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年代的人結婚大多數憑媒妁之言,只有少數人是自由戀愛的。比我高一個年代的人,也就是我小時候的人結婚都是媒妁之言,幾乎沒有人是自由戀愛的。那時候的人如果是談戀愛,會被譏為「袂見笑」,尤其女的會被譏為「嬈查某」或「三八查某」。
但是,人總是要結婚的,要結婚就是要靠媒人(muei5 lang5)介紹撮合。大體說來媒人分二大類,一類是非職業性的媒人,也就是剛好對雙方家長都認識,而且覺得他們雙方門當戶對,就把這對年青人介紹成為夫妻。過去這種情形很多,認為成人之美是做一件善事,所以那時候的人都說,人一輩子起碼要介紹三對夫妻成功,否則下一輩子會轉世為「牽豬哥」。
另一類媒人就是職業性媒人,我們小時候職業性的媒人可能是一種「收入好」的職業,所以一個村庄都有好幾位職業媒人。職業媒人就是要靠她那一張嘴巴,對雙方家長要能言善道,做成功的對數越多,她就賺得越多。為了賺媒人錢,會有二種職業媒人;一種是有良心的媒人,她認為雙方門當戶對,是適配的一對,她才會積極去促成。一種是沒有良心的媒人,她為了賺媒人錢,雙方不適配,她也鼓起三寸不爛之舌,積極促成,只要把媒人錢裝進口袋裡,就是她的最後目的,臺語有一句「媒人嘴‧胡累累」的諺語,意思是為了促成這門婚事,往往儘量吹噓對方的長處而隱瞞對方短處,所以臺灣才會有「三人共五目,日後無長短腳話」的故事,這種職業媒人臺語稱她為「媒人虎muei5 lang5 ho2」。
記得我在適婚年齡的時候,幾乎天天都有媒人來做媒。這些媒人有業餘的,有職業的,也有「嘴胡累累」那種媒人。職業媒人通常隨身帶一個包包,包包內有一本資料袋,資料袋內有她手中未女婚青年男女的資料表(類似履歷表)。表中除了基本資料外,她都會把這個人的要求條件註記在上面,也貼有照片。他們的資料袋起碼數十人。有的人條件不錯,但是不漂亮,有的很漂亮又條件很好,但自己可能不是對方的理想對象。所以每次見到那琳琅滿目的資料袋,其實很難下定「選購」對象,有的看起來很理想,但對方看我們不理想,有的我們不喜歡的,她卻喜歡我。所以媒人的資料袋雖然有數十人甚至上百人,但可以速配成功的其實也沒有幾人,這個時候就要靠「媒人嘴‧胡累累」了。
我們村裡有一個「媒人虎」告訴我說,她做成的夫妻約有二百對,媒人除了賺媒人錢外,結婚後生小孩,都要送麻油雞酒和油飯給媒人吃,當年物資缺乏的年代,她告訴我說:「吃麻油雞都吃到怕」,真是令人羨慕的行業。
有的是靠「媒人嘴‧胡累累」結為夫妻的,如果發現對方有什麼缺點,都會向媒人抱怨或怪罪,媒人就會反駁他說:「做媒人保領你入房,無保領你一世人」,或說:「做媒人那有保領你生囝?」,其實這二句話不是媒人的反駁語,事實上的確如此。
古早的「媒人虎」要賺媒人錢也有她的撇步,就是鼓勵聘金要多一點比較好看,其實臺灣人的風俗;媒人錢是按聘金抽成的,當然聘金越多,給媒人的紅包也越多,尤其「媒人虎」的嘴巴胡累累,往往會賺很多媒人禮。
現在的人都是自由戀愛結婚的,依我幾十年來對這二個世代的結合現象觀察,覺得媒妁之言比現在人的自由戀愛好處多;其一、過去的媒妁之言是結婚後才開始戀愛,等戀愛甜蜜期過了,小孩子已經生好幾個了,想離婚已經不可能。其二、媒妁之言都是找門風相當、門戶相對的雙方來配對,比較不會不滿意對方,萬一是「媒人虎」做成的一對,也是五十步一百步,多少會沾到邊。不像現在人的自由戀愛很多是網友、搭車友、黑店友、餐廳友.... ,這種的結婚在婚前不會去考慮門當戶對,等結婚後才後悔不是理想對象已經來不及了,只好離婚收場。
【老仙ㄟ憶兒時】媒人虎 140619
版主: 版主021
-
- Intern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二 11月 17, 2009 11:2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