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談了「客人仔」,今天我們再來談「漚客」(奧客)。有很多客家人移民臺灣後,為了適應臺灣的生活環境,他們必須講臺灣通用語--河洛話,才能獲得生活上的方便,他們的後代,因為講河洛話已經習慣,就變成只會講河洛話會講客家話的客家籍人,這種人稱為河洛客(ho7 lo2 khe4),也有很少數人稱他們為漚客(au3 khe4),這是歧視人的稱呼,也是禮貌的稱呼,實在不應該。
很多人的說法;河洛人先到臺灣,把好的地方被他們佔走,客家人後到,才會住在好的地方或丘陵地,這是誤傳。更有人舉出桃、竹、苗土地貧瘠,客家人後到才住這些地方,這是因為一直以來,統治者不讓我們讀臺灣的地理、歷史所造成的謬論。
臺灣在清治以前,唐山來臺的確實都是河洛人(上篇<客人仔>有提到),不過那時人口不多,只約十多萬人。但是大量移民是清治之後,客家移民並少於河洛人,他們也和河洛人雜居於全臺灣西部,在清治的213年間、移民人口達到290萬人,例如: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高雄縣、屏東縣,客家移民佔的比例都很高,只是這些地區是河洛話通用語區,他們久而久之,子孫就不會講客家話了。而桃、竹、苗比較開發得晚,還不是河洛話通用地區,客家人才會繼續講客家話。
臺灣河洛人地區,迄今仍然還有很多唐山的客家地名;例如:神岡庄、南靖厝、官陂寮、大埔厝、海豐庄、饒平厝、陸豐崙、永定厝…等不勝枚舉,可見這些地方都是很多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只是他們已經變成河洛人。
住在河洛話通用語區的地方仍有客家人密集的地方,他們還會講客家話的雙語區,例如:彰化縣的永靖、竹塘、溪州、田尾。南投縣的國姓。雲林縣的二崙、崙背、西螺。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屏東縣的佳冬、麟洛、竹田、萬丹、萬蠻等還保存雙語,有些人不禮貌的稱這些人為漚客。
臺灣是一個移民大熔爐,河洛人住在客家地區,客家人住在河洛地區,閩客已難分辨誰是誰,可是就有第三族群故意分化河洛人和客家,讓二者有對立情形,他們才能獲得漁翁之利。
【追蹤臺語】漚客 1050301
版主: 版主021
-
- V4
- 文章: 4281
- 註冊時間: 週日 8月 27, 2006 10:30 pm
Re: 【追蹤臺語】漚客 1050301
長知識了
謝謝老仙
謝謝老仙
To cure,occasionally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
-
- V4
- 文章: 4613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22, 2008 11:52 pm
- 來自: 曾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