 扼殺諸子
萬貴妃那時候已經三十五歲,雖然心知此生當皇后無望,不過卻想對朱見深進讒言,想廢掉吳后!在成化二年時,萬妃終於早吳后一步,生下皇長子,萬貴妃以為此番立后有望,但不幸,皇長子早夭,憲宗和萬貴妃都非常悲痛。萬妃後來沒能再生孩子,所以對其他可以生育的妃嬪很痛恨,毒殺了憲宗好幾個兒子。甚至差點殺了未來的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
萬貴妃多年來工於心計,勾結內宦外臣,連憲宗也無法阻止。但她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漏掉朱祐樘,心有不甘的她,先在成化十一年(1475)串通太醫毒死了朱祐樘的生母紀氏。同年十一月,朱祐樘獲冊立為皇太子,萬貴妃再用盡方法百般想廢掉朱祐樘的太子之位,但都不能成功。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萬貴妃猝死。明憲宗非常傷心,輟朝七日。過了不久,同年八月,明憲宗也隨之駕崩。
洋蔥觀點:某大姊真的是金交椅嗎?—從各個不同角度看女大男小的姐弟戀
在原始部落社會中,「女大男小」的兩性配對結構才是部落社會中的主流,但是為何到現代,轉變為「男大女小」的發展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嘗試從身、心與社會環境三方面來解讀。
從生理與心理的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女生的心理年齡多比男生早熟,許多女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就進入青春期,現代更有些小女孩甚至推前到小學四年級就開始發育;而男生可能要到國中後期才開始發育!在此情況下,小女孩對於同年齡男生的印象都覺得「好幼稚!」對於同年齡的男生缺乏互動的興趣,反而喜歡與同為女性的朋友親近,這也是所謂心理學「同性期」的階段。由此看來,女生很早就會感受同年齡的男生的「心理成熟度比她小」,甚至排斥之,而男生自然會去找較比較願意和他溝通的年輕女孩在一起。
再者,從整體社會態度與價值觀分析。當社會以男性為中心,將女性物化後,男性尋找對象時,多認為尋找年輕的伴侶,才能夠彰顯男性的優勢;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看,現代女性的適婚年齡約在22到28歲間,若維持女大男小的關係,那麼男性年齡可能不到20歲,如此看來,缺乏經濟的基礎,很難維繫支撐家庭。這也就是為何老一輩人常對已屆適婚年齡的男人說:「工作固定下來,就準備結婚囉!」從以上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現代社會轉而演變「男大女小」兩性關係發展的脈絡。
但也許有人會問,姐弟戀的發展是不是一種戀母情結的延續?從心理精神醫學觀察,確實有其部份立論的基礎。
仔細觀察生活與人類成長演化的過程,我們可以看見佛洛伊德之「戀父」或「戀母」情結心理發展存在的情況。從人類社會最小的核心單位家庭談起,三歲孩童,進入佛洛伊德講的性器期(phallic stage)後,便開始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高度的興趣,在一種學習、好奇與瞭解的過程中,我們從最親近的父、母開始連接,比如說,有些女孩會在幼時會模仿母親化妝、打扮,或者常常黏著父親,這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情況。
不過有一點需要釐清,所謂的「戀母情結」是「戀母」加上「情結」(complex),是一種整體的意涵,而很多人卻只看到「戀母」那個字詞,繼而疑惑的問:「怎麼會說我愛上母親呢?」這都是因為忽略了「情結」的內在意義所致。
在精神醫學臨床個案上,確實也會發現很多戀母、戀父情結的行為表現,像有些女性,其父親是酒精依賴的家庭暴力患者,但此女性成長後,往往又嫁給另一個酒癮患者,像是希望自己能完成母親未能成功感化爸爸的心願;同樣的,我們也常看到很多男人娶老婆是娶個和媽媽同樣是愛批評、過度干涉自己生活的「小媽媽」。
在歷史上,明憲宗的戀人萬貴妃在其生命後期出現嗜殺的行為,在精神醫學裡面至少可以解釋為「嫉妒意念」,甚至也要考慮是否已達「嫉妒妄想」的程度!所謂「妄想」,在精神醫學的定義:「個案對於不真實的信念會深信不疑!」現在看來,萬貴妃內在確實存在不安全感,她擔心自己的身份地位不保,又擔心明憲宗會愛上別人,所以就要想盡辦法除掉周遭可能造成威脅的人,並產生無比的殺戮行為!
Wendy說:若兩人相愛,姐弟戀又何妨?
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女性10~14歲進入青春期,月經初潮,卵巢即開始發育成熟,其中卵泡發育成為成熟的卵子,女性一生中從青春期一直到停經期,真正能夠完全發育成熟並正常從卵巢排出的卵子只有400~500個左右,最佳懷孕的生理狀態在24~32歲。但男性的青春期比女性來得晚,從青春期後開始終其一生睪丸都能製造精子,但事實上精子產出的品質到30歲時才會達到最高峰,然後持續5年到35歲為止,之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品質下降。所以就繁衍後代的觀點來看,女性早熟確實會大於男性4~5歲,或是兩者年齡接近。
男人的睾丸激素雖然進入青春期後終其一生都能製造,但在30~40歲到達頂峰,到40歲就開始走下坡;女人對性的需求相較上會延續較長的年齡,對於35歲熟女和正處於強壯、青春活力25歲男性配對,自能達成一種完美結合的狀態,特別是在工商社會,少子化的生活方式下,當傳宗接代不在是兩人關係的重要需求,女大男小的結合,自然可以成為兩性關係發展的選項之一。
看歷史上萬貴妃與明憲宗的愛情,會讓我聯想到臺灣早年社會的「童養媳」,其狀態即有如現存的姐弟戀。只是這段戀情,因無法生兒育女的萬貴妃,在強烈幾近變態嫉妒心與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持續衍生了殺機,繼而讓這樣的女大男小的戀愛故事,轉而變成悲劇。
不過,也許有人會覺得明憲宗與萬貴妃這樣相差十九歲的戀情實在太誇張了,但我個人並不覺得女大男小的關係會存在很大的問題,情感是只要兩人在一起,能夠珍惜這樣的相處就好,又哪裡會要在乎社會的觀點或看法呢?而且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如果一個男人願意娶一個超過他五歲以上的女生,相對來說,我會認為他是比較成熟的,因為這位男人在心態上不是單純迷戀女性的青春肉體,而是在人格上他會真正喜歡上或欣賞更成熟伴侶的某一點,不在乎世俗眼光,只在乎伴侶間的愛意,這樣的兩人關係不也是很美好的存在嗎?
全文出處:
http://blog.sina.com.tw/yang1963/articl ... yid=587170
從現代的敗犬女王看明憲宗與萬貴妃的姐弟戀
歡迎大家來聊天,這裡不討論健保,大家放輕鬆,什麼都可以談,都可以來聊聊,但是政治相關文章不要在這裡談!
版主: 版主006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