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小時候對長大後最大的願望是當總統,可是老仙ㄟ從進入國校,就立志將來要擁有一個手錶,當然許信良比我偉大。不過話又說回來,願望越大,失望也越太,願望越小,失望也越小,從事實證明許信良60多年來他的總統夢仍然望天興嘆,而我在讀高二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一個手錶,我的願望早已達成。
我小時候的臺灣社會,手錶是一種「寶貝」,除了地主那些有錢人之外,一般人擁有手錶的人猜想不會超過0.1%。至於地主那些有錢人,他們在夏天是穿著白色臺灣衫(布鈕仔),左上口袋掛著一個懷錶及一支萬年筆,在我們小孩的心目中,那實在帥極了。其實我只看到他的懷錶帶,放在口袋內的懷錶是否還會走,那是很難說,聽很多大人說,有人只掛一條懷錶帶,口袋內根本沒有懷錶。
昭和12年(1937),我的二叔結婚,二嬸的最大嫁妝就是一個手錶,那時候一般百姓的嫁妝有手錶是驚動鄰里的大事。可是那時候我還很小不懂事,等我稍大懂事時,鄰人還在談起二嬸嫁妝有手錶的事。不過那時候那個手錶已經壞掉不會動了,我問二嬸為什麼不拿去修理,她說已經壞到不能修理了。
二嬸那個壞手錶放在她的疏妝臺抽屜裡,我也常去打開她的抽屜欣賞那個壞手錶。後來大人之後,再回頭想那個手錶,猜想那只不過現在人使用的二、三百元那種一般手錶而已。那個時代,我想還沒有像我們現在人所說的名錶;例如Rolex、Omega、Jaeger-Le coultre、Cartier、Patec philippe.... 等等之類的高級表。
我一直奢望有一天能夠擁有一個手錶,可是都不可得。在我讀初二時,阿公買了一個手錶,是腕錶,也是現在人的普通錶而已。我每次月考、期末考就有藉口向阿公借手錶,我說考試有手錶好控制時間,理由充足,阿公當然肯借。每次考試我都借阿公的手錶帶在手腕上,頗有輕飄飄的感覺。因為大家都沒有手錶,只有我有,覺得真跩,不過跩也只有二天而已,考完試阿公又要收回去。
直到讀高中之後,慢慢有少數同學戴手錶到學校,戴手錶的人看來比沒有戴手錶的人高人一等,因為他們的家庭是比較有錢的人。而我到高二才爭取到買了一個手錶,那種高興的心情無法形容。可是我未免高興太早,不到二個月,洗手不小心,整個錶面都是水蒸氣,好像不到一年,就整個壞掉了,原來那個錶背面沒有寫「有防水」。
過去的人沒有手錶,不是都不知道時間嗎?不會的,因為過去的住家,白天門都是打開的,他們的時鐘都是掛在過路人可以看得到的地方,你走到哪裡,只要看人家的屋內,就知道是什麼時間。
日治時代的修身課(類似公民課),大多重視儒家教育。也有類似<朱子家訓>、<禮運大同篇>....之類的課文,教人早睡早起,早上醒來打掃內外,地上灑水..... ,所以從前臺灣人的住家白天都是開門的,如果門關著表示家中有病人,如果門開一扇表示家有死人。因為大家都開門,我們就容易看到他們牆壁上掛的時鐘,就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不像現在的人因治安不良,每家門戶都緊緊關著,不要說看時間,連問路也不容易。
大約在民國50年代後,大家都有手錶了,人家不開門也沒有不知道時間的問題。到民國60年代後,臺灣人大家都富起來了,不僅人人有手錶,大家都講究名錶或限量錶,從此手錶在臺灣人的心目中不再是「寶貝」。
記得在民國60年代初期,第一代電子表上市了,錶面烏漆抹黑,手按開關才亮起紅色數目字表示時間,大家都很好奇。我從美國買了二個回來給小孩,小孩帶到學校,老師也沒有看過,就叫他上臺表演給同學看,同學都很好奇又羨慕。
這種第一代電子表因故障率高,很快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石英錶,現在的人幾乎都使用石英表,美觀又準確,我從小的人生最大願望「想擁有手錶」講給人家聽,人家都差一點笑掉大門牙。
【老仙ㄟ憶兒時】沒有手錶的年代 140611
版主: 版主021
Re: 【老仙ㄟ憶兒時】沒有手錶的年代 140611
所以小小的願望在實現時的快樂是很真實的
願望太大的人 很難真的快樂
而快樂所持續的時間和願望的大小其實無關
謝謝老仙前輩的分享
願望太大的人 很難真的快樂
而快樂所持續的時間和願望的大小其實無關
謝謝老仙前輩的分享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