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繽紛】臺語稱名用法
人際間的互動臺語,最重要的就是互稱姓名,有時候被稱呼覺得很舒服,喜歡人家這樣叫他,有的人被稱呼覺得不舒服,不喜歡人家這樣叫他。
通常低年齡的人稱呼高年齡者,不能連名帶姓,多數不稱姓只叫名字後面再加輩份或職稱,例如:50歲的王貞昌,60歲以上的人可以叫他王貞昌(姓+名)或只叫名,如果40歲以下的人必須要叫他貞昌兄、貞昌叔,或貞昌老師或貞昌醫師。(例外:低年齡者如果是高身分地位,高年齡也不可只叫他名,應加職稱)。
如果同一宗族內互稱,以輩份稱呼,所以族親內,往往會有大人叫小孩xx叔,或xx叔公,實際上在這情形下,互不叫者多,雙方就直接講話,不必先叫。
結婚後的女人稱呼親友,泉州習慣與丈夫一樣稱呼親友,但是漳州習慣必須降一級稱呼,和自己兒子同一級別稱呼親友。例如:丈夫的二叔,她就要稱二叔公。
臺語的暱稱呼與身分稱呼
1. 「阿」;名字前面加「阿」成為暱稱,但不稱姓:
例如:阿輝ㄚ(李登輝)、阿扁ㄚ(陳水扁)、阿中ㄚ(陳時中)
暱稱的「阿」,中國人是貶抑稱呼,譬如:阿貓、阿狗、阿花。像:馬英九不能叫他阿九ㄚ,這樣有輕視含意。
2. 「職業」;名字前面加上職業,是臺語常見稱呼習慣,通常指第三人的稱呼,如果當面這樣叫是有但少見。不是褒貶,是禮貌問題。
例如:剃頭得ㄚ(理髲師)、司公坤ㄚ(司公sai kong)、裁縫樹ㄚ(裁縫師)、豬肉松ㄚ(賣豬肉)、肉丸福ㄚ(賣肉丸)、金仔財(金店)
3. 「外貌」;名字前面加上他的外貌,也是常見稱呼習慣。
例如:大頭萬ㄚ(頭大)、缺嘴郎ㄚ(缺喙khi4 tshui3)、歪頭修ㄚ(頭歪歪)、大肥福ㄚ(肥胖)、目鏡雄ㄚ(戴眼鏡)、矮仔財(矮個)
4. 「貶抑詞」:把貶抑詞加在名字前,以醜化他。
例如:鱸鰻龍ㄚ(流氓)、賊仔炳(小偷)、痴哥徹ㄚ(tshi ko風流)
【五彩繽紛】臺語稱名用法
版主: 版主021
Re: 【五彩繽紛】臺語稱名用法
請問老仙
我家長輩說過
稱謂+「仔」,代表不是「真的」 (有血緣關係)
阿叔 = 爸爸的弟弟......
阿叔仔 = 沒有血緣的叔叔 (如隔壁鄰居......)
是否有此分別
我家長輩說過
稱謂+「仔」,代表不是「真的」 (有血緣關係)
阿叔 = 爸爸的弟弟......
阿叔仔 = 沒有血緣的叔叔 (如隔壁鄰居......)
是否有此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