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的「化緣」(hua2 ian5)這個詞彙已快消失了,所以趕快把它再做復習,免得詞彙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
二戰前的臺灣廟寺,經營費用的來源,都是靠主持、和尚、尼姑辛苦的出去募化(捐),而戰後跟隨KMT避難來臺的佛寺,主持、和尚、尼姑是坐在廟寺裡,靠賣佛法,鈔票就大把大把的滾進來,戰前戰後,廟寺文化大革命,令人感慨萬千。
戰前的廟寺,僧人都要出外募化、乞食,廣結善緣,稱為化緣或稱托缽。其目的除了維持廟寺費用外,僧人可依循佛理修行,將惡緣化為善緣,度己度人,使一般人與佛結緣,達到教化功能。
記得小時候所看到的化緣;僧人在農民收獲季節(冬頭),挑著米簍(bi2 luah5)到農村挨家挨戶募化,農民在曬谷場就用鍤箕(tshiah ki)抔一些稻谷給他(1斗左右),他就給一張平安符和一包餅干答謝。一季可以募到的稻谷,足夠廟寺費用,只是太辛苦了。
戰後,跟隨KMT避難來臺的和尚、尼姑,除了語言不通外,他們也受不了到外面募化的辛苦,他們就使用軟法力賣佛法,民眾就自動拿錢去給他們,他們坐在廟寺內不必像過去臺灣僧人那種化緣的辛苦,鈔票就可滾滾而來。
賣佛法就是賣腦力。聽說,第一個發明佛法財源的,就是× × 山的 × 雲× ×,6-70年代,他是第一個發明「安太歲」的祖師爺。早期,安太歲都是把太歲爺安在自家神明廳,早晚拜就可保佑家運平安,這位祖師爺告訴民眾說,把太歲爺安在佛寺,效果更好,果然他的「安太歲」一砲而紅,有收不完的鈔票。
不到十年工夫,臺灣數千座的廟寺一家一家跟進,從此再也看不到僧人出外化緣了。不僅安太歲,接著安光明燈、安文昌燈、安財神燈、安斗燈…. ,戰前臺灣有一千多座廟寺,現在增加到三千多座,可能與「食好鬥相報」有關係吧!
【老仙ㄟ講世間事】化緣 安太歲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