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終戰70多年來,台灣社會發生過二件瘋狂事件,一件是昨天所講的布袋戲史艷文,本集講第二件是「大家樂」。這兩件事影響台灣社會是非常深遠的。
民國74年起,台灣人因開始有錢而興起了一種金錢遊戲,稱為「大家樂」,稱它為瘋狂事件是因為全國男女老少人人皆參與,時間長達三年之久,迄今,「明牌」、「摃龜」已成為日常用語。
大家樂有一人當組頭,招攬一組100人會腳,對獎愛國獎券4支頭獎號碼的尾2字,也就是說,未中獎96人的賭金給4個中獎的人平分,睹資可大可小,有豪賭者一支數萬或數十萬元,小學生賭小,一支1元或2元。
大家樂是對獎愛國獎券的開獎,每個月5、15、25開獎三次,因為愛國獎券已發行3-40年,有絕對公信力。其實,開獎是以一種機器搖出,很難作弊,但是在那瘋狂年代,大家都相信有明牌。
所謂明牌就是事先知道開出號碼,那麼誰能事先知道號碼?就是議員、神明、鬼怪、作夢、痟仔亂語、車禍號碼、飛機掉下來日期….. ,明牌多得不勝枚舉,號碼中了就是明牌有靈,沒有中叫做摃龜(kong3 ku)。我有一位同業每晚一、二點就到公墓去睡,夢到的號碼就是「鬼明牌」,因為其中一次中獎過,結果他在公墓睡了一年多,最後是「走路」(tsau2 loo7)。
大家迷信明牌,捕風捉影、求神問卜,全國男女老少甚至博士教授也瘋狂,許許多多的人沉溺於大家樂,人人都想一夕致富,以致工作能力降低,搶劫、命案、偷竊、離婚、綁票…. 接踵而來,治安敗壞到可動搖國本的程度。
那時候政府可以下令停止發行愛國獎券就沒有大家樂了,可是愛國獎券是國家的一筆收入,何況又是殘障人士、單身老人的維持生計行業,在兩難之下最後在民國77年1月還是下令停止發行愛國獎券,大家樂才消失。
【想啥就講啥】戰後台灣二件瘋狂事件之二--大家樂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