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經濟學》到分院看病 比總院省錢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Martin
V1
V1
文章: 1116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13, 2006 6:42 pm
來自: 北台
聯繫:

就醫經濟學》到分院看病 比總院省錢

文章 Martin »

景氣持續低迷不振,年過半百的老陳被公司無預警資遣,成為中年失業男,深怕坐吃山空的焦慮全寫在臉上,能省則省,節儉到了極點。有次他血壓突然飆高,想掛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的號,卻掛不上,無意間從網路上發現陳醫師另在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開診,於是立即掛號並出門就醫,結帳時才花150元,足足比到台北榮總看診省了三、四百元,樂得他逢人直誇「賺到了!」

老陳指出,他到台北榮總讓陳醫師看病已有一段時間,也習慣了每次近五百元的醫藥費。那天無意間轉到陳醫師在關渡醫院另開的門診,陳醫師的問診內容一樣,服務品質不變,處方藥物相同,且招牌笑容也不因地點不同而稍減,卻只花不到平常一半的錢。

陳肇文表示,關渡醫院是台北榮總向台北市政府標到的「公辦民營」醫院,看診醫師幾乎全由台北榮總派任。有些腦筋動得比較快的病患,早已不再到台北榮總掛他的號,改來關渡就醫,圖的就是省下一半的醫藥費。最近氣景變差,這種病患明顯增加,約占他每次診量的一成左右。

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梁子豪最近也常碰到這種病患,由總院轉到內湖分院掛他的號,看完診醫藥費只要兩、三百元,比到總院看病有時甚至可省四、五百元。他強調,除了因內湖分院屬診所性質,健保局規定給藥天數較少外,其餘服務內容不變。且因內湖分院空間寬敞,就診病患較少,容易掛號,問診時間長,醫療服務品質更好。

民眾可上網查看中意的醫師同時在哪些醫療院所看診,再選規模較小的那家掛號看診,較能省錢。許多大型醫院都有不少聯盟、合作醫院。

省錢重要,但陳肇文強調,醫療急迫性仍應擺在第一位。一旦出現急重症,還是要就近往大型醫院送,千萬別為了省錢而賠上健康,那就太划不來了。
頭像
truelovecoco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0820
註冊時間: 週六 6月 24, 2006 1:03 pm

Re: 就醫經濟學》到分院看病 比總院省錢

文章 truelovecoco »

所以以後只剩下1.醫學中心附設診所 2.大型連鎖診所
其他死光光 (窮)
大家意見如何?
頭像
MK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1964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6, 2007 1:47 pm
來自: HPLP部

Re: 就醫經濟學》到分院看病 比總院省錢

文章 MK »

truelovecoco 寫:所以以後只剩下1.醫學中心附設診所 2.大型連鎖診所
其他死光光 (窮)
大家意見如何?
不會啦...
當醫師這一個行業會有所謂的『人格特質』...
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病人族群的...
只是多or少而已...
se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2215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15, 2006 5:14 pm
來自: 遠的要命之島

Re: 就醫經濟學》到分院看病 比總院省錢

文章 se »

Martin 寫:景氣持續低迷不振,年過半百的老陳被公司無預警資遣,成為中年失業男,深怕坐吃山空的焦慮全寫在臉上,能省則省,節儉到了極點。有次他血壓突然飆高,想掛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的號,卻掛不上,無意間從網路上發現陳醫師另在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開診,於是立即掛號並出門就醫,結帳時才花150元,足足比到台北榮總看診省了三、四百元,樂得他逢人直誇「賺到了!」

老陳指出,他到台北榮總讓陳醫師看病已有一段時間,也習慣了每次近五百元的醫藥費。那天無意間轉到陳醫師在關渡醫院另開的門診,陳醫師的問診內容一樣,服務品質不變,處方藥物相同,且招牌笑容也不因地點不同而稍減,卻只花不到平常一半的錢。

陳肇文表示,關渡醫院是台北榮總向台北市政府標到的「公辦民營」醫院,看診醫師幾乎全由台北榮總派任。有些腦筋動得比較快的病患,早已不再到台北榮總掛他的號,改來關渡就醫,圖的就是省下一半的醫藥費。最近氣景變差,這種病患明顯增加,約占他每次診量的一成左右。

國泰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梁子豪最近也常碰到這種病患,由總院轉到內湖分院掛他的號,看完診醫藥費只要兩、三百元,比到總院看病有時甚至可省四、五百元。他強調,除了因內湖分院屬診所性質,健保局規定給藥天數較少外,其餘服務內容不變。且因內湖分院空間寬敞,就診病患較少,容易掛號,問診時間長,醫療服務品質更好。

民眾可上網查看中意的醫師同時在哪些醫療院所看診,再選規模較小的那家掛號看診,較能省錢。許多大型醫院都有不少聯盟、合作醫院。

省錢重要,但陳肇文強調,醫療急迫性仍應擺在第一位。一旦出現急重症,還是要就近往大型醫院送,千萬別為了省錢而賠上健康,那就太划不來了。
醫師和病人,甚至記者,聯手破壞分層醫療,轉診的精神
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比較貴,是因為申請的金額高出很多
基於使用者付費,所以要多付一點,雖然也只付差額的兩三成而已\
否則,下次乾脆請醫學中心標下診所好啦
高貴藥照開,民眾只要付150元ㄟ.... (cheer)

要不就是這位病人的病情不嚴重,根本不應第一次就到醫學中心就診
要不就是這位醫師把地區醫院當醫學中心使用
記者要探討的是這兩種情形才對吧
前者要落實醫療分級,不要一有病就往大醫院跑
後者應檢討跨級,尤其跨很多級醫療支援的合理性,至少也不要鼓勵醫學中心醫師紛紛到地區醫院兼差,用醫學中心的費用申報~~美其名為節省病患負擔,其實是危害健保財務吧!!
回覆文章

回到「醫療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