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過歐洲人,當他要去遠路時,就會用貞操帶把老婆的重要部位鎖起來,以預防她出軌。其實,我們阿嬤那一代的女性,也有貞操裙的習俗,其功能就是和歐洲人的貞操帶同樣道理,只是方法不一樣而已。
我們阿嬤那一代以前的新娘出嫁時,衣服最內層要穿白布衫裙,聽說其目的是要鑑定新娘是否處女。從前傳統封建社會裡,如果新娘不是處女,那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不但夫家可以迫她離婚,甚至可以迫她自殺,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古時候的人對待女性實在太不公平了。
古早的新娘,最裡層白布衫裙在洞房花燭夜就是當睡衣用,初夜,如果白布裙汙有血跡,表示新娘是處女,公婆才能承認她是媳婦,三天後就可以出廳祭拜公媽,向祖先稟報她是夫家的媳婦。假如初夜沒有落紅,表示新娘非處女,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種對女性不公平習俗的起源已無可考,但一般人都認為這是受到封建儒家思想所影響,要求婦女在婚前應保存貞操,其實這種說法有待商榷。在古時候的封建社會裡,男女授受不親,非處女少之又少,大可不必要求每一新娘都須被鑑定是否處女。而現在的社會,女性的受教育權和工作權與男性平等,女性在外面也和男人一樣趴趴走,可是要求女性必須保持處女,的確有失公平。
新娘出嫁,最內層必須穿白裙的習俗,據說來自閩粵土著民族(畲族),在公元七世紀的唐高宗年間,唐將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唐軍剿伐閩南及粵東的畲族(今潮汕及漳州地區),唐軍士兵不但殺盡畲男,還霸佔畲婦為妻,儘管畲婦表面上屈服於唐軍,但內心仍然不服氣,所以畲婦嫁唐軍時,身穿白布裙表示對畲男守貞節,她們發誓嫁唐人是「嫁生不嫁死」,死後一定要回到畲男身邊。所以洞房花燭夜所穿這套白布衫裙,初夜之後要洗乾淨收藏好,保存到死亡時再穿在身上入殮(如穿不下可放在棺木內),臺灣話叫「張老」。
老仙ㄟ認為,如果白布裙只是為了鑑定處女,根本不須保留一輩子,初夜過後即可丟棄。它之必須保存到老死是表示死後以清白之身回到畲男身邊,這種說法是比較合理的。
畲族為古百越族的一支,是閩粵贛人的祖先,當漢人大量南遷之後,加上漢人文化水平較高,土著族逐漸被漢化而成為漢人。臺灣人的祖先因為多數來自閩粵,所以很多習俗都衍自閩粵的風俗,例如新娘要白布衫裙就是。
【老仙ㄟ雜談】阿嬤的貞操裙 140121
版主: 版主021
-
- CR
- 文章: 582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9, 2009 3:45 pm
-
- R2
- 文章: 247
- 註冊時間: 週四 8月 17, 2006 7:47 pm
Re: 【老仙ㄟ雜談】阿嬤的貞操裙 140121
想當初我母親突然過世,出殯之後,整理她年輕嫁給家父時的衣箱發現了她的嫁妝衣物,就有黑白裙各一件,我姑媽當場歎息沒能來的及將之放進棺木中。今聽聞老仙之解說,確實是長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