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臺語】原住民終將消失
版主: 版主021
【追蹤臺語】原住民終將消失
這篇文章非屬【追蹤臺語】的內容,但老仙ㄟ趁在今天八月一日「原住民日」,有感而發的借由本專欄談一些原住民的代誌。
老仙ㄟ小時候,大家稱呼原住民為「番仔」或「生番」,雖然我懂事之後,他們已不會殺人,但我們仍然稱他們是「生番」。雖然日治時代改稱他們為「高砂」,但臺灣人還是少有這樣稱呼,直到二戰時,日政府組織了「高砂義勇隊」4千人,他們在南洋勇敢善戰,建功無數,從此大家才稱他們為「高砂ㄝ」。
二戰後,老K政府改稱他們為「山地同胞」,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他們說,真正住山地者僅3成,「山胞」名實不符,他們積極主張正名運動,1994年8月1日終於正名成功,改稱「原住民」。2005年6月15日行政院院會通過8月1日為「原住民日」。後來2010年聯合國訂8月9日為「世界原住民日」,但臺灣非聯合國的成員國,我們就各過各的「原住民日」。
上世紀8-90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原住民各種運動接踵而來;還我土地、恢復傳統名字….. 等不一而足。尤其他們極力反對老K黨把漢姓漢名強加在他們身上,造成他們父子不同姓,兄弟姊妹不同姓,也因此而造成他們血緣紊亂。
曾經發生親兄弟的子女,因住不同縣市又不同姓氏,卻是同校同學而戀愛,當他們論及婚嫁時,才知道二人是堂兄妹禁止結婚(原住民比漢人更嚴格禁止),最後這二位青年男女自殺身亡。
因為當年有這個悲劇案例,爭取「還我傳統名字」很快通過。他們所謂傳統名字多數是子父連名制或女母連名制,這種名字適用在古早的部落社會,而現在這種自由社會,已經不適用。依老仙ㄟ看來,這種傳統名字比使用漢姓漢名更容易造成血緣紊亂,因為現在的原住民有一半以上與漢人雜居在一起,他們就更容易住不同地方而不知是近親。
因為現在原住民很多和漢人雜居在一起(都會區原住民),他們講國語也講臺語,自己的原住民母語卻不會講了,相信一、二代人之後(約5-60年),他們後代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原住民或漢人。因為他們絕大數仍使用漢姓漢名,約50萬原住民中,改傳統名字僅有2千人左右,加上他們與漢人通婚頻繁,可預見的未來,臺灣原住民將僅剩下改了傳統名的2千人後裔,其他原住民將消失在眾多的漢人中。
消失的現象有前例可循,原來住在平地的平埔族遠遠多於山地同胞,但他們與唐山過來的漢人混居在一起,現在的平埔族已完全消失。所以現在所謂臺灣人,經DNA專家,馬偕的林媽利教授研究結果,唐山人血緣低於臺灣原住民,臺灣人雖非全是漢人DNA,但完全承襲漢文化,所以臺灣人僅能稱「臺灣漢人」。
儘管日本政府把漢化的平埔族在戶籍登記加注「熟」(平埔族),但老K政府放棄這個登記制度,一律稱為中國來的漢人,使平埔族加速消失。
總之,今天的原住民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步上平埔族後塵,走向消失之路,這是不難預測到的事。
老仙ㄟ小時候,大家稱呼原住民為「番仔」或「生番」,雖然我懂事之後,他們已不會殺人,但我們仍然稱他們是「生番」。雖然日治時代改稱他們為「高砂」,但臺灣人還是少有這樣稱呼,直到二戰時,日政府組織了「高砂義勇隊」4千人,他們在南洋勇敢善戰,建功無數,從此大家才稱他們為「高砂ㄝ」。
二戰後,老K政府改稱他們為「山地同胞」,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他們說,真正住山地者僅3成,「山胞」名實不符,他們積極主張正名運動,1994年8月1日終於正名成功,改稱「原住民」。2005年6月15日行政院院會通過8月1日為「原住民日」。後來2010年聯合國訂8月9日為「世界原住民日」,但臺灣非聯合國的成員國,我們就各過各的「原住民日」。
上世紀8-90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原住民各種運動接踵而來;還我土地、恢復傳統名字….. 等不一而足。尤其他們極力反對老K黨把漢姓漢名強加在他們身上,造成他們父子不同姓,兄弟姊妹不同姓,也因此而造成他們血緣紊亂。
曾經發生親兄弟的子女,因住不同縣市又不同姓氏,卻是同校同學而戀愛,當他們論及婚嫁時,才知道二人是堂兄妹禁止結婚(原住民比漢人更嚴格禁止),最後這二位青年男女自殺身亡。
因為當年有這個悲劇案例,爭取「還我傳統名字」很快通過。他們所謂傳統名字多數是子父連名制或女母連名制,這種名字適用在古早的部落社會,而現在這種自由社會,已經不適用。依老仙ㄟ看來,這種傳統名字比使用漢姓漢名更容易造成血緣紊亂,因為現在的原住民有一半以上與漢人雜居在一起,他們就更容易住不同地方而不知是近親。
因為現在原住民很多和漢人雜居在一起(都會區原住民),他們講國語也講臺語,自己的原住民母語卻不會講了,相信一、二代人之後(約5-60年),他們後代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原住民或漢人。因為他們絕大數仍使用漢姓漢名,約50萬原住民中,改傳統名字僅有2千人左右,加上他們與漢人通婚頻繁,可預見的未來,臺灣原住民將僅剩下改了傳統名的2千人後裔,其他原住民將消失在眾多的漢人中。
消失的現象有前例可循,原來住在平地的平埔族遠遠多於山地同胞,但他們與唐山過來的漢人混居在一起,現在的平埔族已完全消失。所以現在所謂臺灣人,經DNA專家,馬偕的林媽利教授研究結果,唐山人血緣低於臺灣原住民,臺灣人雖非全是漢人DNA,但完全承襲漢文化,所以臺灣人僅能稱「臺灣漢人」。
儘管日本政府把漢化的平埔族在戶籍登記加注「熟」(平埔族),但老K政府放棄這個登記制度,一律稱為中國來的漢人,使平埔族加速消失。
總之,今天的原住民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步上平埔族後塵,走向消失之路,這是不難預測到的事。
-
- V4
- 文章: 4613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22, 2008 11:52 pm
- 來自: 曾咖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17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 來自: 歡婆鄉
Re: 【追蹤臺語】原住民終將消失
「高砂」二字原本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德川幕府時期對台灣的稱呼,當時台灣被日本人稱之為「高砂國」,而台灣原住民自然就被稱為「高砂族」,後來被徵調到南洋打仗的就被稱為「高砂義勇軍」了。「高砂」二字一直被沿用到昭和初年才停止使用,而「高砂」在日文裡,其實就是「美麗之島」的意思,換句話說,「高砂」就等於日文版的「福爾摩沙」。所以,「高砂棒球隊」會改名為「能高團」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在花蓮組成的地區棒球隊,怎麼可以被稱之為「台灣棒球隊」呢?所以成軍短短兩年的「高砂棒球隊」因而改名為「能高團」。
而「能高」二字指的當然就是能高山。能高山位於現在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的交界,屬於中央山脈主脊中段山系,能高主峰海拔標高3261公尺。日據時期,能高山與新高山(現在的玉山)、次高山(現在的雪山)並稱「台灣三高」。能高山為當時原住民主要狩獵地之一,有「南能高、北奇萊」之稱。以當時時空環境而言,以「能高」通稱當地原住民族,似乎比「高砂」二字更為貼切,故易名之。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 ... 3%E9%9A%8A
而「能高」二字指的當然就是能高山。能高山位於現在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的交界,屬於中央山脈主脊中段山系,能高主峰海拔標高3261公尺。日據時期,能高山與新高山(現在的玉山)、次高山(現在的雪山)並稱「台灣三高」。能高山為當時原住民主要狩獵地之一,有「南能高、北奇萊」之稱。以當時時空環境而言,以「能高」通稱當地原住民族,似乎比「高砂」二字更為貼切,故易名之。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 ... 3%E9%9A%8A
台灣是個寶島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17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 來自: 歡婆鄉
Re: 【追蹤臺語】原住民終將消失
雖然更早時期,サツマ藩在臺灣活動時期(德川或更早)有指臺灣為高砂過。
但日治之後,正式指現在的原住民才叫「高砂」,有高砂義勇軍足以證明指現在的原住民。因為該義勇軍只有現在原住民才可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