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看到媒體報導,說在大眾運輸工具,年輕人佔據博愛座,不讓座給老弱病殘婦孺而引起爭執,尤其有些愛管閒事的旅客或司機會吼那些年輕人,有的年輕人愛理不理就起糾紛,愛管閒事的人自認為有正義感,吼他理所當然,但年輕人認為自己買的車票和老弱病殘婦孺的票等值,為什麼要讓座?
筆者雖然已是80多歲老老人,我還是覺得年輕人講得比較有道理,如果那些所謂正義感的人,以輕聲請年輕人讓座,年輕人還不讓,此刻再吼他也來得及呀。
這個所謂博愛座是二十世紀初,由芬蘭先有,大家覺得這辦法不錯,才推廣到全世界。剛開始是叫優先座(Priority seat),是老弱病殘婦孺優先,其實優先含意較窄,後來傳到各國,有的改稱博愛座(Courtesy seat),我們臺灣就叫博愛座。或許年輕人會說,我不讓你優先,我也不博愛總是可以吧,在法律上是可以說得通,反而吼他的人,在法律上站不住腳。
其實「優先」或「博愛」的說詞仍然含有一點點牽強,如果用「禮讓」可能比較合乎儒家傳統思家。所謂「禮讓」就要從教育做起,把一個人從小教育他有《禮運大同篇》的「…. 使老有終…. 」的觀念,把老弱病殘視同自己長輩一樣,車上任何座位都是博愛座了,任何人碰到須要的人,自然而然就會讓座。
臺灣是老人國,老年人口14.5%,公車上幾個博愛座是不夠用的。有一次我搭公車去臺中,所有博愛座都坐著老人,到水湳上來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手牽一個二、三歲小孩,我這個80多歲的老先生只好讓座。
【老仙ㄟ講世間事】車上座位都是博愛座
版主: 版主021
Re: 【老仙ㄟ講世間事】車上座位都是博愛座
臺灣是老人國,老年人口14.5%,公車上幾個博愛座是不夠用的
有個笑話
a: 先生, 麻煩讓座給我爸, 他70歲了....... (跪拜禮new)
b: 我75歲囉, 你說該讓? (挖鼻孔)
有個笑話
a: 先生, 麻煩讓座給我爸, 他70歲了....... (跪拜禮new)
b: 我75歲囉, 你說該讓? (挖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