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臺灣歸中華民國接收,也是四百年的臺灣文化,改變最多的一段歷史。日前,筆者有談到臺灣文化改變最多的是語言與佛教信仰,今天再來談臺灣料理也是改變很多。
臺灣、中國都是漢文化,但是料理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原因一來臺灣離開中國超過百年,文化已慢慢改變。二來臺灣屬閩粵文化,也就是越族文化,越族文化是屬中國邊陲文化,飲食習慣閩粵人和中原人有很大差距,加上臺灣為他國統治多年,當然差別就更大。
臺灣與中國最基本的飲食不同,臺灣人是米食文化,而中國中原人是麵食文化,尤其喜事料理,兩者差更大。
戰前,臺灣料理常常被稱為「湯湯水水料理」,臺灣料理何以湯湯水水料理,可能受到閩粵人的影響,因為閩粵地處南方熱帶,氣溫高,出汗多,須要補充更多的水分,所以料理也水分多。而臺灣文化與閩粵文化相近,料理當然也類似。
臺灣料理和中國料理最大差異,不只湯湯水水,而且碗數多。臺灣的喜事料理多者24齣(tshut4道),少者20齣,但中國料理就少很多。
這24齣佳餚中,通常封雞湯是第一齣,表示起家發財。其他有;鹹菜豬肚湯、摃丸湯、蛤蜊湯、鰻湯、魷魚蒜頭湯、腰子湯、鱉湯、大封肉、小封肉、鵝肉切、五柳枝…. 等等。過去農業社會,大家比較有時間,吃一餐24齣的喜酒起碼三、四個小時,加上喝酒、喝拳,一餐喜酒幾乎整天熱鬧滾滾。
戰後,來接收臺灣的是草鞋兵,文化水準低,影響臺灣飲食不大。但民國40年代後,隨老蔣避難來臺者,包括全中國各地的人,更有不少菁英,這些人影響臺灣的料理較大,也慢慢改變了臺灣料理文化。現在的喜宴多數10齣或12齣,湯類變少了,現在的臺灣料理和中國料理已不再有什麼大區別了。
【老仙ㄟ講世間事】臺灣料理24齣
版主: 版主021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臺灣料理24齣
謝謝老仙大大的說明
五柳這道菜要感謝咖大上次揪團吃,很多文化的東西真的是逐漸式微,很可惜
五柳這道菜要感謝咖大上次揪團吃,很多文化的東西真的是逐漸式微,很可惜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
- 院長級
- 文章: 17286
-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臺灣料理24齣
台灣24道料理,大約在民國50年代就沒有了,那年代的總鋪師如果是30歲,現在算來應該90歲以上的人了,猜想已經凋零完畢了。gary 寫:請問老仙
中南部餐廳
還有廚師懂得24道菜的料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