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生產方式因年代的不同而分為三種生產方式。比我大一輪的人都是坐草生(tse7 tshau2 seN)。我們這一輩的人都是坐在腰桶上面生,叫臨盒。現在的人都是躺在產床生,叫什麼生我就不知道了。
古早的生產都沒有消毒觀念,例如坐草生就是到田裡去拿二把稻草鋪在地上,小孩就生在稻草上面,這樣不會感染才怪哩。坐腰桶生也是不衛生,因為腰桶是女人平時洗屁屁用的,須要時就拿來生小孩,當然這二種生小孩方式容易造成感染,母、子都會因感染而死亡。
吾人以老仙ㄟ出生那一年來說,臺灣總人口約500萬人,當年總死亡人數105,199人,其中10日未滿的嬰兒是11,999人,佔總死亡人數的11.4%,其中還不包括死產在內。未滿1個月死亡的嬰兒是15,134人,佔總死亡人數的14.38%,由此可見以前的嬰兒死亡率是多麼的高。
過去,臺灣的產婦死亡率很高,老仙ㄟ出生那一年,產婦的死亡率是十萬分之338.4。民國40年是十萬分之98.89。民國70年是十萬分之19.38。民國90年是十萬分之2.86。民國100年是十萬分之1.78。從這數據告訴我們,早期的產婦冤魂是何等的多。
過去生出來的嬰兒3天內就死亡的叫3日pe-a、5日內死亡的叫5日pe-a,很多嬰兒三、五天就死亡,她們不認為是生囝婆的問題,都認為「起pe-a」是一種魔鬼抓走,所以以前的人認為是煞著或沖著,對嬰兒的死亡不會有任何怨言。7-80年後的今天,我認為所謂pe-a應該是破傷風或是感染。
剛出生不到10天,就死掉佔全死亡人口的一成以上,我們以現在的人去推想,死亡原因一定不是破傷風就是感染。過去的生囝婆沒有受過任何技術訓練,當然更沒有消毒觀念。到了產婦家,隨便拿一支生鏽的剪刀就剪臍帶,叫做剸臍(tng2 tsai5)。或許她連自己的手也沒洗也說不定。
日本人來了之後,看到臺灣人的產婦母子死亡率那麼高,就積極訓練產婆(助產士)。在各大公立醫院設班授課,專收高等科以上(現在的國中)女生接受一年到一年半的訓練,畢業後取得產婆執照,分發到醫療院所服務或自行開業,嬰兒的死亡率才慢慢降低。直到終戰,產婆的人數還是不夠用,仍然准許生囝婆接生,所以終戰前,在鄉下還是有人請生囝婆來接生,嬰兒的死亡率還是不少。
過去的產婦生囝是很痛苦的,難產時,坐在鋪稻草的地上叫爸叫媽、叫天叫地,生囝婆只能在身邊叫她「用力!」、「用力!」,其他沒有好辦法。從前的新娘嫁妝中有一隻「生囝椅」,約2尺高,4支腳,當她生產生不出來時,兩隻手就用力扶著生囝椅的2隻腳,生囝婆拚命喊用力,其實這個時候只能聽天由命了。
新娘的嫁妝還有一件「生囝裙」放在畫kam-a內,裡面除了生囝裙外,還有一本男女性交的畫冊,是教新郎新娘怎麼做愛的技術。因為以前的人連媽媽也不好意思教女兒怎麼做愛,所以新人在洞房花燭夜,才拿出那本畫冊一邊看一邊依樣畫葫蘆。再說那件生囝裙是兩片黑布縫成的,中間開檔,生產的時候要穿那件生囝裙,一來不會受涼,二來下半身脫光防礙觀瞻。
現在的人,小孩生出來就給他洗澡,可是我們那個年代,生囝婆把嬰兒剸臍(tng2 tsai5)後,就用麻油把嬰兒身上的胎油擦去,就把衣服穿起來就好了。直到日本人訓練產婆,才有幫嬰兒洗澡,我所知道的那年代,用麻油擦和洗澡約各半。
【老仙ㄟ雜談】剸臍與感染 130927
版主: 版主021
Re: 【老仙ㄟ雜談】剸臍與感染 130927
有聽過這樣的課
某地風俗
小孩生下後
打破一個碗
用剛打破碗的尖銳面割臍帶
代代相傳
聽說在醫療未發達時代
該地新生嬰兒因破傷風而死亡的機率極低
照醫學解釋
剛打破的碗
切面上比較沒細菌
所以比用剪刀安全
剛開始可能是找不到剪刀的權宜做法
卻意外造成致死率降低
因而代代相傳
這也是風俗習慣流傳下
知其然
卻不知其所以然
某地風俗
小孩生下後
打破一個碗
用剛打破碗的尖銳面割臍帶
代代相傳
聽說在醫療未發達時代
該地新生嬰兒因破傷風而死亡的機率極低
照醫學解釋
剛打破的碗
切面上比較沒細菌
所以比用剪刀安全
剛開始可能是找不到剪刀的權宜做法
卻意外造成致死率降低
因而代代相傳
這也是風俗習慣流傳下
知其然
卻不知其所以然
職業活成生活是享受
職業變成志業是遭罪
職業變成入罪是自作孽
職業變成點值是豬狗不如
-
- 註冊會員
- 文章: 33
-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02, 2013 11:4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