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整案輸出 經濟再躍進 施振榮
·
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國內生產毛額(GDP)其兩大主力民間投資及外銷近年已有萎縮的現象,就台灣經濟長期的發展來看並不樂觀,如果長期朝此繼續發展下去,而未能採取有效行動,對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將有重大的影響,台灣也會被邊緣化。
以整案輸出 救GDP成長減緩
為了要帶動台灣的外銷及新的投資,我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及想法─「從產品輸出到整案輸出」,以此整合台灣現有之優勢來帶動新投資及高附加價值之外銷,相信將會有助提升台灣的GDP的成長動能。
製造業的設備投資是台灣過去民間的投資主力所在,惟隨著半導體與面板等產業發展慢慢成熟,未來在設備方面的投資成長有限,而屬資本密集的石化業又因環保問題卡住,在製造業的投資成長逐年減少下,要彌補這塊減少的投資實屬不易。
在此情況下,我認為只有以擴大服務業在國內的投資,同時以服務業對外整案輸出,方能解決台灣GDP成長減緩的問題,同時替代產品外銷及民間投資的萎縮。
服務業國際化 挑戰比製造業大
「整案輸出」是將台灣的服務業國際化,這也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服務業在愈先進的國家其所占的比重愈重,但在國內因市場規模小,發展相對有限,要有所發展,就必須整案輸出,並在海外市場有效複製。
此外,服務業的特質就是要在市場的所在地做服務,因此服務業要外銷並不容易,即使以整案輸出的方式外銷,也需要整合當地的人,如此才能在市場所在地進行複製,這樣的挑戰比製造業更大。
因此如要克服這樣的挑戰,就需要以Total Service Solution的方式整案輸出,整案包括創新的生意模式、資通訊的服務平台、管理作業流程、人員的教育訓練、品牌的經營等整體的經營知識。
政府由「管制部」變「開發部」
至於以整案輸出在國外複製台灣服務業的成功經驗,則可透過與當地合作夥伴合資或和當地經營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如此才能有效複製,並在當地市場擴張業務。
為達成台灣以服務業整案輸出再創新局的目標,台灣有必要重新整合現有的資源,在台灣進行創新服務的研發,這將是一段漫長的試誤過程,同時也要承擔失敗的風險,但相對一旦朝此方向努力,就能立即對台灣的生活品質提升有所改善,台灣也將馬上受惠,日後再以此成果做為典範進一步整案輸出,複製到國際。
過去服務業在各地都有保護主義與當地的規範,如醫療業、金融業、流通業、交通等領域,但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國服務業均已慢慢朝自由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我也建議,自由化後對國際競爭,台灣自己更要提升服務業的水準,才能不受來自外界競爭的影響,並有能力至海外擴展業務。
我認為,面對全球化的大趨勢來臨,為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及人民的生活福祉考量,台灣和服務業有關的部會,除了扮演維持市場秩序健全的角色外,應更積極以產業發展為推展政策的重點,尤其應以國際化做為施政的重大目標。相關各部會的心態也要由「管制部」轉變為「開發部」。
跨領域整合資源 新的服務模式
「整案輸出」希望台灣以領先的做法,以台灣的經驗為典範,將整個ICT(資通訊)的運作平台及所需的設備,包括台灣高科技的產品與創新的終端機等,以及整合很多的經營知識的軟體亦在此平台,在服務時有效控制品質、成本、效益,以整案輸出到海外,這會成為一種新的服務模式。
台灣各領域有很多有經驗的人,可以提出有效的新服務模式,並在台灣實驗,經過市場的驗證及修正調整,納入客戶實際的反應後,變成相對完整的經營知識。並且在此過程中,和消費者及市場進行溝通,由小而大逐漸建立起品牌形象,再到海外複製。
建立起品牌形象 再複製到海外
惟過去台灣在整合方面的能力與經驗相對較弱,加上寧為雞頭各自為政的文化,可能是推動時面臨的挑戰,但只要能制定出共同利益的機制,整合不同領域的最佳資源,讓不同領域的參與者能共同分擔風險並且分享利益,相信仍可有效來推動。
最後,我也提出幾個台灣值得後續來推動整案輸出的領域,包括醫療領域的醫院管理顧問、連鎖專業醫院、健檢或照護;金融業;流通業的量販店或便利商店;餐飲服務業;電子書產業等。且在整案輸出的過程中,亦能加將台灣的產品納入,絕對有利於台灣長期的發展。(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
FW:服務業整案輸出 經濟再躍進
版主: 版主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