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7位離島地區及原住民高中生考上了公費的「師保生」,畢業後就可回故鄉當老師,但結果卻只有1位真正就讀,其他6人又去考可當醫生的「醫保生」且獲錄取,嚴重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權益。
甄試聯合委員會決修改明年的成績採計方式及放榜日期,要求學生提早做出決定,不要考上又放棄。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指出,「師保生」過去都採計學測成績,且在4月底就放榜,但有些錄取學生又跑去考指考,再用指考成績申請成為「醫保生」,能當上醫生、就不當老師了。
擔心備取考生以金錢賄賂正取生不去報到,因此,師保生一向無備取制度,錄取考生考上卻不去讀,又把名額都占掉了,令委員們十分生氣。
為解決這個問題,委員會決定,明年開始,師保生將與醫保生同樣採計指考成績,且同時放榜,但如此一來,還是無法完全防堵兩邊都考的學生。
在多元制度下,無法限制學生只考一種,委員會還將進一步開會討論,要求學生一旦決定報考並錄取、就不能放棄。
---------------------------------------------------------------------------
很多人說現在醫療環境惡劣
但是想當醫師的人還是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