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農業社會時代,工、商職業的人不多,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耕農。農民一年只有二次到三次收割才有錢,平時多數苦哈哈,要買東西不一定隨時身邊都有錢,即俗語說的「錢銀三不便」。
農民有錢是在農田二至三次收成時,也就是六月的一期稻、十月的二期稻,有的比較打拚(pha2 piann3)的農民有第三次雜糧。農民在刈稻後才會有錢,沒有刈稻就沒錢,所以有些農民就會做些其他副業,例如:養雞鴨、養豬、種菜、做手工…. 等,雖然這些收入不多,但多少對家計有彌補之用。
早期的農村都有甘仔店(雜貨店),他們都是賣些日常用品,農民日常生活買賣也都在附近甘仔店,除非有拜拜或子女嫁娶,這種大攤的才會上街大採購。
所以說,村民與甘仔店的關係是密切的,很多客戶都設有賒帳本,要買東西拿這帳本去買就可以了,不須帶現金,甘仔店就把每樣貨品記在帳本上,等稻作收成之後,糶稻谷有錢了再一次還清。
有的人比較有錢,他就現金買賣,但偶爾也會有「錢銀三不便」的時候,甘仔店准他賒帳,這種偶爾賒帳的人,老闆就暫時把它記在牆壁上。
過去鄉下的甘仔店都是土埆厝(thoo5 kak4 tshu3),牆壁是抹白灰(蚵殼粉),抹白灰光亮又乾淨,這種暫時賒帳的,就用黑色筆記在白牆壁上。從前的電池用完了,打開來就有一支約二寸長黑心,這支黑心就可拿來在白牆上記帳用。
暫時記在白牆上的帳,客人來還帳了,也用那支黑心筆把它劃掉。所以臺語臨時記帳叫做「佮我記踮壁ㄝ」,久而久之就變成記帳的代用語。
白牆壁上記多了,密密麻麻不是很難看嗎?不會的,過去的習慣,年底(農曆)就要重新抹壁一次,帳目也一切重來。
【老仙ㄟ雜談】記踮壁ㄝ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