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跳蚤市場,最早期叫做賊仔市(tshat-a tshi7),後來有一段時間叫古衣市場,而現在則叫跳蚤市場,70年來,有三種不同名稱,其實是生意內容在變,名稱也隨著變。
戰後,臺灣社會工商凋敝,加上臺灣由老K黨接收,貪官汙吏,治安不良,使臺灣社會窮上加窮,民不聊生。所以戰後初期,竊盜小偷非常多。當年大家都貧窮,小偷也沒有什麼好偷的,最常見的偷竊物就是衣服。
早期的人都誤認為小偷是窮人,沒得吃偷米,沒得穿偷竊衣服….. 等,當年刑法的立法精神也認為小偷是因家窮才當小偷,所以小偷的罪都很輕,有的被抓到只是被訓斥,被抓多次,最多只關幾個月,所以終戰後頭幾年,小偷非常多。
貧窮社會,小偷只能偷衣服,偷到了衣服就拿到小偷特定的地方賣,這種地方就叫做「賊仔市」。而在賣賊仔衣做生意的人,他本身不是賊仔,他只是專門向小偷收購竊衣來賣,許多這種人聚集成市,是賊仔市名稱的由來。
我們臺中市的賊仔市就是在柳川兩岸,仁愛診所附近,起碼500公尺長,大概有幾百個攤位,直到民國6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後,賣這種舊衣攤逐漸沒落,加上市政府在整修市容,這些賊仔市舊衣攤才被趕走,從此臺中的賊仔市就消失。
戰後,社會窮,有好的衣服可偷嗎?答案是「有」。當年日本人戰敗,都把好的衣服拿出來賣,以便換米換菜維持生活,所以那時候的新郎穿的西裝多數是穿日本人的舊西裝。還有戰後很多美軍的夾克、大衣、毛線衣…. 等,小偷就專門偷竊這種好衣服。
賊仔市賣賊仔偷來的衣服,大概在民國40年代末期就沒有小偷偷衣服了,賊仔市就改賣舊衣服,也就是自己穿過的好一點衣服,不想要了就拿到賊仔市賣,自己再去買不同款式的衣服,或是直接在賊仔市交換喜歡的衣服,所以民國40年代末期之後,賊仔市就改稱古衣市場。
現在的人不可能穿人家舊衣服,所以古衣市場經營內容又變了,現在這種地方改叫「跳蚤市場」。
【追蹤臺語】賊仔市 1050608
版主: 版主021
Re: 【追蹤臺語】賊仔市 1050608
謝謝老仙大大的說明!
如果在賊仔市看到自己的東西 可以要回去嗎?還是得要乖乖買呢?
如果在賊仔市看到自己的東西 可以要回去嗎?還是得要乖乖買呢?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