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大幅調漲掛號費+人事完全裁員,
如果今年底藥價調整再砍慢性病藥價3成以上,
...
...
...
...
...
...
我們的奈米診所就會虧損,
必須關門;

版主: 版主002
老大可否分享成功例子 (眼汪汪)miba 寫:還是去大陸發展吧.....
jameson1031 寫:老大可否分享成功例子 (眼汪汪)miba 寫:還是去大陸發展吧.....
嗯,Thanatos 寫:唉
只好請藥師走人
釋出處方簽
健保規定藥價差是零Avengers 寫: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模式是不一樣的;
診療一個慢性病, 尤其是比較複雜的多重慢性病患,
所花的心力是多很多的;
尤其是如果要作到有一定的醫療品質的話,
更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在現存的健保的定價的遊戲規則底下,
看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費是差不多的;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作衛教,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調整藥物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仔細評估病情的醫師,
越是吃虧;
有些情況下,
看慢性病人不是說想衝量就能衝量的,
這種情況如果要完全依賴診療費和檢查費,
相對上在收入來說是被懲罰的,
收入反而會比隨便看但是量大的醫師少很多,
這一塊落差有一部份是需要靠藥價差彌補的;
(壓力) (被咬了) (窮)
謝謝前輩的指導,image 寫:健保規定藥價差是零Avengers 寫: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模式是不一樣的;
診療一個慢性病, 尤其是比較複雜的多重慢性病患,
所花的心力是多很多的;
尤其是如果要作到有一定的醫療品質的話,
更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在現存的健保的定價的遊戲規則底下,
看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費是差不多的;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作衛教,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調整藥物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仔細評估病情的醫師,
越是吃虧;
有些情況下,
看慢性病人不是說想衝量就能衝量的,
這種情況如果要完全依賴診療費和檢查費,
相對上在收入來說是被懲罰的,
收入反而會比隨便看但是量大的醫師少很多,
這一塊落差有一部份是需要靠藥價差彌補的;
(壓力) (被咬了) (窮)
一改會說合理藥價差是15%....不只慢性病 簡表也一樣被砍
所以.... 超過15%的藥價差可能不要太期望..不然就改攻急性病或是多做一點檢查等等
如果要繼續堅持理想和理念,ent.lin 寫:看版主寫的
想了想
應該是無路可走…
管它是真是假
反應給蘇立委理事長吧…
我不是行動派,也還在觀望....Avengers 寫:jameson1031 寫:老大可否分享成功例子 (眼汪汪)miba 寫:還是去大陸發展吧.....![]()
(咦)
虛心求教中......
前輩,您紅字部分的意思我不太明瞭, 可否請您再闡述一下Avengers 寫:嗯,Thanatos 寫:唉
只好請藥師走人
釋出處方簽
我們目前自己精算之後,
如果還要繼續留在健保中,
初步想出來的辦法也是如此,
放棄對病人藥物精準度的掌握,
以少支出薪水來平衡藥價的損失;(可以想像以後一顆台廠的血壓藥脈優健保價可能不到5塊錢嗎?)
除非走出健保看自費;
我們相信其他診所也好不到哪裡去,
如果成本控管稍微鬆一點的同業大大,
就算不虧損,
大概收入也會很微薄......
(窮)
這段話就像如果急性病科的醫師說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模式是不一樣的;
診療一個慢性病, 尤其是比較複雜的多重慢性病患,
所花的心力是多很多的;
尤其是如果要作到有一定的醫療品質的話,
更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在現存的健保的定價的遊戲規則底下,
看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費是差不多的;
...............
.......
.
小弟只能說Avengers 寫: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模式是不一樣的;
診療一個慢性病, 尤其是比較複雜的多重慢性病患,
所花的心力是多很多的;
尤其是如果要作到有一定的醫療品質的話,
更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在現存的健保的定價的遊戲規則底下,
看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費是差不多的;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作衛教,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調整藥物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仔細評估病情的醫師,
越是吃虧;
有些情況下,
看慢性病人不是說想衝量就能衝量的,
這種情況如果要完全依賴診療費和檢查費,
相對上在收入來說是被懲罰的,
收入反而會比隨便看但是量大的醫師少很多,
這一塊落差有一部份是需要靠藥價差彌補的;
(壓力) (被咬了) (窮)
小弟附近的老診所tibet 寫:前輩,您紅字部分的意思我不太明瞭, 可否請您再闡述一下Avengers 寫:嗯,Thanatos 寫:唉
只好請藥師走人
釋出處方簽
我們目前自己精算之後,
如果還要繼續留在健保中,
初步想出來的辦法也是如此,
放棄對病人藥物精準度的掌握,
以少支出薪水來平衡藥價的損失;(可以想像以後一顆台廠的血壓藥脈優健保價可能不到5塊錢嗎?)
除非走出健保看自費;
我們相信其他診所也好不到哪裡去,
如果成本控管稍微鬆一點的同業大大,
就算不虧損,
大概收入也會很微薄......
(窮)
可是結束南京明基醫院副院長miba 寫:我不是行動派,也還在觀望....Avengers 寫:jameson1031 寫:老大可否分享成功例子 (眼汪汪)miba 寫:還是去大陸發展吧.....![]()
(咦)
虛心求教中......
----------------------------------------------------------------------------------------------
陸媒:台商在陸西部覓醫療商機 【2013/7/8 12:05】
〔中央社〕新華社今天報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6月21日簽署之後,台灣業者可以在大陸的直轄市與省會城市獨資開醫院,不少台灣業者到大陸西部找醫療商機。
53歲的台灣醫學博士李黎銘在貴陽參加醫藥衛生交流會時說,「貴州經濟不發達,但很適合辦醫院,我此行正是為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在貴陽開辦腎病或眼科的專科醫院。」
根據服貿協議,台灣業者可以在大陸以合資、合作或獨資形式設立醫院,可在大陸所有省會城市和直轄市設立獨資醫院。
服貿協議剛簽署半個月,便有近30名台灣醫院投資者、醫學專家到貴陽考察,不少人士到大陸西部「搶灘」,希望到西部找尋醫療商機。
報導說,李黎銘曾在日本、台灣開辦醫院多年,2006年開始在上海、重慶開辦眼耳鼻喉科醫院或眼科門診,現在則把目光投向貴州。
李黎銘指出,「台灣有專業的人才、技術,但病源太少,而貴州的病源市場潛力很大,醫療資源尚不足,雙方很有互補性。」
報導說,中國大陸的優質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配不均,僅有的優質醫療資源也集中在大城市的少數大醫院。在貴州這樣的西部偏遠省分,優質醫療資源緊張問題更加明顯。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統計,醫療衛生領域每千人中,城市病床數是農村2倍多,城市每千人口的執業醫師是農村2.3倍。地區來看,西部嬰兒與孕婦死亡率比大陸沿海地區高出3倍。
大陸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王立基曾經向媒體說,「我們鼓勵台資機構到邊遠地區去投資合辦醫院,為那裡的民眾提供醫療服務。」
這篇報導認為,中國人口超過13億,是全球第5大藥品市場,日益嚴峻的老齡化挑戰,不斷旺盛的醫療需求,對於台灣醫院投資人而言,大陸市場的誘惑不言而喻。
高雄市家庭保健協會理事長陳進南說,「台灣與大陸語言相同、文化相近,管理經營相對適於當地化,加上台商在大陸布局多年,方便台灣業者進軍大陸醫療市場。」
利潤還不錯吧 (咦)Avengers 寫: (可以想像以後一顆台廠的血壓藥脈優健保價可能不到5塊錢嗎?)
+1image 寫:靠藥價差而非專業診療檢查費維持診所本來就是不太穩定的
點值增加min
砍藥價,多出來的錢跑去那裡了?
偶相信鄭醫師ㄉ話jameson1031 寫: 可是結束南京明基醫院副院長
回高醫婦產科任職的鄭丞傑醫師說:
要害朋友就叫他去大陸開醫院怎麼大家說的都不一樣
不過偶認為牙科、熟稔醫美的醫師在一級城市還是大有可為的!
+1image 寫:靠藥價差而非專業診療檢查費維持診所本來就是不太穩定的
基層才七百億 一萬多家診所固定成本就差不多三百億 如果七百億都拿去看慢性病,開慢簽........5.600億給藥費 而藥價差頂多三成 等於過半總額都奉獻給藥廠 剩下350億.....醫師只好比藥師廉價 甚至整年都當史懷哲了....jeffery 寫:+1image 寫:靠藥價差而非專業診療檢查費維持診所本來就是不太穩定的
多出來ㄉ藥費 請王宏育老大向外科ㄉ蘇理事長反映:把LMD 常用ㄉ處置點值(如外傷縫合)調高順便救外科ㄉ困境 偶們醫師要爭ㄉ是處置等專業ㄉ部分 且要保障一點(藥費 或調劑權 看樣子爭不回了
)
目前我慢慢增加抽血檢查項目,不過也有風險,一旦抽審,被刪的機率大 (窮)image 寫:健保規定藥價差是零Avengers 寫: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模式是不一樣的;
診療一個慢性病, 尤其是比較複雜的多重慢性病患,
所花的心力是多很多的;
尤其是如果要作到有一定的醫療品質的話,
更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在現存的健保的定價的遊戲規則底下,
看慢性病跟急性病的診療費是差不多的;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作衛教,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調整藥物
越是花時間精力幫病人仔細評估病情的醫師,
越是吃虧;
有些情況下,
看慢性病人不是說想衝量就能衝量的,
這種情況如果要完全依賴診療費和檢查費,
相對上在收入來說是被懲罰的,
收入反而會比隨便看但是量大的醫師少很多,
這一塊落差有一部份是需要靠藥價差彌補的;
(壓力) (被咬了) (窮)
一改會說合理藥價差是15%....不只慢性病 簡表也一樣被砍
所以.... 超過15%的藥價差可能不要太期望..不然就改攻急性病或是多做一點檢查等等