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版主: 版主021
【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臺灣人自古即有信巫鬼的風俗,原因是在不斷的社會動盪中,為求生活起居的安定,才會創造出無數的神明來膜拜,以求得心安。據臺灣省文獻會於民國72年統計,臺灣宮廟數已超過7千座,30年來新增加宮廟有多少,我手頭沒有資料不得而知。但老仙ㄟ估計,現在的宮廟數起碼增加一倍,神祗數可能也超過千尊以上。這麼多的宮廟這麼多的神祗,要一一去瞭解,事實上也很難。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二尊與我們有密切關係的神,衪就是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我為什麼會說這二尊神明與我們關係密切,原來玄天上帝和鄭成功有特別關係,而天上聖母和施琅也有特別關係。
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真武大帝、開天大帝、北極聖神君、元武神... 等,但是我們臺灣人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當明末清初,閩南人開始有組織的大量移民臺灣時,都是受到鄭成功的影響最大,因為鄭成功跟明朝的民間信仰一樣,都是信仰玄天上帝。
十七世紀中期,鄭成功率軍來到臺灣時,看見安平海岸排列得很像龜蛇,因此他趕走荷蘭人之後,即在東都興建「北極殿」,供奉玄天上帝。之後,民間盛傳鄭成功建立「玄天上帝廟」是作為鎮邦之神,並且鼓勵民間加以祭拜,在「上行下效」之下,臺灣民間就盛行祭奉玄天上帝。
其實,明朝的民間信仰本來就是玄天上帝,講坦白一些,玄天上帝信仰也可稱為明朝國教。話說,元末,明太祖朱洪武起事時,在鄱陽湖之役打了敗仗,隻身逃到武當山,元兵緊追不捨。情勢十分危急時,他逃入一間荒廢的「上帝公廟」,連忙趨前撥開蜘蛛網找隱密地方藏身,一邊祈求上帝公保佑他平安脫險。孰知他禱告之後,先前被他撥開的蜘蛛網竟然馬上恢復原狀,元兵追到一看,看到都是蜘蛛網旋即離去。後來明太祖如願以償取得天下,他為了報答神恩,隨即重建該廟,並敕封上帝公為「玄天上帝」。並且親題一面「北極殿」匾額。
再來談天上聖母,天上聖母在臺灣民間俗稱天妃、天后、媽祖、媽祖婆... 。在臺灣的媽祖信仰,遠勝於唐山人對媽祖的信仰。其主要原因與施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年施琅打敗明鄭王朝後,本想援鄭成功的例,想在臺灣稱王,所以他住進了寧靖王府,可是有人向康熙皇帝檢舉他的企圖心,他怕惹來殺身之禍,立刻搬出寧靖王府,並把王府改為大天后宮,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媽祖天后為「天上聖母」。
所以,天上聖母這個最高級封號是發生在臺灣,並非在唐山,而且成為全臺灣香火最鼎盛的神明。那麼施琅為何要把王府改為大天后宮,奏請皇帝敕封天后媽祖,因為他的水師船上都供奉媽祖,他向皇帝稟奏打敗鄭氏是媽祖庇佑的,康熙當然依旨敕封為「天上聖母」。
線上朋友也許會問,為何他船上不像鄭成功的船都供奉玄天上帝,因為玄天上帝等於明朝國教,清的水師當然排斥玄天上帝。至於他們的水師供奉媽祖是因為媽祖是海神,海神可以保佑海上航行或從事打仗。古代上至朝廷天子,下至一般庶民百姓,大家都急著想要找到一位海上保護神,以得航海安全。活躍於福建沿海一帶的海神林默娘,順理成章變成航海人家的不二人選,也是被施琅選為戰神的原因。(聽說,目前我們海軍的軍艦還供奉天上聖母?)
清政府剛統一臺灣時,禁止民間膜拜玄天上帝,但是民間還是偷偷的拜。那時候偷拜最常見方式是裝扮小攤販,用米籃挑著玄天上帝神像在鄉村巡迴,說玄天上帝可以制煞、鎮邪,信徒拜完了就給他一個紅包。把拜玄天上帝小攤販化,雖然到嘉慶之後,已不再禁止民眾膜拜玄天上帝,但是它已固定成為一種攤販模式,直到老仙ㄟ懂事時,在鄉下仍然還有這種小攤販的存在。
總之,玄天上帝是保護鄭成功打下臺灣,天上聖母是保護施琅打下臺灣,所以這兩尊神明是臺灣香火最鼎盛的神明。
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真武大帝、開天大帝、北極聖神君、元武神... 等,但是我們臺灣人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當明末清初,閩南人開始有組織的大量移民臺灣時,都是受到鄭成功的影響最大,因為鄭成功跟明朝的民間信仰一樣,都是信仰玄天上帝。
十七世紀中期,鄭成功率軍來到臺灣時,看見安平海岸排列得很像龜蛇,因此他趕走荷蘭人之後,即在東都興建「北極殿」,供奉玄天上帝。之後,民間盛傳鄭成功建立「玄天上帝廟」是作為鎮邦之神,並且鼓勵民間加以祭拜,在「上行下效」之下,臺灣民間就盛行祭奉玄天上帝。
其實,明朝的民間信仰本來就是玄天上帝,講坦白一些,玄天上帝信仰也可稱為明朝國教。話說,元末,明太祖朱洪武起事時,在鄱陽湖之役打了敗仗,隻身逃到武當山,元兵緊追不捨。情勢十分危急時,他逃入一間荒廢的「上帝公廟」,連忙趨前撥開蜘蛛網找隱密地方藏身,一邊祈求上帝公保佑他平安脫險。孰知他禱告之後,先前被他撥開的蜘蛛網竟然馬上恢復原狀,元兵追到一看,看到都是蜘蛛網旋即離去。後來明太祖如願以償取得天下,他為了報答神恩,隨即重建該廟,並敕封上帝公為「玄天上帝」。並且親題一面「北極殿」匾額。
再來談天上聖母,天上聖母在臺灣民間俗稱天妃、天后、媽祖、媽祖婆... 。在臺灣的媽祖信仰,遠勝於唐山人對媽祖的信仰。其主要原因與施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年施琅打敗明鄭王朝後,本想援鄭成功的例,想在臺灣稱王,所以他住進了寧靖王府,可是有人向康熙皇帝檢舉他的企圖心,他怕惹來殺身之禍,立刻搬出寧靖王府,並把王府改為大天后宮,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媽祖天后為「天上聖母」。
所以,天上聖母這個最高級封號是發生在臺灣,並非在唐山,而且成為全臺灣香火最鼎盛的神明。那麼施琅為何要把王府改為大天后宮,奏請皇帝敕封天后媽祖,因為他的水師船上都供奉媽祖,他向皇帝稟奏打敗鄭氏是媽祖庇佑的,康熙當然依旨敕封為「天上聖母」。
線上朋友也許會問,為何他船上不像鄭成功的船都供奉玄天上帝,因為玄天上帝等於明朝國教,清的水師當然排斥玄天上帝。至於他們的水師供奉媽祖是因為媽祖是海神,海神可以保佑海上航行或從事打仗。古代上至朝廷天子,下至一般庶民百姓,大家都急著想要找到一位海上保護神,以得航海安全。活躍於福建沿海一帶的海神林默娘,順理成章變成航海人家的不二人選,也是被施琅選為戰神的原因。(聽說,目前我們海軍的軍艦還供奉天上聖母?)
清政府剛統一臺灣時,禁止民間膜拜玄天上帝,但是民間還是偷偷的拜。那時候偷拜最常見方式是裝扮小攤販,用米籃挑著玄天上帝神像在鄉村巡迴,說玄天上帝可以制煞、鎮邪,信徒拜完了就給他一個紅包。把拜玄天上帝小攤販化,雖然到嘉慶之後,已不再禁止民眾膜拜玄天上帝,但是它已固定成為一種攤販模式,直到老仙ㄟ懂事時,在鄉下仍然還有這種小攤販的存在。
總之,玄天上帝是保護鄭成功打下臺灣,天上聖母是保護施琅打下臺灣,所以這兩尊神明是臺灣香火最鼎盛的神明。
-
- R1
- 文章: 150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07, 2008 5:11 pm
- 聯繫:
Re: 【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我的家鄉 受天宮 http://www.shtin.org.tw/htm/01history.htm
北極玄天上帝乃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一魂降生。 三皇時托胎淨樂國善勝皇后,皇后夢吞日光,覺而有妊,懷胎一十四月,誕降之期,正應虛危之宿,生有奇表,穎慧非常。於開皇元年,歲次甲辰三月三日午時,誕於王宮,幼而神靈,長而勇猛,國王皇后僅生帝一人。正位青宮,備極鍾愛, 玄天上帝於問寢侍膳之餘,每念父母深恩,非常常服勞所能報答,遂捨青宮之貴,不統王位,惟務修行,誓收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感動了 玉清聖祖紫虛元君,下凡親授無極上道,奠定 玄天上帝修為的雄厚根基。得 玉清聖祖紫虛元君之道後, 紫虛元君又指示 玄天上帝,尋訪起自乾兌方位山峰地理,入山修行,方能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 玄天上帝領命拜別父母,輾轉來到武當山修煉元真,在武當山又得 妙樂天尊之法,並得 豐乾大帝贈賜三台七星降魔劍。
玄天上帝修道於武當山時,亦曾動了放棄之念。一日 玄天上帝突想回國,途中路過一井,見一老婦人手拿鐵杵,於石上研磨, 玄天上帝向前請問磨杵之因,老婦人低頭言道:「鐵杵磨針。」 玄天上帝驚疑,又問:「鐵杵磨成針,豈不難哉?」老婦說:「功至自成。」 玄天上帝頓悟其理,拜謝老婦人,即刻回山精修道業。老婦人乃是 玄天上帝的師父 紫虛元君所化,特來感化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福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玄天上帝於武當山修煉,經四十載,大道將成,值國王年邁,日夜繫思,特遣五百壯軍,邀迎太子,還朝嗣統。帝知力不能卻,劃地成澗,隔絕道途,五百壯軍,一起感悟,解兵卸甲,願同入山,修真養性。又歷數年,於上三皇,歲次甲子九月九日, 妙樂天尊見 玄天上帝已功成得道,遂上奏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妙樂天尊:臣上奏,今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聖尊一魂下凡投胎,已功成得道,應昭返天界冊封職位。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大喜特遣五龍捧聖,前嘯九鳳、後吹八鸞,上朝金闕,冊封號 北極玄天上帝,賜?墩同坐,統領三十六天將,鎮守北方,此得玄天之名,應北極星之位,統攝斗、牛、女、虛、危、室、壁北方七宿,坐鎮北極為上帝,兼管諸天掛甲兵,坐管千里虛空內,立照十方世界中。生身父母,榮享褒封特賜尊號,聖父曰 淨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曰 善勝太后瓊真上仙,致親配字,此乃玄天上帝之大孝也。五百壯軍,亦授五百靈官之職。
後於上天龍漢二劫, 玉清元始天尊見下界黑氣沖天盤結不散,日造罪孳,惡毒自橫,引動水、火、旱、蝗、瘟、妖六大魔王及諸惡鬼,趁機傾巢而出,傷害眾生,擾亂天下,妖魔橫行,三界不分人鬼雜楚(據記載:三界既人神鬼界,當初三界是為一體,人界有天梯可通神界,凡人只要登上天梯既可上達神界,鬼界與人界亦無門禁,人鬼雜楚陰陽不分),遂制詔派遣 玄天上帝速往下界,收斷妖魔,拔濟魂爽。
於是 玄天上帝乃披髮跣足,仗三台七星降魔劍,金甲玄袍,皂纛玄旗,部領三十六天官,統領三十萬金甲神將,與六魔王、眾邪魔鬼妖交戰於洞陰之野,玄天上帝獨戰六魔王,旱、蝗、瘟、妖四魔王敗遁各自逃離,水魔王見狀自將水?化蒼龜,火魔王自將火?化巨蛇,全力ㄧ搏,卻仍不敵 玄天上帝,水火二魔王見狀,心知此番戰役非一般之法能取勝,水魔王遂遁身應八卦坎水之方,火魔王轉移身形應八卦離火之位,自將水火二?化北方玄武之形龜蛇合體。(原來水火二魔王本是北方玄武神獸,受其他魔王鼓惑,私自下凡擅離本位)。欲力挽狂瀾,變形方成, 玄天上帝以三台七星降魔劍,化太極陰陽兩儀,起五行中央土?,用土生火之理,借中央土?吸取火魔王元?,消耗火魔王之力,再以中央土?,依土剋水之理,剋制水魔王元?,轟然ㄧ聲水火二魔王,竟被打成蒼龜巨蛇原型, 玄天上帝施大威力,躡二魔王於足下,水火二魔王耗盡ㄧ生法力扔無法掙脫,不能變動,始知 玄天上帝法力無邊, 玄天上帝感化水火二魔王回歸本位,水火二魔王頓悟自願歸順為部屬,玄天上帝始得玄武之實。七日之中 玄天上帝,盡收天下妖魔,人鬼分離,冤魂解散,鎖鬼眾於酆都大洞,玄天上帝遂奉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玉旨斬斷天梯,封北天門、東天門、西天門平常出入口,只留南天門為平常出入之用,三界自此分明,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嘉其功績,加封 混元九天萬法教主玉虛師相北極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其龜蛇二將,一獎勵其去邪歸正,蒼龜為地軸太玄水精將軍黑靈尊神---龜聖公,巨蛇為天關太玄火精將軍赤靈尊神---蛇聖公,並居天之一鄉,四魔初畏懼避去後見龜蛇受封,亦來敗服,玄帝悉收為部將,收盡天下妖魔,人鬼分離,冤魂解散,鎖鬼眾於酆都大洞,生人安泰,國土清平。於是乎宇宙肅清,皆 北極玄天上帝之力也。
功成 北極玄天上帝率領部將回歸上元宮繳旨,朝見 玉清元始天尊, 玉清元始天尊大喜,以玄帝功齊五十萬劫,德並三十三天,九霄上賴於真威,十極仰依於神化,有大利施於下民,積聖德遍之于玉曆,按遵簡籙,當亞帝真,不有徽崇,何以昭德? 乃再冊封特賜尊號,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玄天上帝,永鎮北方。
北極玄天上帝乃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一魂降生。 三皇時托胎淨樂國善勝皇后,皇后夢吞日光,覺而有妊,懷胎一十四月,誕降之期,正應虛危之宿,生有奇表,穎慧非常。於開皇元年,歲次甲辰三月三日午時,誕於王宮,幼而神靈,長而勇猛,國王皇后僅生帝一人。正位青宮,備極鍾愛, 玄天上帝於問寢侍膳之餘,每念父母深恩,非常常服勞所能報答,遂捨青宮之貴,不統王位,惟務修行,誓收天下妖魔,救護群品,感動了 玉清聖祖紫虛元君,下凡親授無極上道,奠定 玄天上帝修為的雄厚根基。得 玉清聖祖紫虛元君之道後, 紫虛元君又指示 玄天上帝,尋訪起自乾兌方位山峰地理,入山修行,方能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 玄天上帝領命拜別父母,輾轉來到武當山修煉元真,在武當山又得 妙樂天尊之法,並得 豐乾大帝贈賜三台七星降魔劍。
玄天上帝修道於武當山時,亦曾動了放棄之念。一日 玄天上帝突想回國,途中路過一井,見一老婦人手拿鐵杵,於石上研磨, 玄天上帝向前請問磨杵之因,老婦人低頭言道:「鐵杵磨針。」 玄天上帝驚疑,又問:「鐵杵磨成針,豈不難哉?」老婦說:「功至自成。」 玄天上帝頓悟其理,拜謝老婦人,即刻回山精修道業。老婦人乃是 玄天上帝的師父 紫虛元君所化,特來感化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回山修煉之後,仙道諸真惟恐 玄天上帝意志薄弱,特派蓬萊九位女仙下凡試探, 玄天上帝以禮相待,不存異心,九位女仙獻計引誘不成,深感 玄天上帝向道之誠,言明身分後回返天界,並祝福 玄天上帝早日功成得道。
玄天上帝於武當山修煉,經四十載,大道將成,值國王年邁,日夜繫思,特遣五百壯軍,邀迎太子,還朝嗣統。帝知力不能卻,劃地成澗,隔絕道途,五百壯軍,一起感悟,解兵卸甲,願同入山,修真養性。又歷數年,於上三皇,歲次甲子九月九日, 妙樂天尊見 玄天上帝已功成得道,遂上奏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妙樂天尊:臣上奏,今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聖尊一魂下凡投胎,已功成得道,應昭返天界冊封職位。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大喜特遣五龍捧聖,前嘯九鳳、後吹八鸞,上朝金闕,冊封號 北極玄天上帝,賜?墩同坐,統領三十六天將,鎮守北方,此得玄天之名,應北極星之位,統攝斗、牛、女、虛、危、室、壁北方七宿,坐鎮北極為上帝,兼管諸天掛甲兵,坐管千里虛空內,立照十方世界中。生身父母,榮享褒封特賜尊號,聖父曰 淨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曰 善勝太后瓊真上仙,致親配字,此乃玄天上帝之大孝也。五百壯軍,亦授五百靈官之職。
後於上天龍漢二劫, 玉清元始天尊見下界黑氣沖天盤結不散,日造罪孳,惡毒自橫,引動水、火、旱、蝗、瘟、妖六大魔王及諸惡鬼,趁機傾巢而出,傷害眾生,擾亂天下,妖魔橫行,三界不分人鬼雜楚(據記載:三界既人神鬼界,當初三界是為一體,人界有天梯可通神界,凡人只要登上天梯既可上達神界,鬼界與人界亦無門禁,人鬼雜楚陰陽不分),遂制詔派遣 玄天上帝速往下界,收斷妖魔,拔濟魂爽。
於是 玄天上帝乃披髮跣足,仗三台七星降魔劍,金甲玄袍,皂纛玄旗,部領三十六天官,統領三十萬金甲神將,與六魔王、眾邪魔鬼妖交戰於洞陰之野,玄天上帝獨戰六魔王,旱、蝗、瘟、妖四魔王敗遁各自逃離,水魔王見狀自將水?化蒼龜,火魔王自將火?化巨蛇,全力ㄧ搏,卻仍不敵 玄天上帝,水火二魔王見狀,心知此番戰役非一般之法能取勝,水魔王遂遁身應八卦坎水之方,火魔王轉移身形應八卦離火之位,自將水火二?化北方玄武之形龜蛇合體。(原來水火二魔王本是北方玄武神獸,受其他魔王鼓惑,私自下凡擅離本位)。欲力挽狂瀾,變形方成, 玄天上帝以三台七星降魔劍,化太極陰陽兩儀,起五行中央土?,用土生火之理,借中央土?吸取火魔王元?,消耗火魔王之力,再以中央土?,依土剋水之理,剋制水魔王元?,轟然ㄧ聲水火二魔王,竟被打成蒼龜巨蛇原型, 玄天上帝施大威力,躡二魔王於足下,水火二魔王耗盡ㄧ生法力扔無法掙脫,不能變動,始知 玄天上帝法力無邊, 玄天上帝感化水火二魔王回歸本位,水火二魔王頓悟自願歸順為部屬,玄天上帝始得玄武之實。七日之中 玄天上帝,盡收天下妖魔,人鬼分離,冤魂解散,鎖鬼眾於酆都大洞,玄天上帝遂奉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玉旨斬斷天梯,封北天門、東天門、西天門平常出入口,只留南天門為平常出入之用,三界自此分明,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嘉其功績,加封 混元九天萬法教主玉虛師相北極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其龜蛇二將,一獎勵其去邪歸正,蒼龜為地軸太玄水精將軍黑靈尊神---龜聖公,巨蛇為天關太玄火精將軍赤靈尊神---蛇聖公,並居天之一鄉,四魔初畏懼避去後見龜蛇受封,亦來敗服,玄帝悉收為部將,收盡天下妖魔,人鬼分離,冤魂解散,鎖鬼眾於酆都大洞,生人安泰,國土清平。於是乎宇宙肅清,皆 北極玄天上帝之力也。
功成 北極玄天上帝率領部將回歸上元宮繳旨,朝見 玉清元始天尊, 玉清元始天尊大喜,以玄帝功齊五十萬劫,德並三十三天,九霄上賴於真威,十極仰依於神化,有大利施於下民,積聖德遍之于玉曆,按遵簡籙,當亞帝真,不有徽崇,何以昭德? 乃再冊封特賜尊號,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玄天上帝,永鎮北方。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5912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 來自: 集合住宅
Re: 【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newshine 寫:最近聽一位教授的說法是
其實媽祖崇拜
是從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轉過來
因為禁止拜佛
只好轉換成媽祖崇拜
(三八萌) (三八萌) (三八萌)
老仙ㄟ在本文中,是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在臺灣的鄭成功和施琅之爭的事。
在唐山,有關這二仙神的互動,我並沒有談起。
有關宋代禁佛教,信徒把唐代觀世音媽袓化,是我在1988年首先提出,後來被很多人轉用。
有關神的敘述大多述「亂蓋」的,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重視田調,並且把它邏輯化,合理化。
因為現在科學昌明時代,雖然多數的神都是無稽之談,但起碼要把它邏輯化、合理化。
我目前在論壇塗鴉的都是指臺灣,請各位不要牽連到唐山去。
Re: 【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小的瞭解了大雅老仙ㄟ 寫:newshine 寫:最近聽一位教授的說法是
其實媽祖崇拜
是從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轉過來
因為禁止拜佛
只好轉換成媽祖崇拜
(三八萌) (三八萌) (三八萌)
老仙ㄟ在本文中,是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在臺灣的鄭成功和施琅之爭的事。
在唐山,有關這二仙神的互動,我並沒有談起。
有關宋代禁佛教,信徒把唐代觀世音媽袓化,是我在1988年首先提出,後來被很多人轉用。
有關神的敘述大多述「亂蓋」的,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重視田調,並且把它邏輯化,合理化。
因為現在科學昌明時代,雖然多數的神都是無稽之談,但起碼要把它邏輯化、合理化。
我目前在論壇塗鴉的都是指臺灣,請各位不要牽連到唐山去。
老仙果然是老仙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
- V2
- 文章: 2462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17, 2007 12:59 am
- 來自: Dharmsāla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Re: 【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台灣的信仰是多元的,歷史也有多元面,若對於民間信仰及歷史願有多元觀的去看它,《蘇府王爺──臺灣素民史之一例》也可讀之。
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 ... 88%BA.html
我讀陳玉教授的《蘇府王爺──臺灣素民史之一例》
楊惠南
陳玉峯教授又有令人驚嘆的大作要出版了!這回,他以人類學家的素養訪談了臺灣嘉南平原各鄉鎮的大小宮廟,記錄了這些宮廟的歷史沿革以及宮廟內外的相關人、事、物,最後則歸結到訪問嘉義布袋好美里(魍港)、新塭的一位素人──被陳教授尊為「蘇府王爺」的蘇振輝先生。
蘇先生是一位「素人」,是一位默默行善的王爺信仰者。為什麼要訪問這位素人,而不訪問更具代表性的「名人」或陳教授所稱的「成功者」呢?陳教授有這樣的解釋:
數十年來我口訪過不少頂頂有名的「大人物」,這五、六年來也拜會過幾位「大師」,但為什麼我卻選擇素人撰寫?誠如黃文龍醫師赤真赤誠的一句話:「……我年長後,愈來愈不易相信出名的人有何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成功的定義是何?以及成功背後的事實是什麼?其實,成功者講出來的東西距離其事實很遙遠,或都不是事實……多數成功者及其成功的條件、手腕與際遇,往往都不足為外人道也……」絕大多數現今社會上的「成功者」,有幾人勇於突破偽裝與虛榮?(第六章第 1節)
然而,陳教授之所以捨「名人」而就「素人」,更深層的原因應該是:本書的主旨或主題,是臺灣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鄉親,所信奉的神明。這些神明,儘管陳教授最後所關心的是王爺信仰,但其實還包括媽祖、三太子、陳靖姑、神農大帝等民間信仰的神祇。民間信仰似乎可以與「默默無聞」或「素人」畫上等號,而與「 名人」或「成功者」畫上不等號。相信這是陳教授之所以選擇素人而不選擇名人或成功者訪談的更深層原因。
陳教授是學生態學的,但他所採取的訪談方法,卻是人類學的。人類學的訪談有二特色:全貎觀(holistic view)和個別人物或小群體(例如一個小社團或一個小村庄、小宮廟)的深入訪談。
所謂全貎觀,即是把所要研究的人或事、物,放進整個歷史和社會環境的脈絡當中,把所研究的人、事或物,看做是和整個歷史、社會時空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或一部分,而不切割或不抽離出來而單獨考察。基於這樣的理念,陳教授所關注的雖然是現今的王爺信仰和素人蘇振輝先生,卻在書中遠溯到明鄭時期的鄭成功(1624-1662)、陳永華(1634-1680),並且無所不包地詳細訪談了供奉媽祖、三太子, 甚至供奉荷蘭公主(見第一章第8節),乃至日治時期因為有恩於鄉民而被尊為神 明的日本人森川清志郎、八田與一、杉浦茂峰等人的宮廟。(見第一章第3節)這 也是為什麼本書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不是介紹蘇振輝本人,而是訪談嘉南平原各地宮廟及其相關人、事、物的原因。這一鉅細靡遺的訪談記錄,讓我們深刻了解臺灣嘉南平原的風土民情和信仰,與一般宗教學者的浮面調查報告,實不可同日而語 !陳教授曾這樣說明何以必須採取這樣的方式,來書寫蘇振輝先生的原因:「而這本書我所要傳記的素人──蘇振輝先生,正是活生生的蘇府王爺,必須透過四百餘年的滄桑才能彰顯,或者反過來說,我是藉著書寫他,嘗試挖掘出臺灣人深沉的內在。」(第一章第3節)足見這種全貌觀的人類學研究法,並不只是學術上的必要,而是有它更深遠的目的。
本書有兩個主題特別突出,值得在這裡向讀者介紹。
首先是陳教授對臺灣媽祖信仰的「解構」。陳教授認為,北宋末年,佛教禪宗受到篤信道教的帝王迫害,『閩南的禪僧為了維護禪宗命脈,將其信仰,依道教形式,裝扮成政治命令下的民俗信仰形態,暗中將禪的法燈包裹在深層。也就是將觀音(馬祖道一)扮成「媽祖女神」,於1122年重新取得政府的許可執照,且形成民間信仰之後,就未曾脫下道冠、道袍。』(第二章第4節第1項)陳教授接著又「解構」說:「又,就佛教、佛法上的法理即觀音,方法論來自《法華經》及《楞嚴經 》,因為,神佛本無形而應物現形。本體為觀音,應現為媽祖女神;就人事上的法脈而言,媽祖女神正是如假包換的馬祖道一禪師,且是由閩南禪師系列相傳所弘揚
。」(同前)
在這裡,陳教授所說的「法理即觀音」,意思是:從佛教的道理上來說,觀音是無形無相的,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像《法華經》或《楞嚴經》所說的那樣,「三十二應」或「三十三應」,應現成許許多多不同的神祇,而媽祖,正是在觀音法理下 ,所應現的眾多神祇之一。(下文所提到的王爺信仰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臺灣的媽祖廟,往往供奉的雖是媽祖,但在媽祖背後卻也供奉著觀音,而觀音也被尊為「佛祖」而不稱為「菩薩」的原因。
陳教授甚至以觀音法理和觀音應現這兩個概念,來解釋臺灣宮廟「雜神」眾多的原因。他說:「臺灣儘管神雜混淆,但結構主軸或終極底蘊,乃禪門的觀音法理 ,及其應現出萬神的造神原則。」(第一章第9節第10項)
明鄭時期,鄭成功的叛將施琅自稱:在為清廷攻打臺灣時,媽祖曾顯靈助功。由於施琅這樣地利用媽祖信仰,以致現今的媽祖,被視為臺灣建國運動之所以尚未成功的重大原因之一。過去,筆者也曾持這一看法,認為做為臺灣人,媽祖實際上不值得崇拜。然而,本書卻把這樣的媽祖信仰「解構」,還原媽祖信仰的本來面目 。他認為媽祖信仰的去臺灣化,沒有和臺灣先民站在同一陣線,實際上是施琅等清廷野心人士的利用媽祖信仰有關,而不是媽祖信仰的本來面目。陳教授說:
終之有清一代,從萬正色、姚啟聖到施琅的徹底利用媽祖,廣建媽祖廟,乃至臺灣不斷發生民族革命,較大的如朱一貴、林爽文、陳周全、蔡牽、張丙、戴潮春等等,導致清官不斷地懷柔媽祖、賜匾加封等等,變成國家祭典行列。但也逼出媽祖廟分裂成兩陣營,一是財大氣粗、橫掃全臺的清官媽祖;另一是絕對弱勢、隱入地下的民間媽祖,最典型者殆如魍港媽祖等。(第二章第4節第1項第H)
本書另一個值得向讀者介紹的主題,也是陳教授所最關心的主題是:王爺信仰 。首先,陳教授依然認為,王爺信仰也是「觀音法理」的顯現。他以被視為臺灣第一座王爺廟──南鯤鯓代天府的王爺信仰為例,這樣說:
南鯤鯓代天府的全臺王爺廟總本山,前殿是五府千歲,後殿是觀音佛祖。說明了王爺信仰立教的大本,乃禪宗的世界觀。前殿(筆者按:即五府千歲)是「應現觀音」,可以是任何神明;後殿是「本體觀音」,故而必須稱為「觀音佛祖」。這是根據《首楞嚴經》的宇宙觀或世界觀而來。也就是說,包括由《法華經》的三十三應現、《楞嚴經》的三十二應現,骨子裡只有一個觀音應現法理或原理,因為神佛本無形,而應物現形。觀音本體代表人類、人性終極的根源,也就是所有靈魂、靈性所來自。只要觀得進覺悟的終極處,透過什麼方式、或何等法門都可以,不管你是美國人、俄國人、臺灣人,觀音一概廣開方便,因此前殿拜的,可以改成基督或阿拉,只要後殿是觀音,基督或阿拉一樣叫做「應現觀音」。換句話說,王爺信仰前殿的諸神,其造神原理或原則出自觀音法理。王爺廟的終極信仰依據的是禪宗 。(第四章 第3節第3項A)
然而,本體觀音可以應現的神祇眾多,為何只有王爺信仰受到廣大臺灣子民的崇拜?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必須從鄭成功王朝覆亡後,忠臣陳永華的反清運動說起 。
鄭成功王朝覆亡後,陳永華祕密組織了洪門,召集有志之士,繼續其反清大業 。然而,這一反清大業畢竟沒有成功,洪門遂轉入王爺的民間信仰,以隱形文化的形態,繼續進行著反清、建國的使命。陳教授說:『媽祖被清廷收編後,臺灣政戰靈魂人物陳永華「假死」,發展洪門天地會及延展諸多幫會,執行地下組織之反清戰鬥。及至清朝中葉,蛻變為臺灣的王爺信仰。』(第二章第4節第1項I)又說:「 臺灣精神 、建國意識以及臺灣人民,悲慘哀號了好長的一段時日。好在陳永華設計了隱形的教化組織,終於在19世紀初,正式以王爺信仰的廟宇,續絕存亡,傳承著自覺意識與法脈的發揚。」(第四章第3節第1項)
陳教授進一步順著李岳勳先生的研究成果,比對了王爺信仰中,童乩的「請神咒」和洪門「謌句」(
歌句)的高度相似性,而下結論說:『李(岳勳)氏認為上引咒語與歌句,證明洪門與王爺信仰的關係,而且咒語中透露出王爺信仰的法脈,正是「白雲宗」的「帶髮修行者」』(第四章第3節 第3項C)陳教授(及李岳勳先生)之所以認定洪門和王爺信仰與「白雲宗」有關,顯然是因為王爺信仰中的請神呪和洪門的謌句,都出現「白雲連天寺少林」一句。(同前)成立於宋朝的白雲宗(或白雲菜),以茹素、在家卻不娶妻而聞名,卻在明朝被查禁。其信眾轉入地下 ,一部分則加入白蓮教,成為明朝舉著宗教旗幟,而行民間革命的教派。陳教授以為,不但王爺信仰由白雲宗轉化而來,甚至媽祖信仰也是如此。他以王爺信徒的口吻說:「我們是傳承自居士門白雲宗的弟子,奉行觀音法門,應現為媽祖,應現為王爺;我們的奮鬥來自終極靈界的良知與良心的大覺悟,透過五王、三太子的途徑而發威啊!」(第四章第3節第3項C)
總結地說,王爺信仰乃陳永華為了完成反清、建國大業,所轉化而成的信仰。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兩段引文,看出這一轉化的用心和過程:
陳永華之創設洪門的文化核心,表面上係以鄭成功的民族大義「忠義」為最大號召,但底層乃禪門無功用行的教化,乃係傳承自宋元以降,閩南人心的信仰內涵 ,依據觀音入理法門,應物現形,在絕對弱勢的環境下,不斷造神(──應現觀音 ),用以符合、順應不同的人事時地物,但宗旨穩穩續存,終於形成現今臺灣文化的底蘊……。(第四章第4節)
也就是說,王爺信仰諸神的主結構是:觀音佛祖──王爺──三太子的「三明治」,直接點出裡外皆是禪,包裹著王爺,也就是臺灣民族的本心。最底層或內殿是觀音佛祖,是終極來處與歸處;中間是臺灣人的本心、精神、性靈的祖先;外圍或前鋒是三太子的方法論……(第四章第3節第3項D)
拜讀陳教授這部巨著,方才醒悟:原來筆者向來不重視,甚至鄙視的王爺信仰 ,竟是如此貼近我心!這部巨著惠我良多。1998-2000年,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支持下,筆者以〈臺灣佛教的歷史與思想——明鄭至日治時期:從明鄭時期名士佛教到清代臺灣佛教之三教同源現象的思想考察〉為總標題,進行臺灣佛教的研究 。筆者發現:臺灣的傳統佛寺(除掉日治時期和國府遷臺後所興建的佛寺),都是神佛不分、神佛雜處。也就是一座佛寺裡,正殿供奉的雖然是佛教的佛菩薩,卻又在後殿或左、右廂房供奉媽祖、三太子等諸神。研究中,筆者發現,這種神佛不分 、神佛雜處的現象,是臺灣佛寺特有的現象。我曾商請臺灣佛教研究學者闞正宗先生,到中國閩南去考察佛寺是否也有這一現象,答案是否定的,閩南佛寺並沒有神佛不分、神佛雜處的現象。可見神佛不分、神佛雜處是臺灣佛寺的特有現象。多年來,這一問題一直困擾我,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拜讀陳教授這部巨著,對於其中「法理觀音」乃至「本體觀音」、「應現觀音」的說法有所了解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臺灣佛寺的這一特色,也是法理觀音的具體展現。
我是以慚愧、懺悔的心,來讀完陳教授的這部巨著。慚愧、懺悔過去漠視,甚至鄙視臺灣的媽祖信仰和王爺信仰,乃至神佛不分、神佛雜處的臺灣佛寺,直到拜讀了陳教授這部巨著之後,才改變了這種錯誤的想法。陳教授這部巨著惠我良多;相信讀完它的讀者,也會有和我一樣的驚嘆!
2013年2月12日 寫於臺灣大學教職員宿舍
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 ... 88%BA.html
我讀陳玉教授的《蘇府王爺──臺灣素民史之一例》
楊惠南
陳玉峯教授又有令人驚嘆的大作要出版了!這回,他以人類學家的素養訪談了臺灣嘉南平原各鄉鎮的大小宮廟,記錄了這些宮廟的歷史沿革以及宮廟內外的相關人、事、物,最後則歸結到訪問嘉義布袋好美里(魍港)、新塭的一位素人──被陳教授尊為「蘇府王爺」的蘇振輝先生。
蘇先生是一位「素人」,是一位默默行善的王爺信仰者。為什麼要訪問這位素人,而不訪問更具代表性的「名人」或陳教授所稱的「成功者」呢?陳教授有這樣的解釋:
數十年來我口訪過不少頂頂有名的「大人物」,這五、六年來也拜會過幾位「大師」,但為什麼我卻選擇素人撰寫?誠如黃文龍醫師赤真赤誠的一句話:「……我年長後,愈來愈不易相信出名的人有何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成功的定義是何?以及成功背後的事實是什麼?其實,成功者講出來的東西距離其事實很遙遠,或都不是事實……多數成功者及其成功的條件、手腕與際遇,往往都不足為外人道也……」絕大多數現今社會上的「成功者」,有幾人勇於突破偽裝與虛榮?(第六章第 1節)
然而,陳教授之所以捨「名人」而就「素人」,更深層的原因應該是:本書的主旨或主題,是臺灣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鄉親,所信奉的神明。這些神明,儘管陳教授最後所關心的是王爺信仰,但其實還包括媽祖、三太子、陳靖姑、神農大帝等民間信仰的神祇。民間信仰似乎可以與「默默無聞」或「素人」畫上等號,而與「 名人」或「成功者」畫上不等號。相信這是陳教授之所以選擇素人而不選擇名人或成功者訪談的更深層原因。
陳教授是學生態學的,但他所採取的訪談方法,卻是人類學的。人類學的訪談有二特色:全貎觀(holistic view)和個別人物或小群體(例如一個小社團或一個小村庄、小宮廟)的深入訪談。
所謂全貎觀,即是把所要研究的人或事、物,放進整個歷史和社會環境的脈絡當中,把所研究的人、事或物,看做是和整個歷史、社會時空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或一部分,而不切割或不抽離出來而單獨考察。基於這樣的理念,陳教授所關注的雖然是現今的王爺信仰和素人蘇振輝先生,卻在書中遠溯到明鄭時期的鄭成功(1624-1662)、陳永華(1634-1680),並且無所不包地詳細訪談了供奉媽祖、三太子, 甚至供奉荷蘭公主(見第一章第8節),乃至日治時期因為有恩於鄉民而被尊為神 明的日本人森川清志郎、八田與一、杉浦茂峰等人的宮廟。(見第一章第3節)這 也是為什麼本書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不是介紹蘇振輝本人,而是訪談嘉南平原各地宮廟及其相關人、事、物的原因。這一鉅細靡遺的訪談記錄,讓我們深刻了解臺灣嘉南平原的風土民情和信仰,與一般宗教學者的浮面調查報告,實不可同日而語 !陳教授曾這樣說明何以必須採取這樣的方式,來書寫蘇振輝先生的原因:「而這本書我所要傳記的素人──蘇振輝先生,正是活生生的蘇府王爺,必須透過四百餘年的滄桑才能彰顯,或者反過來說,我是藉著書寫他,嘗試挖掘出臺灣人深沉的內在。」(第一章第3節)足見這種全貌觀的人類學研究法,並不只是學術上的必要,而是有它更深遠的目的。
本書有兩個主題特別突出,值得在這裡向讀者介紹。
首先是陳教授對臺灣媽祖信仰的「解構」。陳教授認為,北宋末年,佛教禪宗受到篤信道教的帝王迫害,『閩南的禪僧為了維護禪宗命脈,將其信仰,依道教形式,裝扮成政治命令下的民俗信仰形態,暗中將禪的法燈包裹在深層。也就是將觀音(馬祖道一)扮成「媽祖女神」,於1122年重新取得政府的許可執照,且形成民間信仰之後,就未曾脫下道冠、道袍。』(第二章第4節第1項)陳教授接著又「解構」說:「又,就佛教、佛法上的法理即觀音,方法論來自《法華經》及《楞嚴經 》,因為,神佛本無形而應物現形。本體為觀音,應現為媽祖女神;就人事上的法脈而言,媽祖女神正是如假包換的馬祖道一禪師,且是由閩南禪師系列相傳所弘揚
。」(同前)
在這裡,陳教授所說的「法理即觀音」,意思是:從佛教的道理上來說,觀音是無形無相的,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像《法華經》或《楞嚴經》所說的那樣,「三十二應」或「三十三應」,應現成許許多多不同的神祇,而媽祖,正是在觀音法理下 ,所應現的眾多神祇之一。(下文所提到的王爺信仰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臺灣的媽祖廟,往往供奉的雖是媽祖,但在媽祖背後卻也供奉著觀音,而觀音也被尊為「佛祖」而不稱為「菩薩」的原因。
陳教授甚至以觀音法理和觀音應現這兩個概念,來解釋臺灣宮廟「雜神」眾多的原因。他說:「臺灣儘管神雜混淆,但結構主軸或終極底蘊,乃禪門的觀音法理 ,及其應現出萬神的造神原則。」(第一章第9節第10項)
明鄭時期,鄭成功的叛將施琅自稱:在為清廷攻打臺灣時,媽祖曾顯靈助功。由於施琅這樣地利用媽祖信仰,以致現今的媽祖,被視為臺灣建國運動之所以尚未成功的重大原因之一。過去,筆者也曾持這一看法,認為做為臺灣人,媽祖實際上不值得崇拜。然而,本書卻把這樣的媽祖信仰「解構」,還原媽祖信仰的本來面目 。他認為媽祖信仰的去臺灣化,沒有和臺灣先民站在同一陣線,實際上是施琅等清廷野心人士的利用媽祖信仰有關,而不是媽祖信仰的本來面目。陳教授說:
終之有清一代,從萬正色、姚啟聖到施琅的徹底利用媽祖,廣建媽祖廟,乃至臺灣不斷發生民族革命,較大的如朱一貴、林爽文、陳周全、蔡牽、張丙、戴潮春等等,導致清官不斷地懷柔媽祖、賜匾加封等等,變成國家祭典行列。但也逼出媽祖廟分裂成兩陣營,一是財大氣粗、橫掃全臺的清官媽祖;另一是絕對弱勢、隱入地下的民間媽祖,最典型者殆如魍港媽祖等。(第二章第4節第1項第H)
本書另一個值得向讀者介紹的主題,也是陳教授所最關心的主題是:王爺信仰 。首先,陳教授依然認為,王爺信仰也是「觀音法理」的顯現。他以被視為臺灣第一座王爺廟──南鯤鯓代天府的王爺信仰為例,這樣說:
南鯤鯓代天府的全臺王爺廟總本山,前殿是五府千歲,後殿是觀音佛祖。說明了王爺信仰立教的大本,乃禪宗的世界觀。前殿(筆者按:即五府千歲)是「應現觀音」,可以是任何神明;後殿是「本體觀音」,故而必須稱為「觀音佛祖」。這是根據《首楞嚴經》的宇宙觀或世界觀而來。也就是說,包括由《法華經》的三十三應現、《楞嚴經》的三十二應現,骨子裡只有一個觀音應現法理或原理,因為神佛本無形,而應物現形。觀音本體代表人類、人性終極的根源,也就是所有靈魂、靈性所來自。只要觀得進覺悟的終極處,透過什麼方式、或何等法門都可以,不管你是美國人、俄國人、臺灣人,觀音一概廣開方便,因此前殿拜的,可以改成基督或阿拉,只要後殿是觀音,基督或阿拉一樣叫做「應現觀音」。換句話說,王爺信仰前殿的諸神,其造神原理或原則出自觀音法理。王爺廟的終極信仰依據的是禪宗 。(第四章 第3節第3項A)
然而,本體觀音可以應現的神祇眾多,為何只有王爺信仰受到廣大臺灣子民的崇拜?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必須從鄭成功王朝覆亡後,忠臣陳永華的反清運動說起 。
鄭成功王朝覆亡後,陳永華祕密組織了洪門,召集有志之士,繼續其反清大業 。然而,這一反清大業畢竟沒有成功,洪門遂轉入王爺的民間信仰,以隱形文化的形態,繼續進行著反清、建國的使命。陳教授說:『媽祖被清廷收編後,臺灣政戰靈魂人物陳永華「假死」,發展洪門天地會及延展諸多幫會,執行地下組織之反清戰鬥。及至清朝中葉,蛻變為臺灣的王爺信仰。』(第二章第4節第1項I)又說:「 臺灣精神 、建國意識以及臺灣人民,悲慘哀號了好長的一段時日。好在陳永華設計了隱形的教化組織,終於在19世紀初,正式以王爺信仰的廟宇,續絕存亡,傳承著自覺意識與法脈的發揚。」(第四章第3節第1項)
陳教授進一步順著李岳勳先生的研究成果,比對了王爺信仰中,童乩的「請神咒」和洪門「謌句」(
歌句)的高度相似性,而下結論說:『李(岳勳)氏認為上引咒語與歌句,證明洪門與王爺信仰的關係,而且咒語中透露出王爺信仰的法脈,正是「白雲宗」的「帶髮修行者」』(第四章第3節 第3項C)陳教授(及李岳勳先生)之所以認定洪門和王爺信仰與「白雲宗」有關,顯然是因為王爺信仰中的請神呪和洪門的謌句,都出現「白雲連天寺少林」一句。(同前)成立於宋朝的白雲宗(或白雲菜),以茹素、在家卻不娶妻而聞名,卻在明朝被查禁。其信眾轉入地下 ,一部分則加入白蓮教,成為明朝舉著宗教旗幟,而行民間革命的教派。陳教授以為,不但王爺信仰由白雲宗轉化而來,甚至媽祖信仰也是如此。他以王爺信徒的口吻說:「我們是傳承自居士門白雲宗的弟子,奉行觀音法門,應現為媽祖,應現為王爺;我們的奮鬥來自終極靈界的良知與良心的大覺悟,透過五王、三太子的途徑而發威啊!」(第四章第3節第3項C)
總結地說,王爺信仰乃陳永華為了完成反清、建國大業,所轉化而成的信仰。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兩段引文,看出這一轉化的用心和過程:
陳永華之創設洪門的文化核心,表面上係以鄭成功的民族大義「忠義」為最大號召,但底層乃禪門無功用行的教化,乃係傳承自宋元以降,閩南人心的信仰內涵 ,依據觀音入理法門,應物現形,在絕對弱勢的環境下,不斷造神(──應現觀音 ),用以符合、順應不同的人事時地物,但宗旨穩穩續存,終於形成現今臺灣文化的底蘊……。(第四章第4節)
也就是說,王爺信仰諸神的主結構是:觀音佛祖──王爺──三太子的「三明治」,直接點出裡外皆是禪,包裹著王爺,也就是臺灣民族的本心。最底層或內殿是觀音佛祖,是終極來處與歸處;中間是臺灣人的本心、精神、性靈的祖先;外圍或前鋒是三太子的方法論……(第四章第3節第3項D)
拜讀陳教授這部巨著,方才醒悟:原來筆者向來不重視,甚至鄙視的王爺信仰 ,竟是如此貼近我心!這部巨著惠我良多。1998-2000年,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支持下,筆者以〈臺灣佛教的歷史與思想——明鄭至日治時期:從明鄭時期名士佛教到清代臺灣佛教之三教同源現象的思想考察〉為總標題,進行臺灣佛教的研究 。筆者發現:臺灣的傳統佛寺(除掉日治時期和國府遷臺後所興建的佛寺),都是神佛不分、神佛雜處。也就是一座佛寺裡,正殿供奉的雖然是佛教的佛菩薩,卻又在後殿或左、右廂房供奉媽祖、三太子等諸神。研究中,筆者發現,這種神佛不分 、神佛雜處的現象,是臺灣佛寺特有的現象。我曾商請臺灣佛教研究學者闞正宗先生,到中國閩南去考察佛寺是否也有這一現象,答案是否定的,閩南佛寺並沒有神佛不分、神佛雜處的現象。可見神佛不分、神佛雜處是臺灣佛寺的特有現象。多年來,這一問題一直困擾我,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拜讀陳教授這部巨著,對於其中「法理觀音」乃至「本體觀音」、「應現觀音」的說法有所了解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臺灣佛寺的這一特色,也是法理觀音的具體展現。
我是以慚愧、懺悔的心,來讀完陳教授的這部巨著。慚愧、懺悔過去漠視,甚至鄙視臺灣的媽祖信仰和王爺信仰,乃至神佛不分、神佛雜處的臺灣佛寺,直到拜讀了陳教授這部巨著之後,才改變了這種錯誤的想法。陳教授這部巨著惠我良多;相信讀完它的讀者,也會有和我一樣的驚嘆!
2013年2月12日 寫於臺灣大學教職員宿舍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Re: 【老仙ㄟ雜談】玄天上帝和天上聖母 131010
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 ... B3%B0.html
《蘇府王爺──臺灣素民史之一例》自序
陳玉峯
秀琴阿桑凝神專注地,握著一把小剪刀,在為麥片紙盒打洞。紙盒四邊,整齊地挖出二十四個透氣的小洞。午后的冬陽斜照著她,她坐在魍港 (好美里) 太聖宮的廟側門口。這座廟宇供奉的主神之一,魍港媽祖,祂比鄭成功更早了數十年來到臺灣,祂在先民最艱困的年代,「剜肉治病」,也就是從祂神像的底座,挖剔出薄木片,和著草藥提供給村民煎服。祂,將近四百年間未曾被政權收編、勅封,而從來默默示現、照顧子民。
紙盒子是用來裝盛喚兒子德隆先生去買來的螃蟹,還不時殷殷交代不能悶死牠等等。我驅車離開好美里之後,電話傳來德隆先生的轉話:「你塞給我媽的那些鈔票,她連同魚蝦放一起,裝在箱子內,因為怕你不知道而轉送給別人家,故而告知你一聲。媽說,夠用就好,我們不缺錢!」;2013年 1月 16日,這對母子再度予我
沒錢的富豪的溫暖,好美的一幅素描。
德隆先生擔任太聖宮廟祝,一生奉獻神職,未婚,與母親秀琴阿桑相依為命,他的月薪恰好是22K。他們活得愉悅、祥和,「只求可以助人,而不思被人助、被神助」!
臺南永康妙心寺的傳道法師,搬來一大堆臺語文辭典、字典,挑燈為我查驗、解說臺語用字,兼析佛法。2012年 10月 3日的夜深了,寺人皆已入眠,我看著年事
已高的法師,那種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態度,心中不忍。臨行,他還帶我到二樓藏書處,示範許成章教授的臺語八聲舉例,且將整套許教授的《臺灣漢語辭典》送給我,只希望臺灣人可以稍稍瞭解母語的優美與深邃,但願天下人不忘本!本書草稿我寄給法師後,他更逐字校勘,密密麻麻註記,他以臺灣業已消逝踏實、篤厚的精神呵護我!
果毅後不知名的蔡先生導引我去採訪媽祖的乩身,慈祥可愛的蔡榮明先生,他為我鉅細靡遺地講解媽祖降駕的指示,從臺灣百零八萬年的地體變遷,到陳永華如何運用急水溪的奧秘和盤托出,不僅將「不想講、不能講」的,都講給我錄音,也把他的手稿讓我影印,他一生「做人,只是存個良心……」。邂逅鎮西宮主委林文彬先生的當夜,他堅持請我在廟口吃碗點心麵,為我談出意象豐富的,旗 (尖) 山與鼓 (佛) 山的神話故事,勾起我屬靈的鄉愁。他一生剛正不阿、是非分明,他讓我想
起周金剛自焚一生所重視之《金剛疏鈔》。
吉貝耍年輕的段洪坤老師與我一見如故,恨不得傾盡他鑽研的心得告知;朴子萬善廟的曾明福主委、嘉義鵬上宮的汪麗雲女士、王界生先生、王玉娟女士、陳永軒先生,副瀨富安宮的黃相松義工,蚵寮保安宮的王先生,尖山義善堂的張輝煌廟祝,夥同知、不知其名的臺灣素人,甚至於古人如陳永華參軍、昔時英靈,有形或無形,皆以裸真、赤誠相待,助我一臂之力,他們示現了「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煩惱,所做功德盡以施之」的臺灣人格底蘊,他們忘卻了善與不善。
本書的訪調殆自2011年底開始,而密集撰寫於2012年底至2013年初夏。此間,我所訪談、際遇的人,絕大部分我原本從不認識,或只逢機相談,他們都以如是坦率、熱誠地,待我如同親人,他們恰好都是我心目中,道道地地的臺灣人,我的書寫,正是要探索這樣的人格底蘊,這樣的文化,臺灣人的本然。可以說,我在書寫本書主角的蘇振輝先生,他卻應現成為我所際遇的人、事、時、地、物,讓我瀏覽他的前世與今生。藉由撰寫他的因緣,相當於走過臺灣文明史,之如何形塑現今的臺灣素人。
第一章主述蘇振輝先生的母親蔡時女士的故鄉好美里,該地區在鄭成功之前叫做魍港。魍港這中文地名,首度出現於陳第1603年的「東番記」一文,是他於1602年農 12月 8日,跟隨沈有容自料羅灣出發,追剿海寇,來到臺灣的見聞錄。當時的魍港位於倒風內海北端的沙汕隘口,也是閩南海民最早來台拓殖的據點之一,蔡時女士正是出生於倒風內海正式滄海轉桑田的1934年,八掌溪原本北流的出海口,在該年直衝西流,形成今之入海軌道。
為了瞭解孕育蘇振輝先生的母親母土的搖籃,或時空背景,走訪太聖宮蔡隆德先生,因而巧遇蔡母顏秀琴女士,他們母子為我開展了環境總認知,此間,奇妙的過程,恰好也讓我記述臺灣人的人神之間的底蘊,寫出了一向被誤解、被扭曲的「迷信」,事實上正是臺灣善根的內涵。
第二章直溯臺灣人格、精神的總根源,實乃鄭氏王朝的民族精神、人倫節操,寄寓於閩南居士禪的應現媽祖信仰,以之傳承禪門法脈與社會理想。而鄭氏三代一貫想要讓臺灣獨立或半獨立的努力與堅持,卻遭遇叛徒之覷破鄭氏王朝靈魂、信仰總依歸的媽祖神髓,繼而殺神、殺靈,以武力顛覆、文化懷柔,收編了媽祖信仰,讓原本反清的閩南、臺灣禪徒,陷入民族、倫理、靈性、精神的大破產。更悲慘的
,以建立龐多的媽祖廟,用來監控臺灣人的思想管控與情治中心,並且,為打壓及消滅鄭氏王朝的意識形態,在212年統治期間,焚毀歷史、纂改歷史,醜化臺灣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汙名化臺灣人,另一方面,臺灣菁英在陳永華假死、苦心擘劃下,放棄媽祖信仰系統,另創地下洪門組織等,藉由禪門觀音法理的宗教手法,以地下或隱性文化的應變反攻大陸,且遲至18世紀初,始褪盡幫會色彩,直接以民間宗教廟宇的王爺信仰現身(第三章)。
無論媽祖信仰或王爺信仰,其法脈、法門、法理徹底是本體觀音 (觀音佛祖) 、應現觀音(媽祖及王爺或其他繁多神明)、三太子等,從裏到外的禪門主結構,構成
臺灣神廟的基調,但因處於專制強權高壓、屠殺、取締的現實之下,遂編杜系列神怪小說、故事,舖陳迷障,掩護主體之傳承。這套隱性文化的教化主旨、靈性呼喚或心理療法即「觀音法理」 (陳玉峯,2012a,244-344,以及本書英譯附錄) ,其實踐的理想人格、精神目標或典範乃《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的「菩薩成就八大法」:「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與〈菩薩行品〉的「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從而產生臺灣的素民文化,而不論外來政權是滿清、日本軍國或白恐國府,始終實踐著無善之善、無德之德、無宗無教的無所求行、無功用行(陳玉峯,2012 a;b)。
第三章我勘查急水溪流域,特別是從果毅後陳永華衣冠塚到出海口的傳奇,追溯臺灣文明史上第一位永世的政治家的大智大慧(第四章)。此間,予我如詩、似歌、風謠、性靈的無限美感!
經由這四章的回溯,我花了大約三分之二的總篇幅,詮釋孕育臺灣素民或蘇振輝先生的奧蘊,但這只是人文、歷史大背景的部分。
第五章交代主角的家世、家庭背景,相當於從臺灣文明史到蘇門的銜接。由於臺灣人集體意識的象徵,在於信仰圈中心的廟宇,而家庭總象徵的廳堂,事實上,正是廟宇的簡縮版,從廟宇到廳堂,貫穿了從民族到個人的文化傳承與靈性依據,據此而演義蘇振輝先生的傳記。
第六章以蘇振輝先生為範圍,揭露蘇門八代的孳息,從海向陸,由陸向海向全球,終於跨出山海子民的泱泱格局、熠熠人格,而超越世代,不僅無愧於傳統禪門無功德的無功用行,更跨出新世紀的新典範,故而全書冠以蘇府王爺的位格。道在活人,且精神長存,這就是臺灣素人文化。
由蘇振輝先生的不平凡當中的平凡、平凡當中的不平凡,大致可以瞭解臺灣人從傳統走向新局的人格趨勢,因為,四百年來臺灣重大的缺陷之一,在於跟臺灣自然生界、土地的隔離,切斷了從天文、地文、人文、生文統合為一的關鍵環節,致令臺灣子民一直未能作根本的自覺或覺悟。此面向正是我一生努力的,自然情操與土地倫理的創建。在個人接觸或觀察臺灣歷來的政治人物當中,稍微具備此等情操者,似乎不出十位數。
而蘇董來自八掌溪海隅的臍帶,竟然只在幾次登山的經驗、感悟中,走上實質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無功用行」,臺灣有文明史以來,寥寥無幾。
由於蘇先生右手做的,不讓左手知道,右手也忘掉了,他幾乎不留什麼記錄,只以整個生活示現自自然然,因此,在我的「逼迫」下,勉強留下些微的記錄做見證,如第七章。
藉由我與蘇振輝先生的因緣,走訪一些臺灣的廟宇。而每座廟宇都是地區素民的集體記憶、靈魂依歸、歷史濃縮、教化中心,撇開形制的大同小異,每個地區或境界,自有其獨特的史詩、境遇與特徵。細細品味,即可品嘗臺灣人性的芬芳。
2012年 6月 12日午後,我在臺中市文心路與昌平路交叉口一角落,二分埔的福德祠前小坐。然後,一位年輕婦女前來,她燒香、點燭,虔誠祭拜,且口中唸唸有辭甚久,她的表情專注,向著土地公傾訴,儼然有種毫光籠罩或從她頭頂散發,然後她到金爐焚燒金紙離去;接著有位老年男子經過,他到香爐前合手膜拜、閉眼肅穆。之後,將手腕上的掛珠脫下,在香爐上繞了 3 圈,而後離去;廟側,樟樹下的座椅上,側睡著一個流浪漢。周遭各式車輛依循紅綠燈的節奏,劃破偌大空間的勻稱,穿梭種種漣漪且交叉震盪。而土地公的小廟自成一幅寧靜,直把車水馬龍看成一幅靜畫。
又有三、五行人,專程或路過,廟前吸取一口安寧而離去。我相信世人不時多幾分鐘面對自己與神明的那份專注與單純,世間、社會將更和諧與安詳。
走過一甲子歲月,我曾經以最青壯的年代,投入劇烈的社運抗爭,如今一樣永不退轉。然而,如同我從蘇振輝先生學到的,我的方式改變了一些,我將重點擺放在正面的教化,而不再只是恨鐵不成鋼,恨不得臺灣社會一夕而可脫胎換骨;相反的,做該做的、能做的,無得無失。如今,臺灣的過去、現在、未來差不多可以看得透徹,我從臺灣人的正面出發。
歷來在批判臺灣人的缺點時(我自己曾經也是,後來才恍然大悟;陳玉峯,2011
,《興隆淨寺 (一) :1895年之前》,65-67頁。),可以說,其內容的極大比例,其實是中了清代官僚、日治軍國、國府白恐與高壓統治下,汙名化臺灣人的劇毒或遺毒,特別是在宗教信仰及價值觀或人生態度面向。因為,要擊敗一個人的最佳辦法之一,是毀掉他最引以為榮、為傲、價值繫賴、靈魂信仰的那一塊中樞部位;要統治一個族群、民族、國家的最佳策略之一,是殺掉該族群等的神明、信仰的諸神,以及摧毀該族群等的集體信心、歷史榮耀、共同屬靈的依據,讓個人以迄族群等,陷入一種自卑、自貶、自賤的迷途。
而臺灣人要從三、四百年的大陷阱、大流沙的漩渦中,自拔、自覺、自重、自我肯定,且流露出有節操、有格調的氛圍,而幾近完全沒有沾染此等汙名化或汙染的人,有史迄今沒幾個,至於多如牛毛的有名氣、有地位、有錢勢、有學問等等的人物,大概用手指頭、腳趾頭即可算出來,但我在民間草根行列中卻是遍地芳草、幽蘭,到處可遇!我不是要去貶低一大票或數不清的「有什麼」的人,只是我強調、認定的這樣子的人,基本上相當於禪門的證悟者、覺者。事實上,我完全尊重、尊敬每一個人;會去貶低別人的人,本身就是沉溺的弱勢者。我要寫素人,寫四千多種綠色自生植物般的二千多萬臺灣草根的有緣人,就是要彰顯我們本來如是!只消「念」一轉,任何人如是!而不在於外在的法相、妄相、假相。
這本書一貫的核心,殆即「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誠心敬吾,無拜無妨;行為不正,百拜無用」 (註:書中另行加註) !
也就是自覺的強調,但自覺是無法定義、界定的靈性特徵,我只能由應現出來的人物來側寫、素描,而蘇府王爺恰好是一例證,顏秀琴女士、蔡時女士當然也是。他們絕非單獨的一個個體,你、我、他都是臺灣史上交錯影響、臍帶相連的活體文化,且隨時、隨地應現與相互呼應!
於是,本書所謂的素人,很大一部分的特徵,或說最重大的特徵在於自覺,而與名相無關。感恩任何我在臺灣的際遇!感恩蘇振輝先生賦予我書寫的機緣!
而書寫本書後期,與學文、麗霞賢伉儷結緣,他們發心要照顧我的部分飲食,不時寄來自製的糧草,讓我品味著草根香;又如葉秋源先生長年將他看過、眉批的簡報、圖書,不時寄來指導,夥同眾多2007年以降,關心、照顧我清貧生活的朋友們,都是我起心動念的善根助緣,無以為報,但藉寸筆,銘記感恩!!
感覺上,這是我最發心力觀照的一冊書,但願有緣人分享。
《蘇府王爺──臺灣素民史之一例》自序
陳玉峯
秀琴阿桑凝神專注地,握著一把小剪刀,在為麥片紙盒打洞。紙盒四邊,整齊地挖出二十四個透氣的小洞。午后的冬陽斜照著她,她坐在魍港 (好美里) 太聖宮的廟側門口。這座廟宇供奉的主神之一,魍港媽祖,祂比鄭成功更早了數十年來到臺灣,祂在先民最艱困的年代,「剜肉治病」,也就是從祂神像的底座,挖剔出薄木片,和著草藥提供給村民煎服。祂,將近四百年間未曾被政權收編、勅封,而從來默默示現、照顧子民。
紙盒子是用來裝盛喚兒子德隆先生去買來的螃蟹,還不時殷殷交代不能悶死牠等等。我驅車離開好美里之後,電話傳來德隆先生的轉話:「你塞給我媽的那些鈔票,她連同魚蝦放一起,裝在箱子內,因為怕你不知道而轉送給別人家,故而告知你一聲。媽說,夠用就好,我們不缺錢!」;2013年 1月 16日,這對母子再度予我
沒錢的富豪的溫暖,好美的一幅素描。
德隆先生擔任太聖宮廟祝,一生奉獻神職,未婚,與母親秀琴阿桑相依為命,他的月薪恰好是22K。他們活得愉悅、祥和,「只求可以助人,而不思被人助、被神助」!
臺南永康妙心寺的傳道法師,搬來一大堆臺語文辭典、字典,挑燈為我查驗、解說臺語用字,兼析佛法。2012年 10月 3日的夜深了,寺人皆已入眠,我看著年事
已高的法師,那種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態度,心中不忍。臨行,他還帶我到二樓藏書處,示範許成章教授的臺語八聲舉例,且將整套許教授的《臺灣漢語辭典》送給我,只希望臺灣人可以稍稍瞭解母語的優美與深邃,但願天下人不忘本!本書草稿我寄給法師後,他更逐字校勘,密密麻麻註記,他以臺灣業已消逝踏實、篤厚的精神呵護我!
果毅後不知名的蔡先生導引我去採訪媽祖的乩身,慈祥可愛的蔡榮明先生,他為我鉅細靡遺地講解媽祖降駕的指示,從臺灣百零八萬年的地體變遷,到陳永華如何運用急水溪的奧秘和盤托出,不僅將「不想講、不能講」的,都講給我錄音,也把他的手稿讓我影印,他一生「做人,只是存個良心……」。邂逅鎮西宮主委林文彬先生的當夜,他堅持請我在廟口吃碗點心麵,為我談出意象豐富的,旗 (尖) 山與鼓 (佛) 山的神話故事,勾起我屬靈的鄉愁。他一生剛正不阿、是非分明,他讓我想
起周金剛自焚一生所重視之《金剛疏鈔》。
吉貝耍年輕的段洪坤老師與我一見如故,恨不得傾盡他鑽研的心得告知;朴子萬善廟的曾明福主委、嘉義鵬上宮的汪麗雲女士、王界生先生、王玉娟女士、陳永軒先生,副瀨富安宮的黃相松義工,蚵寮保安宮的王先生,尖山義善堂的張輝煌廟祝,夥同知、不知其名的臺灣素人,甚至於古人如陳永華參軍、昔時英靈,有形或無形,皆以裸真、赤誠相待,助我一臂之力,他們示現了「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煩惱,所做功德盡以施之」的臺灣人格底蘊,他們忘卻了善與不善。
本書的訪調殆自2011年底開始,而密集撰寫於2012年底至2013年初夏。此間,我所訪談、際遇的人,絕大部分我原本從不認識,或只逢機相談,他們都以如是坦率、熱誠地,待我如同親人,他們恰好都是我心目中,道道地地的臺灣人,我的書寫,正是要探索這樣的人格底蘊,這樣的文化,臺灣人的本然。可以說,我在書寫本書主角的蘇振輝先生,他卻應現成為我所際遇的人、事、時、地、物,讓我瀏覽他的前世與今生。藉由撰寫他的因緣,相當於走過臺灣文明史,之如何形塑現今的臺灣素人。
第一章主述蘇振輝先生的母親蔡時女士的故鄉好美里,該地區在鄭成功之前叫做魍港。魍港這中文地名,首度出現於陳第1603年的「東番記」一文,是他於1602年農 12月 8日,跟隨沈有容自料羅灣出發,追剿海寇,來到臺灣的見聞錄。當時的魍港位於倒風內海北端的沙汕隘口,也是閩南海民最早來台拓殖的據點之一,蔡時女士正是出生於倒風內海正式滄海轉桑田的1934年,八掌溪原本北流的出海口,在該年直衝西流,形成今之入海軌道。
為了瞭解孕育蘇振輝先生的母親母土的搖籃,或時空背景,走訪太聖宮蔡隆德先生,因而巧遇蔡母顏秀琴女士,他們母子為我開展了環境總認知,此間,奇妙的過程,恰好也讓我記述臺灣人的人神之間的底蘊,寫出了一向被誤解、被扭曲的「迷信」,事實上正是臺灣善根的內涵。
第二章直溯臺灣人格、精神的總根源,實乃鄭氏王朝的民族精神、人倫節操,寄寓於閩南居士禪的應現媽祖信仰,以之傳承禪門法脈與社會理想。而鄭氏三代一貫想要讓臺灣獨立或半獨立的努力與堅持,卻遭遇叛徒之覷破鄭氏王朝靈魂、信仰總依歸的媽祖神髓,繼而殺神、殺靈,以武力顛覆、文化懷柔,收編了媽祖信仰,讓原本反清的閩南、臺灣禪徒,陷入民族、倫理、靈性、精神的大破產。更悲慘的
,以建立龐多的媽祖廟,用來監控臺灣人的思想管控與情治中心,並且,為打壓及消滅鄭氏王朝的意識形態,在212年統治期間,焚毀歷史、纂改歷史,醜化臺灣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汙名化臺灣人,另一方面,臺灣菁英在陳永華假死、苦心擘劃下,放棄媽祖信仰系統,另創地下洪門組織等,藉由禪門觀音法理的宗教手法,以地下或隱性文化的應變反攻大陸,且遲至18世紀初,始褪盡幫會色彩,直接以民間宗教廟宇的王爺信仰現身(第三章)。
無論媽祖信仰或王爺信仰,其法脈、法門、法理徹底是本體觀音 (觀音佛祖) 、應現觀音(媽祖及王爺或其他繁多神明)、三太子等,從裏到外的禪門主結構,構成
臺灣神廟的基調,但因處於專制強權高壓、屠殺、取締的現實之下,遂編杜系列神怪小說、故事,舖陳迷障,掩護主體之傳承。這套隱性文化的教化主旨、靈性呼喚或心理療法即「觀音法理」 (陳玉峯,2012a,244-344,以及本書英譯附錄) ,其實踐的理想人格、精神目標或典範乃《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的「菩薩成就八大法」:「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與〈菩薩行品〉的「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從而產生臺灣的素民文化,而不論外來政權是滿清、日本軍國或白恐國府,始終實踐著無善之善、無德之德、無宗無教的無所求行、無功用行(陳玉峯,2012 a;b)。
第三章我勘查急水溪流域,特別是從果毅後陳永華衣冠塚到出海口的傳奇,追溯臺灣文明史上第一位永世的政治家的大智大慧(第四章)。此間,予我如詩、似歌、風謠、性靈的無限美感!
經由這四章的回溯,我花了大約三分之二的總篇幅,詮釋孕育臺灣素民或蘇振輝先生的奧蘊,但這只是人文、歷史大背景的部分。
第五章交代主角的家世、家庭背景,相當於從臺灣文明史到蘇門的銜接。由於臺灣人集體意識的象徵,在於信仰圈中心的廟宇,而家庭總象徵的廳堂,事實上,正是廟宇的簡縮版,從廟宇到廳堂,貫穿了從民族到個人的文化傳承與靈性依據,據此而演義蘇振輝先生的傳記。
第六章以蘇振輝先生為範圍,揭露蘇門八代的孳息,從海向陸,由陸向海向全球,終於跨出山海子民的泱泱格局、熠熠人格,而超越世代,不僅無愧於傳統禪門無功德的無功用行,更跨出新世紀的新典範,故而全書冠以蘇府王爺的位格。道在活人,且精神長存,這就是臺灣素人文化。
由蘇振輝先生的不平凡當中的平凡、平凡當中的不平凡,大致可以瞭解臺灣人從傳統走向新局的人格趨勢,因為,四百年來臺灣重大的缺陷之一,在於跟臺灣自然生界、土地的隔離,切斷了從天文、地文、人文、生文統合為一的關鍵環節,致令臺灣子民一直未能作根本的自覺或覺悟。此面向正是我一生努力的,自然情操與土地倫理的創建。在個人接觸或觀察臺灣歷來的政治人物當中,稍微具備此等情操者,似乎不出十位數。
而蘇董來自八掌溪海隅的臍帶,竟然只在幾次登山的經驗、感悟中,走上實質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無功用行」,臺灣有文明史以來,寥寥無幾。
由於蘇先生右手做的,不讓左手知道,右手也忘掉了,他幾乎不留什麼記錄,只以整個生活示現自自然然,因此,在我的「逼迫」下,勉強留下些微的記錄做見證,如第七章。
藉由我與蘇振輝先生的因緣,走訪一些臺灣的廟宇。而每座廟宇都是地區素民的集體記憶、靈魂依歸、歷史濃縮、教化中心,撇開形制的大同小異,每個地區或境界,自有其獨特的史詩、境遇與特徵。細細品味,即可品嘗臺灣人性的芬芳。
2012年 6月 12日午後,我在臺中市文心路與昌平路交叉口一角落,二分埔的福德祠前小坐。然後,一位年輕婦女前來,她燒香、點燭,虔誠祭拜,且口中唸唸有辭甚久,她的表情專注,向著土地公傾訴,儼然有種毫光籠罩或從她頭頂散發,然後她到金爐焚燒金紙離去;接著有位老年男子經過,他到香爐前合手膜拜、閉眼肅穆。之後,將手腕上的掛珠脫下,在香爐上繞了 3 圈,而後離去;廟側,樟樹下的座椅上,側睡著一個流浪漢。周遭各式車輛依循紅綠燈的節奏,劃破偌大空間的勻稱,穿梭種種漣漪且交叉震盪。而土地公的小廟自成一幅寧靜,直把車水馬龍看成一幅靜畫。
又有三、五行人,專程或路過,廟前吸取一口安寧而離去。我相信世人不時多幾分鐘面對自己與神明的那份專注與單純,世間、社會將更和諧與安詳。
走過一甲子歲月,我曾經以最青壯的年代,投入劇烈的社運抗爭,如今一樣永不退轉。然而,如同我從蘇振輝先生學到的,我的方式改變了一些,我將重點擺放在正面的教化,而不再只是恨鐵不成鋼,恨不得臺灣社會一夕而可脫胎換骨;相反的,做該做的、能做的,無得無失。如今,臺灣的過去、現在、未來差不多可以看得透徹,我從臺灣人的正面出發。
歷來在批判臺灣人的缺點時(我自己曾經也是,後來才恍然大悟;陳玉峯,2011
,《興隆淨寺 (一) :1895年之前》,65-67頁。),可以說,其內容的極大比例,其實是中了清代官僚、日治軍國、國府白恐與高壓統治下,汙名化臺灣人的劇毒或遺毒,特別是在宗教信仰及價值觀或人生態度面向。因為,要擊敗一個人的最佳辦法之一,是毀掉他最引以為榮、為傲、價值繫賴、靈魂信仰的那一塊中樞部位;要統治一個族群、民族、國家的最佳策略之一,是殺掉該族群等的神明、信仰的諸神,以及摧毀該族群等的集體信心、歷史榮耀、共同屬靈的依據,讓個人以迄族群等,陷入一種自卑、自貶、自賤的迷途。
而臺灣人要從三、四百年的大陷阱、大流沙的漩渦中,自拔、自覺、自重、自我肯定,且流露出有節操、有格調的氛圍,而幾近完全沒有沾染此等汙名化或汙染的人,有史迄今沒幾個,至於多如牛毛的有名氣、有地位、有錢勢、有學問等等的人物,大概用手指頭、腳趾頭即可算出來,但我在民間草根行列中卻是遍地芳草、幽蘭,到處可遇!我不是要去貶低一大票或數不清的「有什麼」的人,只是我強調、認定的這樣子的人,基本上相當於禪門的證悟者、覺者。事實上,我完全尊重、尊敬每一個人;會去貶低別人的人,本身就是沉溺的弱勢者。我要寫素人,寫四千多種綠色自生植物般的二千多萬臺灣草根的有緣人,就是要彰顯我們本來如是!只消「念」一轉,任何人如是!而不在於外在的法相、妄相、假相。
這本書一貫的核心,殆即「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誠心敬吾,無拜無妨;行為不正,百拜無用」 (註:書中另行加註) !
也就是自覺的強調,但自覺是無法定義、界定的靈性特徵,我只能由應現出來的人物來側寫、素描,而蘇府王爺恰好是一例證,顏秀琴女士、蔡時女士當然也是。他們絕非單獨的一個個體,你、我、他都是臺灣史上交錯影響、臍帶相連的活體文化,且隨時、隨地應現與相互呼應!
於是,本書所謂的素人,很大一部分的特徵,或說最重大的特徵在於自覺,而與名相無關。感恩任何我在臺灣的際遇!感恩蘇振輝先生賦予我書寫的機緣!
而書寫本書後期,與學文、麗霞賢伉儷結緣,他們發心要照顧我的部分飲食,不時寄來自製的糧草,讓我品味著草根香;又如葉秋源先生長年將他看過、眉批的簡報、圖書,不時寄來指導,夥同眾多2007年以降,關心、照顧我清貧生活的朋友們,都是我起心動念的善根助緣,無以為報,但藉寸筆,銘記感恩!!
感覺上,這是我最發心力觀照的一冊書,但願有緣人分享。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