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談到阮兜,也就是臺灣人的民居。過去地廣人稀,在鄉下都是一戶住一隻厝(tsit7 tsia4 tshu3)。因為周圍都種刺竹當圍牆,所以我們稱呼某某人的家叫「阿土伯彼隻竹圍仔」。上一篇我所談的是典型農村民居,不過很多佃農,自己蓋不起房子,沒有住的地方也不能耕作,通常地主就會在他自己的農地上蓋房子給自己佃農住,這種房子叫田佃厝。田佃厝當然沒有典型民居那麼完整性,但可安穩住下來是沒有問題。
本文所要談的是臺灣人洗身軀(seh2 hen khu洗澡)的問題,古早的典型民居或田佃厝,通常沒有刻意蓋像樣的洗澡間。如果是有的話,多數在屋後蓋一間簡陋的洗澡地方,也稱它為洗身軀間。
可能是臺灣人天性不愛洗澡,才會在家裡沒有蓋像樣的洗澡間。這種習慣不知是傳自唐山文化,或是日本人來了之後才有的現象,因為我不是出生在清代,無法肯定告訴各位。依我猜,可能是來自唐山,因為在閩粵地區有一句俗語:「一世人洗三擺身軀」,所謂洗三次澡是;出生、結婚、入殮。
一輩子洗三次澡,我猜想是誇大形容,真正的意思是形容很少洗澡。我們臺灣是農墾社會,又是太陽高掛,說不洗澡實在說不過去。我們小時候洗澡叫做「湳身軀lam5 hen khu」。湳身軀就是拿一桶熱水到屋後簡陋的洗澡間去,先把身體打濕,再用肥皂擦抓身體,然後用舀瓢把熱水一瓢一瓢舀上來沖身軀,把肥皂沫沖乾淨就OK了。廣府人稱洗澡叫「沖涼」,猜想和臺灣人的洗澡相類似。
我們臺灣人是否每天洗澡,我猜想「未必」。如果是夏天,要到田裡工作,滿身大汗,這種情形可能每天都有湳身驅。如果是冬天不流汗,或是農閒期,沒做農務工作,我想大概沒有每天洗。可是沒有洗澡,以前的人又都是打赤腳,腳髒兮兮怎麼睡覺,那時候叫洗腳或洗手面。就是用媽媽的嫁妝面桶盛熱水,先洗臉、洗手,再用腳桶把二支腳放入腳桶內,二支腳互相抹一抹(thut thut le)就算洗乾淨了,穿上木屐就可以上床睡覺了。
臺灣人常形容一輩子只有洗三次澡,如果像現在的人洗澡方式,我猜想連三次都不見得有。臺灣在元宵節常有一句猜迷語題:「新娘無洗身軀就出嫁」,猜臺灣地名一,答案是「甲仙」,換句話說,新娘身上的仙(sian污垢)也一起帶到夫家去,可見從前的人連結婚都懶得洗澡。
臺灣人一生洗三次澡也不一定真的洗澡。臺灣習俗在入殮前,要請一位好命人為他洗澡。入殮前獅公先帶領子孫到河流旁邊「乞水」,乞回來的水就是要幫死者洗澡用的。其實,這位好命人並不是真的給他洗澡,而是拿一條毛巾沾乞回來的水,在死人全身比一比,是擦澡模樣,而且嘴巴念念有詞說:「給你洗身軀洗乎清氣,水水去見你祖公祖媽」。可見人生洗三次澡,最後這一次也不見得真洗澡。
我在結婚之前,洗澡幾乎都是用「湳身軀」,從來沒有見過水龍頭淋浴或浴缸泡澡。直到有一次到陽明山賞櫻花,當晚住入現代化的星級飯店(那是菲律賓華僑開的),那是現代化的衛浴設備,研究了老半天才勉強會使用冷、熱水栓。
最丟臉的是民國60年到美國旅遊,行前旅行社有做行程前說明會,但是真正去了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土包子一個。因為之前有住過臺灣觀光飯店,知道沖水會由排水管排出,可是在美國卻有很多浴室外面沒有排水口,淋浴必須站在浴缸內沖,可是我這個土包子站在浴缸外淋,結果浴室做水災,滿到浴室外來,工作人員一直在碎碎唸,反正我也聽不懂,你就盡量去唸吧!
另有一次更土的事,第一天是浴室作大水,第二天換另一飯店,我拿一條潔白乾淨的毛巾要洗臉,我以為美國人手掌較大,用的毛巾也較大,因為我用的太大條擠不乾,我就拿去和服務人員說,我的手掌太小擠不乾,那位小姐笑了笑,然後告訴我說,那是墊在地板上墊腳的,不是洗臉的,害得我滿面通紅。
翌日,我把這個笑話告訴領隊,全車的人都笑得前仰後翻,領隊問我之前不是在日本住很久嗎?怎會那樣土。我說,雖然在日本住很久,但都是租民房的寄宿生,洗澡都到街上澡堂洗的,沒住過大飯店,他們都說:怪不得你那麼土。
【老仙ㄟ憶兒時】洗身軀 140530
版主: 版主021
-
- Intern
- 文章: 75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9, 2014 5:00 pm
Re: 【老仙ㄟ憶兒時】洗身軀 140530
謝謝老仙分享
十年前去日本友人家,她父母傍晚拿了毛巾給我洗澡,我跟他們說我兩天才洗一次,他們驚訝的說不出話,不過還是尊重沒有多問。
後來日本友人告訴我有時他們會一天洗兩次,早上一次,上班回家後再洗一次,所以很難想像兩天才洗一次。
結婚後我也天天洗,偶而天氣熱也會一天洗兩次,但是以醫學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必天天洗澡。
十年前去日本友人家,她父母傍晚拿了毛巾給我洗澡,我跟他們說我兩天才洗一次,他們驚訝的說不出話,不過還是尊重沒有多問。
後來日本友人告訴我有時他們會一天洗兩次,早上一次,上班回家後再洗一次,所以很難想像兩天才洗一次。
結婚後我也天天洗,偶而天氣熱也會一天洗兩次,但是以醫學的角度來看,實在不必天天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