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數百年來有一句名言:「臺灣人放屎攪砂袂做堆」,意思是臺灣人的大便拌攪砂,砂也不能粘在一塊。換句話說,臺灣人沒有團結的心,連大便那樣粘粘的東西也粘不起砂來,總的來說,臺灣人就是一盤散砂。(附:也有人說臺灣人放尿攪砂袂做堆,尿當然比屎更不能攪做堆)。
臺灣人自有文字記載的400年歷史中,一直是一部對抗對岸中國的歷史紀錄。從顏思齊、鄭芝龍開始有唐山人在臺灣的活動起,那時候顏、鄭除了當海盜之外,也到東南亞各國通商,所以中國的明兵(以戚繼光最有名)的水師也常來追剿這些被稱為海盜的閩南人所建的寨。顏、鄭的兵也常到中國東南沿海搶劫或打殺中國兵。十七世紀西班牙人佔據臺灣北部,荷蘭人佔據南臺灣,他們都教育平埔族如何來反抗閩南人的入侵(當年他們有設立學校,即現在所稱新港文)。在荷據時期,在臺灣的三萬唐山人中,有一次被荷軍聯合西來雅族殺死唐山人8千餘人,也就是說,在荷據以前,臺灣人(荷人與西拉雅人)是對抗中國的。
鄭成功於1661年也在臺灣建立東寧王國,國都設於安平,他的敵人就是對岸中國的滿清政府。施琅於1683年打敗明鄭王朝,臺灣人歸清朝統治二百餘年,數以百萬計的東南沿海中國人紛紛逃出中國,東渡來臺,目的為了反抗對岸的清國。在滿清統治期間,臺灣曾經發生大械鬥達62次之多,才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的俗語。其中比較大反的多數是抗官,其目的是推翻對岸的滿清政府。最著名的三次大反是;1. 清康熙60年(1721)的朱一貴事件。2. 清乾隆51年(1786)的林爽文事件。3. 清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
這三大事件規模之大,幾乎使全臺灣落入「臺灣人」手裡,可是清朝官吏以分化技巧分化閩客,分化漳泉,分化縣分.... ,臺軍一一被分化自然而然就瓦解了。臺語所稱:「臺灣人放屎攪砂袂做堆」是從清代就已出現這句俗語。
乙未割臺之後(1895),臺灣義軍不斷抗日,讓日軍應接不暇。從第一任總督到第三任總督都為了平亂而想不出好方法。到1898年第四任總督乃木希典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認為統治臺灣浪費資源太大,所以他親自到臺灣各地訪問,回到臺北之後告訴總督府官員說,要和平統治臺灣是輕而易舉的事,只要使用下列三個手段,要和平敉平臺灣的亂象是易如反掌;
1.台灣人怕死--要用高壓的手段威嚇他們。
2.台灣人愛錢--可以用小錢利誘他們。
3.台灣人重面子--可以用虛名籠絡他們。
以上三個手段也是一種分化行為,臺灣人本來就有一盤散砂的天性,日本人就利用這個弱點分化臺灣人各階層,很快的在1905年之後,臺灣再也沒有有組織性的抗日戰事,從此臺灣就成為安和樂利的社會。
二次終戰後,國府據臺,中國人也知道「臺灣人放屎攪砂袂做堆」的天性,也沿用分化政策來統治臺灣。在威權時代,各縣市刻意把他們分派系(例如我們這縣的紅黑派),然後故意挑撥各派系互鬥。解嚴之後,掌權者又刻意把本省人分化為閩南人、客家人、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讓各族群互鬥(政治互鬥),即可漁翁得利。
臺灣的藍綠之分本來是228事件後的延續,就是外省人和本省人之分。但在戒嚴時期,不准任何人提到228的事,否則抓去吃無錢飯。其實本來藍是指外省人(又稱芋仔),臺灣人是綠(又稱蕃薯仔)。因為藍人數少,鬥不過人數多的綠,他們只好抄襲日本人的臺灣人三大特性,沒有骨氣的人就往奶水多的地方靠攏。15%的小族群可以統治85%的大族群,其撇步只有一樣;就是「臺灣人放屎攪砂袂做堆」的散砂天性。臺灣人這種天性有可能改善嗎?有一句臺語形容得很恰當:「臺灣牛牽到北京嘛是臺灣牛」,不可能改善啦。
【老仙ㄟ雜談】臺灣人放屎攪砂袂做堆 131017
版主: 版主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