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田瑞華、魏怡嘉台北報導〕讓小孩到兒童球池玩耍不僅要注意公共安全,也要注意衛生。消基會昨天公佈在台北市抽檢八個兒童球池的結果,經抽樣每個球池裡的三顆球作檢驗,來自三個場所的五件球樣品檢出大腸桿菌群,顯示環境受到細菌污染,容易存在致病細菌。其中於信誼基金會親子館球池則檢出病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造成皮膚傷口感染或腸胃不適症狀。
消基會表示,日前接獲民眾投訴,帶小孩子到球池玩耍,小朋友的手卻在球池裡摸到嘔吐物,主管機關應該注意球池的衛生問題。然而,目前對於球池環境和球本身的衛生,仍缺少規範和檢驗指標。消基會於是參照環保署公告的環境微生物檢測通則和CNS國家標準的食品微生物檢驗法進行取樣檢測。
對於調查結果,敏盛醫療體系經國總院副院長暨婦幼系總監周怡宏表示,在自然環境中,本來就存有很多的細菌,除非一些少數的致病株,家長不用太恐慌;但消基會呼籲,進入球池要多洗手,立意仍是對的,尤其是皮膚有破損及罹患疾病的小朋友更要避免進入,以免將病菌株留在球上。
信誼親子館 全面換新球具、定期清洗
被檢出球池的球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信誼基金會親子館則回應,信誼親子館已主動委託檢驗公司同步進行檢測,並於一星期前將易沾染的軟球全面更換新的光滑球面球具。也將採購全自動化洗球機具,定期清洗球具,且委託專業實驗室每個月作抽樣檢驗,他們樂見主管機關訂定明確可行的球池衛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