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察】 聽,亡國詩 劉進興 2009.10.10
雙十前夕,國家音樂廳演出「第三首亡國詩-李子聲歌樂作品展」。
雖然不懂音樂,這樣的題目觸動了我的心弦。坐在一群看起來像音樂系師生的興高彩烈中,獨自浸入古今亡國者的淒厲歌聲中。
* * * * * * * * * *
作曲家李子聲,任教交大音樂研究所,他將詩詞入樂,包括宋末蔣捷的〈虞美人〉,南唐馮延己的〈采桑子〉、〈謁金門〉、〈鵲踏枝〉,新詩〈時間的砂河〉、〈月〉、〈劍士〉、〈在一隻琵琶裡〉,〈兩首亡國詩〉,以及新作〈第三首亡國詩〉。
第一首亡國詩是杜牧的〈泊秦淮〉,寫晚唐上位者昏庸荒淫,感傷國之將亡: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第二首亡國詩是李煜的〈破陣子〉,寫金陵淪陷,亡國之君狼狽出降時的悔恨與悲哀: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第三首亡國詩〉包括史學家陳寅恪的〈臨老〉、〈又附樓船〉、〈青鳥〉三首:
〈臨老〉寫他在北京經歷蘆溝橋事變,後來到香港恰逢太平洋戰爭爆發,又在北京淪陷前夕,與胡適等人搭機南逃的心情。到南京後,陳寅恪未隨胡適到台灣,而於次年轉赴廣州嶺南大學任教。
臨老三回值亂離,蔡威淚盡血猶垂。
眾生顛倒誠何說,殘命維持轉自疑。
去眼池臺成永訣,銷魂巷陌紀當時。
北歸一夢原知短,如此匆匆更可悲。 (1948年12月)
〈又附樓船〉寫由上海乘船到廣州,顛沛流離之情,比17世紀因為宗教迫害逃到美洲的Mayflower清教徒還慘。
又附樓船到海涯,東歸短夢不勝嗟。
求醫未獲三年艾,避地難希五月花。
形貌久供兒女笑,文章羞向世人誇。
毀車殺馬平生志,太息維摩尚有家。 (1949年1月)
〈青鳥〉寫於1949年8月。那年4月21日共軍渡過長江,23日南京城破,8月5日美國發表白皮書,指責蔣家腐敗,軍隊喪失鬥志,政府被人民唾棄。詩中的「胡僧」指美國。「無醬」典出〈魏書蕭衍傳〉,即「無將」,暗喻國民黨將領一路投降,蔣家王朝潰敗。詩中充滿亡國之際人民的憤怒與絕望。
青鳥傳書海外來,玉箋千版費編裁。
可憐漢主求仙意,只博胡僧話劫灰。
無醬台城應有愧,未秋團扇已先哀。
興亡自古尋常事,如此興亡得幾回。 (1949年8月)
三個朝代,都是皇帝無能,人民承受亡國之苦。但蔣介石因韓戰而鹹魚翻身,解除了當年讓陳寅恪欲哭無淚的困境,還揚言要反攻大陸。李子聲的父親李健是軍中音樂家,雄赳赳氣昂昂的〈九條好漢在一班〉,就是他的作品。
年紀輕輕的李子聲為何會創作「亡國詩」組曲呢?1991年的〈兩首亡國詩〉也許反映了上一代深沈的亡國意識,但〈第三首亡國詩〉寫在2009年,恐怕已非緬懷,而是預告了。
李子聲說他父親想的是「何時要光復大陸?」這一代則必須「思索有生之年能否不要看到中華民國滅亡。」讀到這句話,讓我想哭。決定去聽這場演場會。
* * * * * * * * * *
五音不全的我,當然沒有資格評論音樂的部分。但難免有感覺與感想。
在我想像中,詩詞入樂應該像〈紅豆詞〉那樣,旋律抑揚頓挫,比朗誦更順口及順耳: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 ……
但音樂家顯然不滿足我那種傳統的想法。他用小提琴、長笛、單簧管、豎琴製造一種讓人神經繃緊的風雨飄搖感。〈兩首亡國詩〉中,淒厲的女高音破空而來,煙-籠-寒-水-月-籠-沙,斷-斷-續-續,不是一般歌曲的流暢,倒有點像在唸旁白。商-女-不-知-亡-國-恨,鬼魄妖魅般的呼喊,在器樂旋律中跳出來;猶-唱-後-庭-花-花-花-花--,好幾個音節的花腔,亡國之痛,藕斷絲連,此恨綿綿無絕期啊。
古代的詩詞應該不是這樣唱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捧大碗,一翻而盡。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狂詩悲詞必一氣呵成,音律不準又何妨。
原來音樂家有意作詩與音樂的新交配實驗。樂器不再是歌的伴奏,歌成為樂器的一部份。〈第三首亡國詩〉中,陳寅恪的詩甚至只有片段,男中音斷斷續續,有時重複地,在器樂音中出現,非常具有戲劇性:
臨老三回值亂離--眾生顛倒--殘命--如此匆匆
又附樓船到海涯--又附樓船--避地難希--避地難希五月花
青鳥傳書--可憐漢主--無醬台城--興亡--尋常—興亡—
尋常--興亡--尋常--興亡--興亡--尋常--得幾回。
歌聲,猶如風中的斷弦,猶如逃難大海中的呼喊。恐懼、憤怒、與怨恨,在沈沒的海面上繞耳不絕,乃至千百年。
作為與杜牧、陳寅恪(不包括李煜)有同感的受害者,我覺得,李子聲大膽的聲音戲劇實驗,精準地傳遞了亡國前夕,人民的焦慮。
希望,不要再有〈第四首亡國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劉進興
躲藏世界: http://blog.roodo.com/cjli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W: 2009.10.10 【台灣觀察】 聽,亡國詩
歡迎大家來聊天,這裡不討論健保,大家放輕鬆,什麼都可以談,都可以來聊聊,但是政治相關文章不要在這裡談!
版主: 版主006
-
- 部長級
- 文章: 7228
-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16, 2007 5:13 pm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