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戰後國府接收臺灣,也有臺灣人志願當國軍。那時候派駐臺灣的一個師人員不足,就向臺灣人募兵,聽說也有數千人加入國軍部隊。當年容易招募臺灣人加入國軍部隊是因為很多臺灣日本兵剛從海外回臺,他們都找不到工作而失業,國軍就用「騙」的方式招募這些失業青年。他們怎麼「騙」法呢?就是保證在臺灣島內當兵,不必到海外,而且不滿意可以隨時離開。當年臺灣人都是受日本教育,比較老實,認為國軍這樣講是不會騙人的。
可是臺灣人的想法太天真,等這個師兵員補齊之後,禁止這些臺灣兵與家人通信,直接送往基隆碼頭,整個師開往上海參加國共內戰。民國37年底,這個部隊直接投入徐蚌會戰(淮海會戰),不久,這個部隊被共匪打垮了,死的死、被俘的被俘,逃亡的逃亡,這數千名的第一批臺灣人國軍最後所剩無幾(有幾個當共軍參加韓戰,被美軍俘虜後又當反共義士回到臺灣來),這一段的歷史記載在各報章雜誌報導很多,我就不多贅述。
本文所要討論的是臺灣人正式應召入伍國民黨軍。話說老蔣在中國大陸戰敗,帶著200萬軍民逃難來臺。老蔣認為共匪是土八路,政權不會鞏固,只要在臺灣積極練兵,就可以反攻大陸。可是反攻大陸就是要有兵源,兵源就是臺灣土生土長的青年,所以任命孫立人為臺灣兵訓練司令,司令部設於鳳山。
臺灣人第一批正式徵召的國軍,是民國39年的軍士教導團,人數約有4-5000人,集中在孫立人手下的鳳山臺灣軍訓練司令部。他們訓練二年(?)後授予下士,準備做為臺灣軍未來的基層幹部。可是民國44年初,發生孫立人案,孫氏被軟禁,孫氏手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罰。這4-5000名軍士也不敢再用,直到老死都沒有人再當過一天的兵。
這第一批當國民黨兵的4-5000名,當年入伍的時候,是用火車專車由北往南開到鳳山。因為是第一批,所以轟轟烈烈。那時候我們還是初中生,要集合到火車站歡送。我們一直大喊中華民國萬歲,可是這些入伍兵在車內高唱日本軍歌,他們唱的日本軍歌我們都還很熟悉,所以聽得很感動。他們不停的唱《臺灣軍の歌》,歌詞我們也都還記得,所以我們學生也跟他們合唱。歌詞到現在已很糢糊,大概是這樣:
『太平洋の空遠く 輝く南十字星 黒汐しぶく 椰子の島 荒波吼ゆる赤道を
にらみて起てる南(みんなみ)の まもりは吾等台湾軍 嗚呼厳として台湾軍』
第一批鳳山徵兵後,好像停了幾年沒有再徵兵。直到民國42年後開闢多處新兵訓練中心。例如:車籠埔、竹仔坑、成功嶺..... ,從此臺灣人開始須服兵役,陸軍二年、海、空軍三年。剛剛開始徵兵的時候,大家都很慎重又害怕。因為才不過幾年前,有臺灣人約20萬人被徵當日本兵到南洋打戰,有3萬人死於戰場,這種高死亡率的戰爭,臺灣人還心有餘悸,才不過幾年又要當兵,當然大家都害怕。
頭幾年的徵兵大家都很害怕,所以入伍當天,都很隆重熱烈歡送。沿路除了敲鑼打鼓及放鞭炮外,有的還有舞獅舞龍,後面跟著一大群小孩拿著歡送入伍的旗幟,旗幟寫有「光榮入伍」、「精忠報國」、「獻身救國」.... 等等。一個人當兵,後面跟著幾十個人的歡送,如果村內有十個人同梯次入伍,就有好幾百人歡送,那種場面是多麼的熱鬧。
我們有一個小學同學沒有升學,但寫得一手溧亮毛筆字,他在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到沙鹿市場口擺一張桌子,專門賣當兵入伍的歡送旗幟,他不只光寫字賣,也賣布及旗杆,而且新兵一梯又一梯入伍,所以賣入伍旗幟成了他的一行生意,雖然賺的是小錢,但一個十六、七歲的年青人,也算是一筆好收入。
熱烈歡送新兵入伍,大約維持了5-6年,大家覺得這樣勞師動眾也很累,就逐漸冷淡下來,從此敲鑼打鼓歡送入伍的熱烈場面就不再了,現在人的當兵就像去上學一樣自己去自己回來。
【老仙ㄟ憶兒時】敲鑼打鼓歡送入伍 140616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