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感恩節後購物,又分為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是美國零售業最重要的出貨期。各零售商很早就開始策劃黑色星期五特價商品廣告。但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有很多卻是去年甚至更早的過期款型,因此需要消費者自己具備火眼金睛。
根據零售研究公司NerdWallet最近的一項研究,高達93%的受訪商家表示,今年在感恩節推出的打折商品中,很多是以前的過期款型,而且折扣也和去年相同。
商品過期一年,雖然對於系統傢俱或 系統廚具 等商品來講並不算甚麼,但對於更新週期很短的高科技或電子產品來講,卻幾乎意味著技術過時或品質也不再是最好的了。NerdWallet的分析師Matthew Ong認為,消費者不值得為那些商品起早排隊。
Ong認為,美國包括Walmart、Target、BestBuy在內的主要零售商們都會推出專為黑色星期五銷售的特價電視和其它電子產品,很多雖然價格優惠,但質量卻較低,有些甚至只能使用一年。
NerdWallet的研究分析了27家主要零售商的黑色星期五廣告,發現其中25家至少在以相同的價格出售2013年感恩節時推出的商品。例如,Office Depot推出的同一款激光打印機的價格與去年的完全相同,都是349.97美元。另外,該研究還發現,有些黑色星期五特價竟然就是商家平時的報價。
那麼,我們在購物時要注意些甚麼呢?簡而言之,就是先在家做足功課,事前策劃。
首先,可以在在社交網站Twitter或Facebook上尋找真正好的特價商品。這是由於這些社交網站已經成為商家首要和最高效的攬客工具。
如果你的商品被社交網站的消費者評為首選,那麼幾乎意味著你的網站會被消費者擠爆,或者你的店門會被踩破。當然,網上還有很多專門討論折扣商品的網站,如slickdeals.net, fatwallet.com 或dealnews.com等。那些網站有很多消費者在不停根據商品質量和價格討論和推薦好的特價商品,因此你只要去尋找獲得最多好評的特價商品,你就不會後悔。
其次,你最好還要瞭解各商家以及自己信用卡的優惠政策。以筆者最近購買65寸超薄三星彩電(UN65H7150)的過程為例。上週所有網站同時以1499美元出售該款原價為2699美元的彩電。通過查詢slickdeals.net,筆者選定了以Discover信用卡從Sears網站購買。只要從discovercard.com網站上點擊連到sears.com上購買商品,持卡人就可獲得10%的現金回扣。而當時Sears在正常的1%的返點基礎上,還為該款彩電提供200美元的獎勵返點(bonus points)。這樣,雖然購買該電視需付$1499,再加銷售州稅,但是,買家可以獲得365美元的現金回扣或返點。這樣只要消費了那215美元的返點,消費者實際購買電視付出的稅前價格只有1134美元。
另外,許多商店還提供14-30天的最低價格保證。如果你購買某個商品後一星期,發現其它零售點打折更多,你就可以回到原來購買的商家,要求獲得差價補償。一些較好的信用卡甚至提供90天最低價擔保。
第三種也可以作為平時生活省錢小竅門的節假日購物策略是購買折扣禮物卡。包括Discover、Citibank在內的很多信用卡都提供讓持卡人用積累的現金回扣購買很多零售商的折扣禮物卡,打折幅度一般為5-20%,也有的高達50%。筆者曾經做過的最好例子是曾以半價購買了四千多塊美元的Shell加油卡,一下省了兩千多美元。去年,筆者還以20%的折扣購買了幾千美元的Sams俱樂部禮物卡,最後大都花在Sams俱樂部的加油站了。
除了用信用卡的優惠購買折扣禮物卡外,也可在cashcard.com購買各類商家的打折禮物卡。該網站出售的禮物卡大都為某些美國人缺錢時折價出售的還未用完的禮物卡,原卡主知道卡號。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建議買回後,馬上用那些禮物卡從商家購買新的禮物卡。這樣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卡號了。通常該網提供的折扣為5-20%,有時利用該網的Coupon可以獲得更大的折扣。
以上兩種方法購買的禮物卡需要至少一個多星期才能寄到,因此不太適合於遇到商家即時優惠時臨時購買,就必須事前規劃。例如,你如果喜歡Brooks Brothers的高檔西服,就可以事前就以20%的折扣購買好該店的禮物卡。如果她喜歡Talbots的花花衣服,也可在Discover信用卡網站用回扣積累的現金購買到20%折扣的禮物卡。
最後,判斷某個商品是否已經過時的有效方法是,在亞馬遜網站上打開出售該商品的網頁,你一般都會找到該商品的發表日期和是否是最新款型的信息。另外事前規劃的另一個好處是,你會量入而出,不會臨時購買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也就不會發生銀行賬戶破產的事情了。
source: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11/27/n4305300.htm
感恩節購物 折扣特價電子品多過時
歡迎大家來聊天,這裡不討論健保,大家放輕鬆,什麼都可以談,都可以來聊聊,但是政治相關文章不要在這裡談!
版主: 版主006
前往
- 我要活下去 (公開版面)
- ↳ 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
- ↳ Dharma鄭逸哲醫法肥皂箱講台
- ↳ 肥皂箱秘密基地
- ↳ ★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
- ↳ 人物記實
- ↳ 衛生署長
- ↳ 年度疫情/疫苗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醫療生態
- ↳ 爭議文章版
- ↳ ★愛滋病患與醫護人員權益討論區
- ↳ ★ 談天說地,無所不談,就是不談政治
- ↳ ★醫療工商服務區(我愛紅娘)
- ↳ ★野人獻曝●花園一隅
- ↳ ★HIS醫療資訊廠商客服專區
- ↳ ★血汗健保
- ↳ ★二代健保
- ↳ ★醫門忠烈
- ↳ 花園子版
- ↳ ★ 漫畫及海報
- ↳ 愚公移山計畫暫存區
- ↳ 愚公移山vs.冷涼卡好
- ↳ ★CME繼續教育訊息專區
- ↳ ★ 審查制度的善與惡
- ↳ 政治事件聊天區
- ↳ ★工商服務專區
- ↳ 醫師人力供需討論專區
- ↳ 外籍學歷與外籍醫師問題
- ↳ 醫師替代人力問題
- ↳ 醫院醫師的問題
- ↳ 診所醫師的問題
- ↳ 法規規範
- ↳ ★波淘洶湧
- ↳ ★醫學生事務交流專區
- 秘密花園B區
- ↳ 診所CEO專區
- ↳ 藥價超級比一比
- ↳ 不友善藥廠與盤商抵制區
- ↳ 健保抽審guideline/criteria download 專區
- ↳ 健保申報疑問
- ↳ 人事問題
- ↳ 自費專區
- ↳ 軟硬體問題
- ↳ 電腦與網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 ↳ 診所對外關係
- ↳ 放假相關問題
- ↳ 醫療糾紛
- ↳ 綜合教室
- ↳ 專科簽到簿
- ↳ 藥物討論專區
- ↳ 家庭醫學科
- ↳ 皮膚科
- ↳ 內科
- ↳ 小兒科
- ↳ 外/骨/復健科
- ↳ 五官科
- ↳ 婦產科
- ↳ 精神科
- ↳ H1N1 and Flu及感染性疾病
- ↳ 醫療和健保法規實務
- ↳ 健保補充費與二代健保
- 評論
- ↳ ★焦點評論
- ↳ ★精選文集
- 公會及協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
- ↳ 全聯會與各縣市醫師公會專區(秘密花園區)
- ↳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
- 醫勞盟
- ↳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TMAL】
- 藏經閣
- ↳ 開業醫須知
- ↳ 111年度報稅專區
- ↳ 107年度報稅專區
- ↳ 106年度報稅專區
- ↳ 105年度報稅專區
- ↳ 104年度報稅專區
- ↳ 103年度報稅專區
- ↳ 102年度報稅專區
- ↳ 101年度報稅專區
- ↳ 100年度報稅專區
- ↳ 99年度報稅專區
- ↳ 97年度報稅專區
- ↳ 98年度報稅專區
- ↳ 96年報稅專區
- ↳ 95年報稅專區
- 論壇事務區(公開版面)
- ↳ ★公佈欄
- ↳ ★新手導引區
- ↳ ★意見反應與求助
- ↳ ★篳路藍縷
- ↳ ★醫界數位媒體工作版
- ↳ ★投票專區
- ↳ Poll小組討論工作區
- ↳ ★新手測試區
- ↳ ★友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