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2—真正的重症醫師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lupi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6836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05, 2009 10:38 am
來自: DC UNIVERSE
擁有感謝: 1 次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2—真正的重症醫師

文章 lupin »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 ... 2.html?m=1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2—真正的重症醫師

台灣的醫療環境愈來愈不利於處理重症的科別,也不利於各科中專門處理複雜問題的醫師。

譬如婦產科有三個次專科:婦科、產科、與生殖內分泌。現在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那個次專科最少人選了吧?

現在狀況,也的確和你的猜想一樣。

在正常狀況下,大多人會選擇逃離其鋒,不要與環境正面對抗。但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李醫師是一個逆著風往前走的人。

他就是要堅持做高風險,難處理的心臟外科。他要堅持下去。當台灣願意做也能做這種處置的醫師愈來愈少時,他的發言與意見就有愈大的份量。

也是同樣的理由,李醫師選擇繼續升遷,求取教職的傳統醫學之路。他也認為,成為握有權力者,也是改革的路徑。

為了醫界更好的工作環境,李醫師還是醫勞盟的創始醫師之一。以實際行動,尋求體制內的改革。

他還上電視,出書,取得更多發聲,讓人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機會。

當許多醫師,已經對環境失望,選擇離去,或是選擇較容易從事的醫療行為時,李醫師一路往泥坑裡衝。

只因為他相信,做些什麼,總能帶來改變。

李醫師的選擇,或許在書中提到他選心外的理由時,就可見端倪,”我就是受不了只能動口的科別。”

於是面對醫療困境,他也不想當一個能只動筆或是只開口的人。他會實際去做。

面對亂告一通、漫天要價的無良病家,李醫師會告回去,讓他們知道,醫師絕對不是讓你欺負好玩的。你會為你的行為付出代價。

面對亂寫一通,以為沒什麼責任的媒體報導,也可能會被提告。(書中就有提到,某報紙的醫藥新聞比較收斂了)

而乾隆花瓶是那幾支,當然是要周告醫師朋友,請大家多加防範。

心外大老曾說,"是這個社會虧欠心外醫師。"

看到李醫師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之外還做了這麼多事,我不禁覺得,醫界其實也欠李醫師很多了。

為什麼要做那麼多吃力不討好的事?

因為,當初健保制度匆忙上路,設計不善。

因為,為了選舉考量,健保難以開源,只能節流,一些一輩子從沒看過一位患者的專家與官員,訂出一堆不合理的醫療給付規則。 (所以才會有一堆事後的某某科加給,某某醫療相關職業補貼的措施。還講得像自己在施行德政。就是當初給太少了,根本沒人想做啊。)

甚至有些民眾,還對醫師這些努力,嗤之以鼻。說,你可以不要做啊~

是啊,醫師的確可以不要做。

但生病了誰要幫你看?

這些人似乎可以很篤定,少了一個醫生,後面還會有千千萬萬個等著替補上陣的醫師。

我實在不知他們為何能如此肯定,特別是現在這種醫療環境。

等到他們發現自己生的病,台灣只有十個醫師會看,要處理請排隊六個月時,他才會後悔自己說過的話吧。

離開這個環境,不要做,是很直覺的選擇。

選擇繼續留在裡面,背負著根本搞不清楚狀況的民眾的誤解,試圖解開他人的錯誤所造成的困境,那真的要有自找麻煩的決心。

李醫師,不僅處理心臟重症患者,也試著處理台灣的的健保體系與醫病關係的難題。

而後者,也是一種重症。
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是,你付出了許多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是,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gary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7286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綠角財經筆記- “最光明也最黑暗的醫療現場”讀後感2—真正的重症醫師

文章 gary »

積極
偉大的醫師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