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的「醫牙學歷甄試」把關甚嚴,過去在東南亞等非9大區國家讀醫的學生,回國以後都要先通過此甄試,7年來過關的比率僅5.9%,今年只有13人通過甄試。
但波蘭、匈牙利等國在4年前加入歐盟後,即躋身獲我國學歷認證的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香港等9大地區,回國後可直接參加國考。
過去7年來,以境外學歷參加國考平均每年有162人,平均53人取得醫師執照,通過率達3成以上。
據了解,醫師國考過去主要是針對在國內讀醫的學生而設,因大學醫學系本來就很難考,學生素質經實習等層層把關,國考只考選擇題,相對較簡單。且在波蘭等國讀醫學生未經過臨床實習,回國後就可直接考國考,醫界人士多憂慮把關不嚴,將影響我國醫療品質。
醫師公會聯合會常務理事何博基指出,修訂醫師法第四之一條的重點就是,包括歐盟等9大區等所有在國外讀醫的學生,回國以後都必須經教育部二階段學歷甄試(含基礎及臨床醫學筆試與實務口試),還必須在國內的醫療機構實習期滿,成績及格,才能夠參加醫師國考、取得醫師執照。
在留學代辦公司的強力推銷下,赴東歐讀醫的學生近年激增。我國駐波蘭文化組調查,3年來赴波蘭學生每年約增100人,今年達654人,其中9成7都攻讀醫學系及牙醫系,其中不乏望子 成龍的 醫師子女。
涂醒哲表示,考量到已前往東歐讀醫的人數不少,可在修法時訂出「落日條款」,不溯既往。
http://www.amccc.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