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臺北參加親戚的壽宴,主人請我到主桌與他同坐,客人陸續的來,結果同桌的有一位中央級的部長,二位立委,其他是主人年紀大的親友,我覺得與名人同桌很憋扭,又不方便走開,只好既來者安之。
席間,那位部長及二位立委跟一般人一樣客客氣氣,讓我覺得跟他們的距離縮短了許多。同桌客人都說我八十多歲,尊我為「桌長」,每道菜都請「桌長」先動筷。我說,部長是大官,請他先動筷,他說,我們還年輕,應該敬老尊賢,我只好遵令不如從命。
這次的壽宴,給我聯想「敬老尊賢」這個古早人的禮貌用語。或許現在有人會說;為什麼要敬老尊賢?可能古早人認為老人閱歷豐富,經驗見識廣,可以把他一生的經驗傳承給下一代的人,所以老人才會受到尊敬。
可是,現在有些年輕人認為,凡事不一定依賴老人的經驗傳承,現在科學日新月異,可以從網路及各種媒體,就可以獲得前人的經驗。
我常想,古人數十年寒窗所學到的,今天的年輕人或許一年半載就可以學得還要好,所以今天的年輕人認為古人一生所得到的所謂寶貴經驗,在他們的眼裡不屑一顧,所以他們認為老人只會嘮叨,自以為是,不見得一定要敬老尊賢。
我雖然是一個老老人,但我並不會責怪現在年輕人的想法,或許有時候還認為「他們說的也是事實」。我常內心想,所謂「敬老尊賢」應該是敬老成分多於尊賢。因為老人生理機能退化,體力衰弱,人家的想法是「讓你」,真正發自內心的是敬老,而不是尊賢。
《禮運大同篇》:「....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使老有所終,應該是指照顧老人多於尊賢,所以說,敬老尊賢不再是一句成語,應該是敬老和尊賢分開講。
【老仙ㄟ講世間事】敬老尊賢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