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對朋友說,二戰前與二戰後,是臺灣廟寺文化的分水嶺,戰前,臺灣廟宇的主持都是文人仕紳(不包括外省來的四大山頭),戰後,臺灣廟寺的主持多數是角頭黑道,我這樣說,不是我有酸葡萄心理,事實是如此。
二戰前的臺灣廟寺,經營費用的來源,都是靠主持辛苦的出去募化(捐),而戰後的廟寺主持,是向跟隨KMT避難來臺的佛寺一樣,是坐在廟寺裡,靠賣佛法,鈔票就大把大把的滾進來,戰前戰後,廟寺文化差很大。
戰前,我記憶最清楚的廟寺主持都是文人仕紳,因為古早人很多不識字的文盲,尤其是老人,他們接到兒子到外地吃頭路,有事寫信回來,他們就拿去廟裡請主持幫他看,如果要回信,也拜託主持幫他寫。或是接到任何通知單、稅單、各種文書…. 等等,這些也都是請主持幫忙,所以古早的廟主持不只忙廟務,很多民眾求助的工作可能比廟務還要忙。
那麼主持做這些額外工作有什麼好處嗎?沒有啦。過去拜託人家做事,大多是央託式的,幫他看完信或寫完信,只有用嘴巴說「多謝啦」,不像戰後拜託人家做事都要錢,大事大錢,小事小錢。
當廟主持也沒什麼好康的,為什麼有人願意當,因為古早人心地善良,覺得幫忙人家做事就是在做「善事」、「做功德」,做善事做功德就可以「心安理得」,根本不會像現在的人說,做善事做功德,希望百年後到西方極樂世界。
民國六○年代後,外省佛教興起,他們發明;做法會、安太歲….. 等等,新臺幣就滾滾而來,原來窮兮兮的臺灣廟也跟上新潮流,家家廟宇都變成「很有錢」,只要有好康,角頭黑道就會覬覦,造成文人仕紳已不適合當廟住持。
現在臺灣的廟宇主持都由角頭黑道霸守,可能不是百分百,我猜想起碼一半以上「是」,真悲哀。
【老仙ㄟ講世間事】廟寺主持是文人仕紳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